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维稳视角下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初探

2015-12-30 03:39:28季晓菁
雪莲 2015年27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高校

季晓菁

【摘要】从维稳视角出发,针对当今复杂纷繁的国际背景下在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从导致大学生爱国主义行为不稳定的因素及爱国主义教育的迫切性与必要性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出一些具体的途径与方法,进而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用行动践行爱国理念。

【关键词】维稳视角;高校;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

高校,作为社会中最具影响力、最活跃、最敏感的公共场所,其稳定状况一直牵动着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高校维稳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尤为显得不可忽视。新时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高校学生的爱国言行中时常表现出一些非理性的倾向:思想上激进、语言上激烈、行为上激动,不利于平安校园的建设,因而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增加理性引导这一工作显得颇为重要。

一、大掌生爱国不稳定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主观层面因素

多数的大学生处于19-24岁的年龄阶段,从心理学上看属于青春期到成年早期的过渡阶段,是其身心发展的高峰时期,自我意识显著增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思想活跃、血气方刚,对社会充满了好奇与探索的欲望,对国家的发展抱有极大的热情,是一支富有创造力和战斗力的队伍。但同时,大学生本身的因素也会导致、甚至加重一些不稳定的爱国行为。如思想上不成熟、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理性和大局意识,遇事易冲动:且由于其生活的环境以及接触的大都是以学校为主,所以接触社会较少,看待问题不够全面深入且比较单一,极易受人煽动、影响,从众心理较强,进而会做出一些不理智、不稳定的爱国行为。

此外,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一些大学生在爱国的意识层面存在着误区。不少的调查报告显示,在谈及“爱国”话题时,有些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核缺乏理性科学的认识,而这种扭曲的认识观就造成部分大学生在爱国行为中表现出了不稳定特征。

(二)客观层面因素

1.社会方面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社会制度、国家法律正逐步走向正规化、全面化,在一些领域上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国联系日益紧密,国与国之间的合作日趋频繁,我国在经济、科技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中国的崛起引起了一些国家的恐慌,“中国威胁论”沉渣泛起。为遏制中国的发展,美、日等国从各方面排挤、打压中国,有时甚至激发一些至今没有解决的固有矛盾,使一些热点问题持续摩擦升温,较为典型的有钓鱼岛争端、黄岩岛争端等。这些事件激发了国内大学生的强烈愤慨,加之网络信息的高速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些负面事件,煽动情绪,营造气氛,对大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使得大学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剧烈的变化,导致他们爱国主义情怀中的非理性情感膨胀,从而做出一些不稳定的爱国行为。

2.学校方面

近些年来,大学生参与与爱国有关的群体性事件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表达方式却显现出不理性、冲动性等特征,无疑给高校以维稳为前提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敲响了警钟。但从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了目前高校对维稳工作的重视不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爱国主义教育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等问题。对于社会上出现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对学生感兴趣的政治话题、社会话题,有些高校没有予以学生以正确、正面的引导,处理方式欠妥当,忽视了对学生科学思想的树立与健康心态的培养,爱国主义教育脱离社会实际。

二、维稳视角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中共中央在《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族教育,但重点是广大青少年。大学生是未来祖国建设的栋梁,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在新时期维稳视角下,及时了解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新动态、新变化,进行积极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十分重大。

(一)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各个领域均有所突破。但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我国在加入世贸后获得喜人发展的同时也面对了不少的挑战。新时期,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与高校内部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倡导维稳视角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强化对大学生理性爱国主义的教育,有利于维护高校内部稳定,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依附感。这种强烈的爱国情怀可以转变为一种促进社会发展与前进的强劲动力,成为国家繁荣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二)和谐校园建设与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学校的和谐校园建设主要表现为民主的办学理念得到贯彻落实,学校的公平正义得到维护,师生之间能够诚实守信、平等互助、融洽相处,校园秩序平稳有序,学校各方关系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而目前,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社会上极端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盛行,对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得其变得以自我为中心、虚伪,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扰乱了校园的正常秩序。若任其发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谐校园的建设和学生个人的发展。

爱国主义要求人们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起来,自觉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前途结合在一起,进而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自觉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对当下高校中的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纠正其观念,用爱国主义精神武装其思想,进而发展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因此,提倡维稳视角下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要要求,也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

三、维稳视角下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探究

(一)强化课堂主渠道,夯实理论学习的基础

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将爱国主义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在现代化课堂教学中,高校教师应改变以往中学教师对学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更注重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的参与程度,选择时下鲜明生动的案例和热点、焦点问题与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双向交流,必要时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力避过多的正面说教。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多走出课堂,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长处,做到理论教学和社会实际相结合的教学。譬如,在思想政治课或形势与政策课中,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组队去准备课堂内容,让其在准备的过程中加深对社会热点问题的了解,对我国的现状有更为清醒的认识。这样在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能力的同时,促使其关心、了解社会最新动态,通过课堂使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学生的生活中。

(二)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爱国主义氛围

积极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全力营造爱国主义氛围。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两方面的工作:学校的适时引导和学生自主性的发挥。高校在建设过程中应注意教室文化、宿舍文化、操场文化、食堂文化的布置,如在教室里、图书馆中张贴一些爱国人士的名言小故事,在校园内安放一些爱国人士的塑像等。再者,通过校园文化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团支部、社团组织为依托,以一些传统节日、时事热点为契机,借助文艺表演、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参观革命圣地和纪念馆等活动形式,全力营造爱国主义教育氛围,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他们正确地表达爱国情怀。如最近在高校逐渐兴盛的汉服社团,他们在一些传统节日里举办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如成人礼、汉服表演等,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此外,班级内部还可定期请一些老革命家、著名学者开展一些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报告会和讲座,从各方面入手,潜移默化地强化大学生的爱国意识。

(三)加强社会实践,践行爱国理念

大学生由于接触的人员也较为单一,生活经历也较为单一,所以在遇到一些重大事件时往往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可让学生在暑期期间参加“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多宣传、多鼓动,让大学生有机会零距离接触社会,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这些活动让其对社会有清晰的认识,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加强其社会责任感。例如有些高校在暑期开展一些中华经典书目进社区活动,借助文艺表演、朗诵等形式将中华经典进行另样演绎,与更多的人一起切实体会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充分利用当地红色基地教育资源,真实体验老一辈革命家强烈的爱国之情。

此外,高校在遇到学生爱国游行申请时,也不应该一味地打压,而应在维护高校稳定的前提下,采取一些有效措施让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得以抒发,让他们的爱国情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他们的爱国行为激于义、止于理。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高校
以社团活动为载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乡土历史教学应做到功在外利在内
考试周刊(2016年21期)2016-12-16 11:07:55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如何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3:59:43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24:04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8:06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4:28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