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条件下的青年学生思想引导工作方法研究

2016-01-06 01:16宋新辉黄贺美林素真张平华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20期
关键词:青年学生引导新媒体

宋新辉 黄贺美 林素真 张平华

[摘要]新媒体迅猛发展,影响着当代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新媒体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触摸媒体、博客、播客、维客、微博、微信等,具有信息海量性、虚拟性、便捷性、及时性和交互性等特点。本文采用调查研究方法,从关学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角度探讨了新媒体条件下,青年学生思想工作的策略,包括对症下药,动态跟踪;利用新媒体契机,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加强青年学生思想引导工作等。

[关键词]新媒体;青年学生;思想;引导;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0-0039-02

2014年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83.4%。青年学生在网民大潮中占据绝大部分,电子商务类、休闲娱乐类、信息获取类、交通沟流类等应用的使用率都在快速增长,移动互联网带动了整体互联网各类应用发展。

一、新媒体概念

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以及卫星技术等渠道,以计算机、手机、数字电视为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主要是依托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以twitter博客、3G手机网络、IM即时通讯软件等为代表,通过网络、手机、电视、媒体等工具实行传播。

二、新媒体的功能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备以下功能:

(1)使传播方式从单向转变为多向。在新媒体条件下,信息的传播不再受到载体传播时间的限制,媒介的信息承载量成倍上升。传播途径多样化,传播是互动的。(2)使传播形态越来越多样化。新媒体的传播形态上,无论是静态或动态信息,均可以通过计算机、电子邮件、微博、微信、短信等用户群网进行多媒体传播。(3)使传播范围更具超越时空性。在新媒体下,信息传播完全打破了地理区域的限制,超越了时空限制。(4)使传播内容更具广泛性。新媒体条件下,人们既是信息的受众者,又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这使得传播信息量成倍增长。(5)使传播时间更具有及时性。新媒体传播消除时间的隔阂,信息的交互突破实践的限制,实现了信息的“零时间”传播。

三、新媒体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广泛传播如同一把双刃剑,对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政治社会化、价值取向、心理健康等方面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新媒体传播内容的多元性,弱化部分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新媒体传播途径的多样性,增加青年学生群体事件的可能性;新媒体传播环境的虚拟性,容易引发青年学生心理障碍。

四、新媒体条件下加强青年学生思想工作的策略

(一)对症下药,动态跟踪

1.把握新媒介的性质与青年学生思想特点

新媒介的性质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传播方式多向性;传播形态多样性;传播范围的超时空性;传播内容的广泛性;传播的及时性等。当下大学生多是90后青少年,是新媒体使用的主力军,思想活跃、自主意识增强、善于接受新观念,具有极强的反传统意识,非理想主义与结构主义在青年中盛行,文化反哺现象严重,容易在思潮分析和舆论制造上出现偏差。

2.把握受青年学生关注的热点

高校教师应尊重卡茨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人们接触传媒是为了满足一定社会和个人心理起源的特定需求;接触行为的发生建立在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和媒介能否满足现实需求的媒介印象基础上;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媒介开始媒介接触行为;接触行为的后果就是需求得到满足或没有得到满足,而这结果将影响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了解新媒体条件下青年学生接触媒体的心理特点,从而探析青年学生关注的热点。

3.掌握青年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方法与方式

网络的虚拟性,有利于消除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戒备和交往心理,针对新媒体这一特点,高校思政工作应充分利用新媒体载体,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了解青年学生思想,有针对性开展工作。青年学生思想引导工作要与新媒体快速性相结合,提高时效性;与新媒体下青年学生心理特点相结合,提高针对性。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培养青年学生意见领袖,有目的引导学生,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二)利用新媒体契机,借助思想教育平台

1.加强过程控制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过程。在过程控制中,首先,高校教育者要中立看待新媒体,坚决防止“封、捂、堵、压、瞒”等错误的做法,正确合理利用新媒体,提高媒介管理能力。其次,高校教育者通过新媒体关注、接收、收听等功能,关注青年学生思想动态,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最后,高校教育者要做好媒介的信息引导,形成意见领袖,利用新媒体传播正能量。新媒体条件下,加强过程控制,主要体现在“事前防范、事中监管、事后处置”。

2.渠道选择策略

马克思明确指出,主体“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是“历史中行动的人”。因此,青年学生渠道选择要做到:①要搭建师生互动交流平台,加强校园新媒体建设。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开展舆情分析、跟帖评论等,对症下药,牢牢把握新媒体上的话语权。②搭建校园网络文化平台,加强学生活动宣传。利用微信公众号,建设官方微信,加强校园文化的宣传力度;增添公众号相关功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③搭建学生日常思想教育管理平台,加强党团基层组织建设。组建专门团队,构建党团工作相关模块,搭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平台,增强了党团教育的感染力和亲和力。④搭建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加强学生就业指导指引。培养学生网上创新创业能力,借助新媒体及时公布相关就业创业信息,跟进青年学生的动态,做好答疑、引导等工作。

高校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工作开展,教育者要一分为二看待新媒体的影响,培育学生媒介素养,引导青年学生,发挥新媒体作用,增强高校青年学生思想引导工作实效性。

(责任编辑:桂杉杉)endprint

猜你喜欢
青年学生引导新媒体
论社会实践对农业类院校青年学生的素质提升的作用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