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军
摘要: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学的主渠道,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教师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获取大量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做到人人会开展探究和亲身体验,学会假设、取证;情绪亢奋,活而不乱;能以探究发现为宗旨开展开放性教育活动,实验有计划,观察到位,并学会表达和倾听,最终实现有效探究。
关键词:科学探究;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3-043-2
新课程实施以来,科学课呈现出了与以往常识课明显不同的现象:学生动手机会多了,他们亲自动手操作、亲自体验,亲身经历着一个又一个的探究过程。表面上看,似乎体现了课标中所指出的“亲身经历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然而,学生的科学探究成效如何?以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有效性又如何呢?经调查了解,我们发现许多科学课课堂教学低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怎样提高学生的探究动机、兴趣?如何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一线教学中运用新理念的实践经历,谈谈对“实”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认识和看法。
一、学生学情分析要落在“实”处
1.關注学生的前概念。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不仅要考虑科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科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科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意味着科学教学活动必须关注学生的前概念,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上组织及展开学习活动。
记得在一次教学观摩活动中,一位老师上课的内容是“各种各样的岩石”。在一天多的准备过程中,只顾埋头苦思课的设计流程,而没有去了解学生对所学相关内容的认知基础和了解程度以及知识的后续内容。更没有在课前到班里与学生进行交流。只是一意孤行地认为:“这儿的学生肯定学的要比农村的孩子多,时间肯定没问题!”故而将课的教学起点设置过高。只记得那天上完课后,该老师已是满头大汗,面对评委,想想自己的教学设计及课上学生的表现,真是汗颜。我仔细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起点设置过高”是最大的原因。在说课时该老师提出的这点也得到了评委老师的认同。因此,设计时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入手,效果会迥然不同。
2.要真实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与欲望,是支持他们参与科学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也是学习的积极情感与态度的表露。当学生具有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时,他们才会积极地投人科学学习活动,探究科学内容的真谛,体验学习的乐趣。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主要来自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具体情境中的科学现象或科学问题,也能在获得科学学习的成功之后产生。例如“电流产生磁性”这一概念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因为电流、磁场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建立概念是比较困难的。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这样的认知,唯有安排好课堂中的各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到现象,并对现象进行分析、思考、推理,最终建立认识。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首先让学生组装简单的电路,这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件容易的事,大胆放手让学生实验。接着教师讲述奥斯特的故事,设置一个悬念:到底他有什么惊人的发现呢?你也能发现吗?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当学生发现通电导线使磁针发生偏转时,引导学生对现象进行分析作出解释:电流产生磁性使磁针发生偏转。然后再次续讲奥斯特的故事,让学生体会自己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探究发现的喜悦。紧接着又提出要求,让实验的现象更明显,引导学生从电流和磁性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得出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使他们在“短路真的能让磁针偏转更大”,“线圈也能让磁针的偏转愈发明显”的震撼中更进一步的认识“电流产生磁性”。这样的安排,教师在该放手的时候放手,该引领的时候引领,教学有的放矢;学生在该动手的时候动手,该探讨的时候探讨,学习张弛有度。
二、教学目标的定位要落在“实”处
真正有效的教学目标则必须经过教师自身的理性思考,得以内化的目标。可以这样说,一节课教学目标的确立,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对自己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在新课标的影响下,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确立,正在从传统教学中只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逐渐转变为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还要关注过程和方法,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科学学习达到什么样的情感目标在许多教学设计中都有所体现。然而通过对一些教学目标的解析,我们可以发现,有些目标只是为了体现新理念,并不符合学生的实际,而且有些目标不是一节课或某段时间的课就能培养的,这样的目标有时反而从负面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行为。
三、教学内容选择要落在“实”处
1.对实验材料的选择要体现实用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科学规律,光靠一张嘴巴,两根粉笔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实验,研究。科学课中的实验效果不明显,势必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不利于学生探索与创新,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中的实验材料进行合理的加工、改造,重组出具有迁移性、思考性、再生力的科学活动,因此我们要树立“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验材料的选择是重要的环节。
(1)实验材料要多样,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一些感兴趣的材料。学生提出的假设是多样的,教师就要为验证这些假设提供多样的材料,而不能把学生框死在几种固定的材料上。那如何准备多种多样而且有结构的材料呢?做法是:合理利用小学生科学学具材料袋内的材料,因为它是与教材配套,而且适合分组实验;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和力量,在每上一个单元前,我就开出一张材料清单,让学生提前去收集实验材料。
(2)材料的选择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3)材料选择要具有代表性。
(4)日常器具的利用在课外做实验是教学的必要补充:用一些身边简单易得的器材或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简易的装置,在课处独立或合作完成的实验,可以使学生理解到科学无处不在。
2.实验的设计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科学中实验的设计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探究解决问题,实现知识的迁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用科学的眼光看问题,用科学的头脑想问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科学和理解科学,充分发挥实验的“发展”功能。
四、教学手段运用要落在“实”处
1.多媒体课件制作设计要实用。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學,不但信息量大,而且图文声并茂。不但能强化学生的记忆,而且还给学生展现出无限的知识空间,激发学生获取信息和新知识的的情感需求。例如,在教学“杠杆的科学”时,可以利用课件进行动态演示,指出用力点、支点、阻力点,这样不但节省了教师的许多讲解时间,而且让学生理解起来也更容易,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但是,有许多教师认为课件做得越华丽越漂亮就是一个好课件,实际上这样反而会喧宾夺主,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习,降低了一节课的效率。例如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情境牵强附会和情境过滥的现象。如:“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这一课件展示,放大镜下各种昆虫的图案:蝴蝶、蝗虫、蝇、蟋蟀等。学生一边看一边叫:真漂亮啊!这时教师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抢着回答:我看到了蝴蝶美丽的翅膀,蝗虫的大腿……这些情境创设的盲目性不但冲淡了学生的科学学习,而且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但它并不适合于所有的教学内容。内容的选择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对那些用传统教学手段不能或没能很好地解决的重点、难点,如:观察不到的微观现象,宇宙知识等,并且这些内容还适合于用多媒体技术来表现,这样,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同时教师要进行巧妙的构思和设计。
2.小组合作要体现实效性,避免形同虚设。
“合作学习”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努力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空间。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同桌讨论、全班交流等学习形式,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知识产生、发展的全过程。如在教学“杠杆的科学”时,事先发给每个小组杠杆尺和大小不同的钩码,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杠杆尺和大小不同的钩码研究杠杆的特点。这时,组内的四个同学合作操作,有的记录结果。然后交流个人的看法,再由小组长集中每个同学的发现,初步概括出杠杆的特征。最后,全班交流。再结合学生的汇报,精讲点拨,加以整理归纳板书。这样,通过学生探索、小组合作讨论,全班交流等多种形式,既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知识,体会了学习的乐趣,又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在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还要发挥了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建立适当的评价激励机制:在学生活动时,适当的评价激励机制可以对学生起到很好调控作用。对各个小组进行激励,并以适当的竞争机制来调动各组的积极性,让他们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个组协作得好,完成得好,速度快。学生为了获得成功与胜利,会更加齐心协力,团结协作,从而形成紧张有序的课堂氛围。但是,这种教学手段的运用若没有精心的部署、常规的训练往往会事倍功半,花时多,组织难,目的不明确,分工不落实严重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
总之,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做到求真务实,这才能起到支撑有效课堂的柱石作用。
[参考文献]
[1]洛里.教育目标三个领域之间的关系[A].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智育[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张小勤,杨兴东.让多媒体与科学教学亲密接触[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