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时代的另类文化简餐

2015-12-28 06:23周萍萍
雪莲 2015年26期
关键词:星辰爱情妈妈

周萍萍

【摘要】电影自诞生之日起,便天然具备了商品的属性。21世纪是一个全球性的消费时代,消费主义在影视文化领域蔓延,由于制片商对票房和收视率的关注,大量的文化快餐被批量生产,观众也似乎开始学习适应并享受这种快餐式服务带来的快感。但根据李芳芳小说《玻璃房子》和网络作家JAS小说《天长地久》改编的电影《80后》,没有选择市场上泛滥的表现手法和营销模式,而是用最平实简洁的手法,完成了一部专属80后的作品。

【关键词】电影《80后》;平实简洁;影视文化

一、主题思想:从爱情到人生

爱情是人性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最朴素、最基本的情感之一。《80后》用男女主角的爱情作为这部电影的主线,但不是一部简单的爱情电影,准确地说是在用爱情领悟人生。在作品中,大多数人物之间的爱情常常处于一种“这么近那么远”的半游离状态,他们都在家庭和时代的牵绊下,磕磕绊绊地体会着属于自己的爱情和人生。在80后身上,爱很复杂,又很沉重,仿佛每走一步,脚印中都掺杂了时代变革的混乱或者个性觉醒的迷茫。

影片开头,沈星辰的妈妈在旧宿舍里等待情人,伴之响起的恰是张国荣的《有谁共鸣》。歌词意义颇深:

从前是天真不冷静,

爱自由,或会忘形。

明白是得失总有定,

去或留,轻松对应。

伴着歌曲,沈妈妈奔跑着消失在走廊的尽头,抛弃丈夫和孩子去了国外。她的决定,何尝不是天真而不冷静的呢?她事后是否真正懊悔无从考证,但她从国外寄回自己的照片,表明她依然希望从某个角度得到女儿的谅解和接受,也可以认为是寻求自我心理安慰的方式。作为母亲,她的爱情有些自私。沈妈妈的离去,直接影响了那些原本单纯年幼的在院里玩耍的孩子,即片中的80后人群。

80后是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长大的,在这期间,社会逐渐多元化,新思想、新科技、新理念层出不穷,这也使80后在对待婚恋问题时形成了独特的见解。这些见解中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剧中,沈妈妈离去带来的消极影响只是第一步,后面发生的事不断刺激着一天天成长的孩子们。明远接受不了爸爸的自杀和妈妈的背叛,所以他会问自己“为什么要那么爱呢”,太爱的结果可能就是更大的伤害。儿时的沈星辰写字时,新舅妈(武文佳饰)问:“这么多颜色,你最喜欢哪个?”她故意回答:“白色。”谁知新舅妈感触到:“世界上根本没有真正的白色,所有白色的东西,最后都会变黄。”新舅妈也不知道自己能维持这段婚姻到什么时候,所以她努力装可怜努力扮美丽努力培养孩子,希望自己不要重蹈前任的覆辙。沈星辰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她只能告诉自己,保护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变得强大。只有强大,才可能拥有爱情。

到底如何爱人与被爱?到底如何面对爱情?这两个问题一度成为两个人难以逾越的鸿沟。明远的爱炽热而迟疑,在得不到适时的回应后,他开始思考这只感情天平的两端是否平衡的问题。于是,当一向远远看着明远的闻嘉,利用同城的距离优势,装扮成医护人员进入疫区表白时,这份强烈的爱意动摇了明远原本有所疑虑的心。与明远不同,沈星辰的爱果敢而坚定,她对爱情和对学业一样执着:她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用心学习,敢爱并独立:得知明远生病,她第一时间要冲出学校,却因为交通封闭只能作罢:病中喝到鸡汤,当得知鸡汤是有钱有势的追求者送来时,她直接将喝进去的全部吐出来,并当场扔掉汤碗,宣布自己已有男友:看见闻嘉和明远在一起,她气极用水龙头喷水过去:工作以后发现自己的老板娘是闻嘉,她立刻辞职……就像他们在重逢后所说的,两个人在进入爱情之前,都带着伤疤,两人因伤疤互相心疼,却也因各自的伤疤后遗症与对方错位。二人的爱情经历了一连串波折,除偶然因素作梗外,根本原因在他们自己。怀疑和消极会减少爱情的光亮,无意的忽略也能挫败原本的坚持。

这代人的困惑和挣扎与社会变革紧密相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社会正在从禁欲社会过渡到纵欲社会。正在从物质消费社会过渡到情感消费社会,正在从神圣权威的社会过渡到个性自由奔放的社会。在这里,曾经被压抑的娱乐、被扼杀的情感和被唾弃的日常逐渐凸显出来,曾经耻于提及的话题、不忍直视的畸恋和违背伦常的奇观大肆登堂入室。而这些恰恰都发生在80后敏感脆弱的青少年期。片中沈星辰的舅舅与前妻(史可饰)吵闹以后很快离婚,舅舅又很快带回来一大堆貌似幸福的婚纱照和一个娇俏可人的大着肚子的姑娘,这种对婚姻视同儿戏的行为真实地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明远的妈妈找个有钱人改嫁,那个被钓鱼借口所欺骗的下午,成了明远难以痊愈的创伤,也成为他憎恨妈妈的直接来源:许康在很多女生看来是理想对象,只因为他“有着部长爷爷”,这宣告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物质至上主义作为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的“副产品”出现,影响并腐蚀着我们的主流人群。所有禁锢都在以一种突然冲破式的魄力闯进普通人的生活。而被这股力量冲击得困惑、迷茫甚至崩溃的,恰好是80后这一代人。他们从相对单纯的时代走来,而在成长的过程中,原本固守的底线不断被冲破,原本信奉的观点慢慢被边缘化,原本认定的事实越来越不现实。这一切都让他们难以适应。

要怎么解决这样的困惑?作品意图使人们明白:挣扎的最后,放下是解药。当人学会放下,学会饶恕自己,一切都会变了样。沈星辰长时间以来不能原谅妈妈弃她而去,但当她穿越时空隧道回去,竟见到妈妈脸上洋溢的是爱情。这样想来,仿佛不是不能原谅的:明远的妈妈在经历非典以后,放下逃避准备去公安机关坦承自己的错误。明远也因为妈妈的放下而放下,直至后来承担私藏枪支的罪名等等。

二、代表人物:天然带有伤痕

沈星辰,80后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承载了年代集体回忆的表现主体。作品之所以选择一个身世坎坷的女性形象作为表现主体,是因为在男女两性中,以一向被视为弱者的女性为表现主体来描绘人生和世俗生活的喜怒哀乐更容易打动人,这在情感和心理上都比以男性为表现主体更具有“感染力”和“召唤力”。所以,站在影视文化制造者的位置上,主创人员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坚持“受众本位”和“人文关怀”的人本主义思想。无论电影还是电视,情感一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状态。作为最能反映现实生活,也最容易重构生活的大众媒体,电影和电视从来就不乏对“情感”的关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改变,人们在调适自我的同时也开始面对更多的生活矛盾、情感危机和心理困惑,伴随着媒体的发展和受众的精神需求,女性视角中的时代变革逐渐代表主流人群的审美意识。这不仅满足了女性心灵的空白,更使其得到极大抚慰,为其提供了宣泄、释放和表达的平台和机会,更凸显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得到提升与尊重。

生于1981年的沈星辰,其人生随着爸妈的离去完全发生了转变。她目睹妈妈离去,目睹爸爸疯狂追去导致车祸离世,她的幼小心灵对爱开始恐惧:到了舅舅家,寄人篱下的孤独使她比同龄人多了一份成熟:目睹舅舅婚变,更和幼小的表弟陈墨有了感同身受进而相依为命之感。她的优秀与她的孤独如影随形,幼年经历的一切使得她的不安全感比任何人都强烈,因此她只有靠不断的努力去排解这种不安。用明远的话说,那是沈星辰的盾牌。因为经历的相似,明远也早早就看透了沈星辰看似无坚不摧的壳。所以沈星辰和明远之间,与其说爱情,不如说是命运将两人绑在一起来得更准确。明远目睹了沈星辰失去双亲的过程,自己更是经历了父亲因母亲改嫁而在狱中自杀的打击,两人将各自母亲的照片丢入河中后牵手,可以说是经历相似的苦难后彼此依偎取暖。整部作品调子低沉,与主人公挥之不去的伤痕有很大关系。正是这种伤痕,才将人物背后的社会变迁以一种辩证而严肃的方式呈现出来。

三、另类营销:消费时代的逆流勇士

在影视成为大众主要文化需求与消费的时代,文学小说的影视改编与传播是历史的重现,也是影视技术的全新演绎与解读。所以小说的影视改编必须找到文学作品和当代观众需求的契合点,同时也要避免文学创作独立性的丧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消费文化时代取得审美和娱乐的双重效果。同样,在现如今的新营销时代,电影不仅仅是一件艺术作品,更是作为一种商品而出现。如何利用消费者的眼球效应,进行相关广告的系统开发,获取商业效益的最大化,不仅是电影生死存亡的关键,也成为电影制片商投资电影的依据。在多数情况下,一部电影要想拥有商业上的成功,就应该重点把握这样几个因素:具有感染力的故事、充满想象力的情节、富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充斥震撼力的音响效果和有着票房号召力的主创人员。

《80后》却清澈得如一泓泉水,没有明暗交替的广告植入,没有阵容强大的明星主演,没有现在横行市场的大尺度镜头。作品只是安静地讲述了一个成长的故事,每个看懂的人都在故事中找到了自己。一切故事应该都是对人类命运的关怀,使人借此可以领会自身存在的状态与可能,从而赋予故事本体以人本意蕴。正如电影心理学先驱果·明斯特伯格曾说:“电影不存在于银幕,只存在于观众的头脑里。”《80后》是用最简单的做法,在2010年的6月成功杀出重围,创造了逆市上扬的奇迹,不得不说是另类营销模式成就了它的勇士身份。

四、结语

文化快餐在如今的电影营销市场中无疑有着难以撼动的地位,毕竟电影的商品属性决定了其特点。而在文化快餐林立的中国电影市场,偶尔有《80后》这样一阵清风拂过,也会给观众带来心灵上的震撼和精神上的慰藉。此种类型的文化简餐拥有着巨大的市场,其新型营销方式也会随着市场逐渐成熟而不断完善。当它从另类变为常态时,消费时代背景下的新型文化表述也将发生改变。

猜你喜欢
星辰爱情妈妈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以梦为船,奔赴星辰大海
散乱星辰
小星辰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On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 Awareness Among ESL Teachers
不会看钟的妈妈
妈妈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