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教育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探索

2016-01-05 05:38:50刘浪琴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27期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企业文化

刘浪琴

摘 要:

加强企业文化教育,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素养。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任,加强企业文化教育是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根本要求。首先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培养过程中的问题,然后分享了企业文化的概念及主要内容,最后探讨了将企业文化融入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途径的探索。

关键词:企业文化;高等职业教育;职业素质养成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5010502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能力方面具有独特作用。为了加强高职院校对学生企业文化教育的认识,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制定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时都提出了这一特殊的要求,要让学生在真正进入社会之前就首先接收企业文化的熏陶,从而提升适应企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与文化素养,为毕业后走出校园走进企业作好充分的职前文化储备,这已成为高职教育界的共识。

1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培养过程中的问题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文件中也明确提出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 企业文化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企业文化的核心应该是领导者所赋予的价值观念。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企业经营的目的是营利,而企业文化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组织文化,但是它和组织文化又不完全一致。企业文化包括企业个性意识和企业的内涵,并通过各种企业组织行为体现出来。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

我们在教科书上了解到:企业文化的树立与形成在企业长期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慢慢建立起来的,它是能够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而且被组织所有成员所认同并愿意共同遵守的企业认知和信念。企业文化不仅体现了管理层的管理理念与主张,还可以延生成具体的组织行为,并作为企业所有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的导向。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说当一个企业的员工了解了自己企业的发展历程、经营理念、发展目标及上升空间之后,就能够明白怎样的行为方式才能够真正促进企业和个人的发展,才是真正对企业有利,而且都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地做,慢慢地就形成了一种习惯,并成为一种牢固的观念。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又会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反过来对员工的日常工作、思维、行动加以约束,形成固定的规章制度。具体指企业全体员工在企业运行过程中所培育形成的、与企业组织行为相关联的、并事实上成为全体员工主流意识而被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体系、基本信念及企业组织行为规范的总和。

一个企业的文化应该由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所构成: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和精神层等四个层次的文化。而最根本的目标则是要建立一个学习型的组织,让员工能够自觉自愿地加入到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中来。

2.1 物质层文化

物质层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通过累计逐步体现出来的一些经营成果及企业的生产环境、企业的经营条件、固定资产的规模、社会认知度、产品的设计与包装,这些都是属于一个企业物质文化体现的主要内容。它所体现的是一个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物质财富与经营规模的累积。

2.2 行为层文化

行为层文化是企业员工在工作及生活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行为活动的具体表现,及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与社会各个阶层接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些人际关系、文体活动方面的行为文化。具体来说,这些行为文化主要存在于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以及企业与社会之间。

2.3 制度层文化

制度层文化主要指的是提供企业发展战略及规划、维持企业正常运作、规范企业员工日常行为等方面的制度文化。这些制度文化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了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而对员工提出的要求及对行为加以规范的限制性的文化。它的具体形式包括:企业生产流程、发展目标、日常规章制度、目标考核及奖惩办法等。

2.4 核心层的精神文化

核心层的精神文化应该是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所累积形成的有一定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的文化理念。它可以具体表现为: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口号、道德文化使命等等内容。

3 企业文化融入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途径探索

为了响应国家教育部的最新职教文件精神,满足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行业的一线岗位所需的拥有较高的职业素质,掌握高技能的人才,我们必须在对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传授过程中融入行业企业的企业文化,并将对学生的培养与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与人文素质相结合起来。具体实施的办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将企业的文化融入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及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中。通过课堂教学引入及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让学生提前接触,感受企业文化,在正式步入社会之前对相关企业乃至行业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专业行业的认同度,尽快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且能够更快地适应企业行业发展的需求,迅速找到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与定位。

(2)加强校企合作,实现深度融合。积极地利用各种与企业合作的机会,将学生带到企业参观学习,顶岗实习,工学交替,让学生真正走入企业,了解企业文化。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一线岗位上参与实践,掌握实践技能,而且可以零距离地接触企业文化,了解企业文化,从而对自己的自身的问题加以反思,改进,促使自己成为企业,行业真正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

(3)创立仿真实践教学。在学生的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入一些在行内具有较高知名度,规模较大,制度完善,发展健全的典型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管理方法,先进行业技术,作为学生实践学习的主体内容。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该行业企业的认同度,提升学生就实习就业的期望值,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高等职业教育企业文化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SPOC混合教学模式设计探讨
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基于现代学徒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东方教育(2016年16期)2016-11-25 01:54:10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职教论坛(2016年24期)2016-11-14 08:45:16
浅论我国高等专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新时期核能企业工会建设之我谈
浅谈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的简要关系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1:57:38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