杨丽红
摘 要:作文对于小学生而言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难点,而语文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有效的习作情境,激发学生去捕捉、丰富、深化体验进而动笔成文。
关键词:作文教学;有效情境;多媒体;触点;真切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0-0035-03
作文对于小学生而言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难点,而语文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在现实中,我们普遍看到的是学生写起作文来不是无话可说,就是有话写不出,即使勉强写出作文,也是内容空洞,虚浮不实。虽然“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体验是作文的生命”已成我们的共识,但“师讲生作,两张稿纸加上寂寞的四十分钟” 的惯用教学方式却仍在被许多老师沿用,致使学生习作与生活脱节。怎样走出这种困境,真正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创设有效习作情境激发学生去捕捉、丰富、深化体验,进而动笔成文,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以生动语言引入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捕捉体验
指导学生写生活中的人和事,教师可根据写作任务,用生动、指向明确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真实的生活情境,激发他们去捕捉真切体验,并注意互相交流,酝酿写作情感。如在指导“感念亲恩,体验亲情”为主题的习作时,我想到现在的小学生每天生活在亲人的呵护、关爱之中,并不是没有内容可写,但他们很少用心感受,更不懂得珍惜,所以体会不深。为让学生获取写作材料,课前,我以生动的语言引入,创设能激发他们到生活中去主动观察的情境:同学们,有一种爱,令我们温暖一生,有一种爱,伴我们一生的成长,那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亲情。那么,你有没有用心体会过父母的爱?(这时,班上有三分之二的同学脸上现出遗憾的表情。)从今天开始,老师给大家一周的时间,回家留心观察一天中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用心捕捉父母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传达的浓浓爱意,然后和同学分享。生活中并不缺少感动,缺少的只是捕捉感动的心灵。在这样一周的生活情境背景下,学生细心体会并和同学交流父母的爱,丝丝真情在每个人心中流淌,为后面表达做了铺垫。
二、以多媒体再现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热情
多媒体画面直观、生动,习作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狭窄的生活片段转化为广阔连续的生活场景, 并配以教师生动的语言描绘,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营造立体的表达氛围,激发学生的表达热情。在指导“感念亲恩,体验亲情”的习作时,上课伊始,我播放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短片《妈妈的等待》的片段,我对学生说:“同学们,看完短片,你一定有很多感受吧,请把你的感受用一两个关键词说一说。”
生 1:母爱;生 2:守望;生 3:温暖……师:是啊,父母就是这样的人,他们默默地用一生的爱陪伴我们成长,下面让我们结合一周中所见来说一说吧。接着,学生开始交流:生 1:令我感触最深的是每天上学前妈妈的叮嘱:“路上小心”、“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一遍又一遍,平时我总是觉得厌烦,现在想来,那是一种多么温暖、多么动听的声音啊!生 2:每天放学,爸爸妈妈总给我做很多好吃的,自己却总舍不得吃,说我学习费脑子。生 3:我爸妈常年在外打工,他们心里一直惦记着我的学习、我的生活、我的身体。再忙,他们都会在周五晚准时打电话过来,可我对他们总是沉默……
发言的学生很多,内容也很精彩,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发现自己平时低估了他们的水平,他们内心的情感丰富而细腻,其主动表达的欲望只需要一个感情触点,而多媒体情境的创设则很好地发挥了这一作用。
如果说观察是起点,感悟是过程,那么抒写则是归宿。为让学生在充分表达后乐于动笔,结合本次习作特点,在下面的教学中,我再次创设多媒体情境,配以生动的语言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播放短片《打包》,短片结束后,我说:“同学们,看了短片,你想说点什么?(这时,我分明看到了学生的点点泪花,体会到了他们心底涌起的无限温暖。)有哪些曾让你泪湿双眼的记忆又浮现在你的眼前?”接着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有的还能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我说:“无论父母身处何境,我们总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牵挂,他们的爱最无私,最伟大!(随后播放歌曲《天下第一情》,一部分事先被邀请的家长走进课堂)今天部分同学的家长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现在让我们投进他们温暖的怀抱,把自己的心里话说给他们听吧!同时老师这里有一部手机,有些家长因事不能到场,我为这些同学拨通电话号码,就请你用它捎去对父母的真情吧!”(学生和父母倾诉真情)。“老师知道大家还有许多话想和爸爸妈妈说,那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来倾诉吧!”(学生马上动笔写作。)这时候,以前课堂上出现的抓耳挠腮、东张西望的情景没有了,有的只是沙沙的写字声,一份份温暖的亲情在笔尖流淌,读过之后我倍受感动。
在上述两个片段中,我通过多媒体、真实的人物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表达、动笔的强烈欲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精心创设活动情境,选准时机引导学生体验
(一)精心创设游戏情境
游戏是学生喜爱的形式,它不但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还为他们提供着作文素材。基于此,以前在指导学生写游戏类的作文时,惯用的方法是首先组织游戏,然后马上动笔写作,可让人失望的是学生交上来的往往是一篇篇干干巴巴的流水账式的作文。经过反思,我认识到,小学生知识有限、阅历尚浅,游戏中他们往往只注重表面的热闹,而很少注意在每个关键环节中的感受。这说明仅有外在的情境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在情境中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去体验,使粗浅的感受更真切、更丰富,他们写作时才会有话可说。例如我在习作课《一次有趣的游戏》一课中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上课伊始,我对学生说:“这节课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击鼓传花。”(学生听说要做游戏,个个欢呼雀跃,情绪高涨。)这个游戏大家都非常熟悉,紧接着,我把花交给了第一个同学。鼓声响起的时候,从这位同学往后传,鼓声停,花落在哪位同学手里,就要接受老师的一个‘惩罚,具体‘惩罚的要求要根据他上台抽取的纸条内容来确定。”(一听老师要惩罚,大家的心瞬时紧张起来,心里既担心又纳闷,老师纸盒里的纸条上到底是什么惩罚?他们的目光是复杂的。)此时此刻,我抓住时机,对学生说:“现在,你的心情怎样?你想接到花吗?老师要采访一下大家。”因为每一个学生都要面临花落在自己手中的可能,所以有的学生说:“谁接到花谁就会遭到惩罚,我的心里特别害怕。”还有的学生充满了好奇,说:“老师,我并没有犯错,所以我特别想接到花,亲身感受一下老师的惩罚……”就这样,带着内心的不同感受,游戏开始了。随着鼓声一起一落,我选准时机让学生观察体验并引导表达:如请一名观众描述一下接花同学上台的表现,说一说花落在别人手里时自己的心情变化,台上同学也来表白一下自己的心情……几轮游戏下来,场面十分热烈。接下来我说:“在游戏中,同学们都很投入,都能随老师的采访把自己当时的感受说出来。那么你们能不能把‘击鼓传花这个游戏活动的全过程用文字记录下来呢?”学生齐呼“能”。我说:“注意写清楚游戏的流程,抓住留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台上同学的表现及周围同学的反应写具体哦!”因为游戏组织规范有序,特别是情境中注意了对学生即时体验的引导,所以学生作文不仅思路清楚,而且细节生动、细腻,富有真情实感。
(二)精心创设实地观察情境
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美丽的大自然是学生向往的课堂,引领学生走向大自然这一广阔的天然情境,不但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还可以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同时学会主动观察、主动思考,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当春天来临时,我给学生布置写《春天来了》的作文,首先以生动的语言导入观察情境:“同学们,春天来了,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在悄悄地、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如果你稍不留意,这一切都会默默地溜过去。让我们走近它,去瞧一瞧,听一听,用我们手中的笔描绘一下,好吗?”孩子们一双双眼睛被我说得亮了起来,个个手舞足蹈,欢呼雀跃。接着,在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带着一群快乐的孩子一起来到野外和大自然真情相拥。我告诉学生怎样去观察,随时把自己触目所及的发现和想象在本子上记录下来。一路上,我提醒孩子远远地看看田野,它和寒冬腊月的大地有什么不一样,细心的学生忍不住大声叫出来:“老师,有一点隐隐约约的绿色了。”然后,我又带着孩子们来到小河边,沟垅旁,草地上,叫孩子蹲下来仔细瞧瞧,你又发现了什么。一路下来,孩子们很高兴,他们随看随记,小本子上也留下了细心观察的成果:有的写河边的芦苇丛里游动着一条小鱼,它们象一个个的快乐舞者;有的写小河的流水哗啦啦的,好像是春姑娘弹奏出的美妙的琴声,还有的写桃树枝头的花苞已经涨起来了,好像五线谱上排列的音符……美丽的春景映入孩子们的脑海,储存下丰富的表象。回到课堂,学生兴味盎然地开始了写作,有的这样写道:“阳光微笑着轻轻地舔着我的脸,缓缓地将我抱入怀中,感觉暖暖的,像母亲的爱。”有的则这样写:“春天来了,小草从地下探出青青的脑袋;小河解冻了,清凌凌的河水带着碎冰渣儿欢乐地流淌着,弹起了美妙的琴声……”如此真情的话语正是一颗颗童心与大自然交融的见证。
精心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带领学生置身其中,就能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观察和思考,就能丰富他们的感知,激活他们的表达欲望,写作文时就能“情发由衷,思如泉涌”。
实践证明,创设促思激趣、怡情悟理的习作情境,引导学生在其中获取丰富的体验,不仅激发了他们的表达欲望,而且会促使他们把习作看成一次次快乐的倾吐内心情感的创造活动,从而把自己的多彩生活幻化成为一篇篇优秀的习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李吉林.李吉林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5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