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歧范
【摘要】当代法国哲学家利奥塔通过分析后现代知识状况,认为知识呈现出碎片化等特点,宣告了所谓“宏大叙事”的消亡,进而指出,代表“普遍主体人格”的知识分子已无法承担为生民立命的伟大使命了,即所谓“知识分子死亡了”!由于此论影响面太大,关乎无数人文知识分子的专业合法性、自信力甚至命运,学界不得不认真对待与严肃考证。本文试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予以分析。
【关键词】知识分子;后现代
一、何为“知识分子”及“知识分子”存在性的逻辑依据
传统观点认为,“知识分子”乃是“普遍理性良知”的代言人,所谓替天行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他们把自己居于人类、人性、民族、人民、无产阶级、创造物或其他诸如此类的地位。“知识分子”追求着“纯粹”的理想价值目标,有着超越性的批判任务。
利奥塔认为,历史上哲学家一直在制造“知识分子”的神话。柏拉图通过对知识等级的区分以论证“知识分子”(哲学王)的特有使命,认为只要哲学家当王社会才会兴盛。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认为只有哲学家(知识分子)的“形而上学之思”才具有先天的真理性与可靠性。黑格尔对“绝对真理”的强调表明他对知识分子“崇高”地位的认定。
利奥塔认为,“知识分子”神话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因素:其一,“知识分子”角色必须被赋予普遍主体的资格,具有“代言人”的性质;其二,必须有元叙事或元语言的存在,存在着具有综合性的同一特征的普遍语言:其三,必须假设知识分子的“元语言”是恒定正确的,“元叙事”的意义是不变的。
二、“知识分子死亡”论的提出
在利奥塔看来,“知识分子死亡”是同对知识合法性的解释取向相一致的。“知识分子”的神话破灭的原因在于,以往对知识合法性的解释已遭到后现代知识状态的否定。在后现代,知识以“信息”的形式出现,并且正在无止境地扩充着、膨胀着。知识不再以它本身为最高目的,知识失去了它的“传统价值”,知识已经变成了为人随意处置的“消费品”。
在后现代,“知识”已经失去了总体性,原有的“共识”已不复存在了。知识充满差异,分歧不断产生,境遇随时迁移,一切都在漂流之中。那么,“知识分子”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能够做什么呢?只能默默地从事些力所能及甚至琐碎的工作,留下的只是极其平常的、专门性的技术工人的命运。
在后现代,由于不同的“知识”或“话语”体系是分裂的、无法通约的,所以任何人都不可能把握知识的总体。不同类型的知识与话语的多元独立使得元话语的独霸地位面临厄运。利奥塔所揭示的宏大叙事的消解对否证“普遍知识分子”的存在无疑是釜底抽薪之举。
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方法考察利奥塔观点
应该看到,利奥塔所宣扬的“知识分子之死”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社会历史与文化内涵。从尼采所宣布的“上帝之死”到福柯所说的“人之死”,发展到利奥塔所的“知识分子之死”,似乎是一个合乎逻辑的思想发展过程,尽管这一进程渗透着“后现代”的理论色彩。“上帝”显然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理性的化身,是“形而上学”的幽灵。人无法容忍这种残酷的“监护者”角色的“上帝”的存在。随着“上帝”的隐去,人似乎成了自己的主人。
然而我们认为,即使在后现代信息社会“知识分子”的功能有可能被暂时“遮蔽”,但也却无法完全抹杀“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人类思维力图把握事物总体性的本能使得追求形而上学的“知识分子”总是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知识分子”总是追求“超验价值”,关注“普遍的原则”,侧重于“业余的”精神,保持着“客观”的态度,有其特有的精神敏感力与道德自省力。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即使后现代知识已“碎片化”,总体性也是必不可少的。马克思主义一直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发展具有可知的规律性,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是有着一定的共性的。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知识分子的命运在中国又有不同的语境,自从2500多年前儒家学说形成时期即强调君子的精神担当与文化引领作用。以后的儒家都继承了这种使命和传统,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被文人士大夫们广为传颂。
总之,利奥塔的观点促使人们对“知识分子”的当代地位、作用作深入反思。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性”的膨胀的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知识分子”群体对时代精神的判断力、穿透力的萎缩,“知识分子”具有的崇高理想与“高贵”气质受到了物欲的冲击和抑制,“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受到了世俗化的功利性浸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