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中“山脚访瑶家”信息挖掘

2015-12-31 15:18:32周振相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12期
关键词:老山界瑶家歇歇脚

周振相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075-01

《<老山界>的笔法》(方弢、张汉清)一文中把“山脚访瑶家”部分称为“陪笔”,确实是有道理的,但这一陪笔蕴含的信息却是很丰富的。

信息一:这里瑶民稀少

《老山界》第二段最后一句:“恰好在转弯地方发现路旁有一间房子,我们就进去歇一下。”路旁房子只有“一间”,说明这里瑶民人少,且住得疏。

第三段:“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概是因为听到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躲起来了。”由此可知,女的只有“母女二人”,而由第九段:“她拿出仅有的一点米”可知,这家的男人估计也不多,否则“仅有的一点米”怎么够吃?

由这个“这里瑶民稀少”的信息,我们可以推断,这里贫穷落后,这里广西军阀要么抓壮丁,要么残杀瑶民,瑶民死的死,逃的逃。第七段证实了这个推断。

这个推断是红军宣传工作的一个触发点,只要做好红军宗旨的宣传工作,瑶民就一定会支持红军,红军长征、北上抗日就增加了力量,使胜利成为必定的事情,从而大大增强红军的自信。而事实上,红军的长征也正是因为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才胜利走过二万五千里到达陕北的。

信息二:红军纪律严明

由访瑶家这一部分可以看出红军纪律严明。到瑶家是“借你这里歇歇脚儿”,是“借”,是“歇歇脚儿”,即便是“借”,也是短暂的行为,只是“歇歇脚儿”。

红军战士虽然肚子是很饿了,也没有进门就问吃的,而是主人深受感动后主动问“饿了没有”,主动煮粥给红军战士吃,而且因为粥少而“对我们道歉”,而红军呢?“好容易来了一个认识的同志,带来一袋米,够吃三天的粮食,虽然明知道前面粮食缺乏,我们还是把这整袋子米送给她。”这说明红军纪律是真的严明,绝不拿百姓的一针一线。

因为夜里行军需要火把,而瑶民家的房子和篱笆都是枯竹编成的,红军宣传队又写了几条标语贴在显眼的地方,不准部队拆篱笆当火把。

正是因为红军纪律严明,处处为百姓着想,才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才大大增强了红军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信息三:红军非常善于做政治宣传工作

从文中可知,红军做工作首先以礼待人,称呼是“大嫂”,一声“大嫂”就把红军与瑶民的关系拉近了。进瑶民家里休息为“借”、“歇”,让瑶民放心,不害怕。

红军知道瑶民的痛苦,就和瑶民谈红军的宗旨:从根本上改变人民受苦受难的状况,谈广西军阀的罪恶,谈瑶民受到的苦难,很好地激发起瑶民的共鸣,从而取得瑶民的信任,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文中第六段说:“不论是谁,不论他们开始怎样怕我们,只要我们对他们说清楚了红军是什么,没有不变忧为喜,同我们十分亲热起来的。”这就是红军做宣传工作的自信。

红军有这样高素质的宣传队,怎能不取胜?翻越老山界当然更是不在话下的事了,虽然翻越老山界有各种各样的困难。

信息四:红军与人民群众是鱼水一家人的关系

文中第六至第八段,红军与瑶民的亲切交谈,第九段瑶民请红军吃粥、红军送粮给瑶民,第十一段红军为瑶民母女盛粥吃,第十段贴标语不准拆瑶民的篱笆当火把,这些都深深地体现出了红军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完全就是鱼水一家人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也正是红军存在并取胜的基础。

文章标题是“老山界”,主要写翻越老山界这座难走的山,写翻山的难。但“山脚访瑶家”实在是不可少的,看似闲笔,其实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它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让人读懂了红军,读懂了人们常说的“长征是宣传队、是播种机”的深刻含义,读懂了红军之所以能取胜的根本原因。

猜你喜欢
老山界瑶家歇歇脚
春走老山界
登临老山界
苍蝇想不通
红色史迹
春风吹到瑶家寨
瑶家风味长
科教新报(2021年18期)2021-06-11 13:25:24
为什么沙漠中会有“海市蜃楼”?
No.3 商场共享按摩椅的坐与不坐
瑶家妹妹摇呀摇
歌海(2017年1期)2017-05-30 13:07:40
花瓣房
娃娃画报(2016年3期)2016-04-05 19:2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