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永利,胡志波
日本中小学图书馆与探究性学习
邹永利,胡志波
日本是中小学图书馆事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中小学图书馆在网络信息时代学生的“生存能力”培养,尤其是在探究性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从《学校图书馆法》《学习指导要领》,以及文部科学省的措施、学校的运营管理体制等方面,介绍和分析了日本是如何利用学校图书馆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并建议我国可从完善相关法规、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调整学校图书馆管理架构等方面借鉴日本的经验,促进学校图书馆在探究性学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日本学校图书馆 探究性学习 司书教谕 教育职能
日本的学校图书馆不仅是储存和保管书籍的场所,还是学校的“阅读中心”和“学习中心、信息资源中心”[1],是教师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助手。尤其是从1993年试点开设“综合学习时间”课程以来,利用学校图书馆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活动便在日本发展起来。通过与学校图书馆合作,利用图书馆的教学媒体及其他资源开展教学活动,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而且能通过对知识的探究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和表达力,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探究性学习(Inquiry Learning)的提出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施瓦布在“教育现代化运动”中首次提出并倡导的。施瓦布认为探究性学习是这样一种学习活动:通过自主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究世界的积极态度[2]。目前关于探究性学习还没有形成统一、确定的定义。国内对探究性学习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是: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通过探究活动,主动获得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3]。日本学者一般认为:“探究性学习活动”,是指在综合学习中,借助课题解决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在实际情境中的运用,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学习活动[4]。目前国内在利用图书馆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相关研究不多,本文希望通过对日本经验的介绍与分析,为中国中小学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深化与扩展提供可供参考借鉴的资料。
利用图书馆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主要意义在于让学生通过对学校图书馆各种教学媒体的综合利用去探究性地解决问题。探究性学习可分成如下几个学习阶段:培养学习动机→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现课题→信息筛选;应用信息→结合学习目的加工信息(课题解决)→成果分享[5]。与经验主义教育单纯的传递知识不同,探究性学习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通过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存在差异,但总体来说其目标主要包括:(1)发现研究课题、解决课题的能力:即能在自主发现课题的同时,具有努力自主解决课题的态度和能力;(2)理性思考的能力:能有条理地表述课题,并针对课题开展调查。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能根据调查所得的相关事例、数据等表述自己意见;(3)批判性思维: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里,信息量巨大、内容庞杂、来源多样,需要具备信息辨识意识和判断能力;(4)应用信息的能力:能把握课题解决的重点所在,具备从学校图书馆各类多媒体信息中筛选出所需信息并加以利用的能力。另外,在利用学校图书馆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还需注意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素养。
日本中小学校利用图书馆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与学校图书馆的性质和地位、管理组织架构、探究性学习的性质特点、司书教谕的设置等是密不可分的,最重要的法律及标准文件是《学校图书馆法》和《学习指导要领》。
2.1 《学校图书馆法》
日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为中小学图书馆专门立法的国家,也是唯一对中小学图书馆的专业职务制度以国家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的国家。1953年颁布的《学校图书馆法》是一部规范中小学图书馆的专门法律,对中小学图书馆的性质、功能、任务、制度设置、专业职务资格和国家所承担的责任等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强调“学校图书馆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备”“学校必须设置学校图书馆”[6]。《学校图书馆法》在图书馆基本任务的规定中指出:学校图书馆收集、整理及保存图书、视听资料及其他学校教育所必需的资料,并把这些资料提供给儿童或中小学生以及教师,协助学校教育课程的开展;学校图书馆是以促进儿童或中小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而设置的教育设施。这样,以法律形式规定学校图书馆“协助学校教育课程的开展”“促进儿童或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两项职能,为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及利用学校图书馆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等提供了法律支持。
2.2 《学习指导要领》
这是文部科学省根据《学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各学校教学课程的设置,编制而成的教育标准,各学校在实施国民教育时必须遵守[7],地位相当于我国教育部制定的“课程标准”。《学习指导要领》对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等作出详尽具体的规定,并针对探究性学习作出多项规定。关于“思考力、判断力以及表达力”的培养,该文件指出:“要积极开展包括观察、实验和报告制作、观点论述等应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学校在综合学习时间,更好地培养学生交叉学科课题的解决能力,促进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巩固学生更牢固地掌握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8]关于图书馆的作用,《学习指导要领》明确指出,学校应该“有计划地利用学校图书馆,使图书馆的职能得到有效发挥。学校应尽可能利用图书馆开展体现儿童(学生)主体性的、能提高学生学习意欲的学习活动或读书活动”。根据这一要求,文部科学省提出把学校图书馆建设成为“阅读中心”“学习中心、信息资源中心”,并就图书馆如何协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等作出具体规定。比如,在特定图书室使用图书馆的资料上课,利用图书馆指导平时的学科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扩展、深化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协助各种以儿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学校也应开展学生利用图书馆的指导活动,教会学生信息检索和信息应用的方法。
除《学校图书馆法》《学习指导要领》外,《儿童阅读推广法》《文字、活字文化振兴法》也明确规定市区町村必须为孩子们创造适合阅读的环境,并指出教育委员会需督促学校做好利用学校图书馆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工作,力求相关项目的财政支出落到实处,保证图书馆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
文部科学省在《平成24年度(2012年)起学校图书馆地方财政措施》中对“新学校图书馆图书配备5年规划”作出具体规定:首先,“新学校图书馆图书配备5年计划”以《学校图书馆图书建设标准》为参照基准,提供平均每年200亿日元,5年总计1000亿日元的预算;其次,2012年起的5年间,根据日本公立学校的学校图书馆报刊资源的经费保障政策,提供平均每年15亿日元,五年总计约75亿日元的经费;再次,根据学校图书馆员配置的地方财政措施,全日本的公立中小学学校图书馆员经费保障为:按每人每周30小时工作量的设置,平均每年需配置约150亿日元,该金额是由最新的馆员人数(14300人),及每人105万日元计算得出。
文部科学省的经费政策有着明确的指向性。配合《学习指导要领》的要求,为达到规定的标准而进行针对性拨款,每一款项都有落脚点,真正达到专款专用。要建设“阅读中心”“学习中心、信息资源中心”,需要有足够的文献资源;要培养报刊信息获取能力,需要订购充足的报刊;要延长开馆时间,要雇佣足够的馆员,这些都须获得经费支持。经费的保障是确保《学习指导要领》教育方针政策实现的条件。
经费保障与政策支持促使中小学校及广大民众重视学校图书馆使用意识的培养,对扩大学校图书馆影响力,提高其利用率,使其成为“学习中心、信息资源中心”有着重大意义,为学校利用图书馆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创造了适宜的土壤。
日本学校图书馆的运营管理体制一般包括学校经营管理层、司书教谕和教职员、图书馆员、学校教育委员会等成员。“司书”在日文中是图书管理员的意思,“教谕”是指教师。根据《学校图书馆法》,司书教谕指的是修完《学校图书馆司书教谕讲习规程》的科目(共5个科目10学分)后,被任命为图书管理员的教员。图1是东久留米市立第三小学学校图书馆的运营体制示意图[9],从中可看出学校架构等对图书馆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支持与配合。
学校图书馆运营委员会负责图书馆发展的大政方针,司书教谕联系着图书馆与学校的教学活动,实现图书馆员的职责,志愿者辅助图书馆开展工作,经营管理顾问和所在区域的中央图书馆为学校图书馆的发展提供协助,提出专业的改善建议。通过这样的管理运营体制,日本学校图书馆能履行法律规定和学校发展所需的相关职能,确保图书馆教育教学职能的实现。
根据《学校教育法》的规定,校长需致力于在校内创造相应的条件,保证学校图书馆能在教学课程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司书教谕负责策划和实施利用学校图书馆的教育活动,制定年度阅读指导计划和年度信息应用指导计划等。另外,司书教谕在利用学校图书馆展开教学实践的同时,也要指导其他教师利用学校图书馆开展教学活动,指导他们培养学生的信息应用能力等。司书教谕首先是一名教师,熟悉教学工作,由于接受过馆员资格的专门培训,是连接图书馆和学校教育的重要桥梁,能够带动和指导教师与图书馆专职人员互相合作,完成教学工作和图书馆教育指导项目,使图书馆成为与课堂紧密相关的学习、思考、探究的重要场所。随着教学中各类媒体的应用以及学校对图书馆利用的重视,司书教谕的职责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多样[10]。图书馆员负责学校图书馆专门的、技术性的工作,并与司书教谕或教师一起,推进学校图书馆在教学活动的运用。学校图书馆员由市(包括特别行政区)町村或都道府县的教育委员会任命,教育委员会同时也负责制定学校图书馆员协助制度,开展提升馆员能力素养的研修活动等。
图1 东久留米市立第三小学的学校图书馆运营体制
表1 东出云町学校利用图书馆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整体实施计划
日本学校对图书馆的利用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接受水平,循序渐进。一般是从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方法开始,再到课题设定、课题解决以及最后的展示和总结。基本原则是将小学低年级设为“初步了解”阶段,小学中年级为“初步学会利用”阶段,小学高年级为“掌握”阶段,中学为“灵活应用”阶段。表1是东出云町学校图书馆委员会制定的2010年度利用图书馆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整体实施计划[11],从中可了解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具体内容。
如前文所述,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对综合性能力素养有较高要求的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具备发现研究课题、解决课题、理性思考、批判性思维以及应用信息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均在“东出云町学校图书馆委员会制定的2010年度利用图书馆探究性学习的整体实施计划”中得到了体现。通过这种自上而下利用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措施,学校图书馆“学校教育中心”的地位得到彰显。教师与司书教谕和学校图书馆馆员密切合作,利用学校图书馆开展探究性的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与日本相比,我国中小学图书馆在教育职能的发挥上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无论是从《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对图书馆性质的规定,还是从“课程标准”的内容来看,中小学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尚未引起应有的重视,法律规范也有待完善,馆员职称和待遇涉及的一些问题更有待进一步明确[12]。鉴于这样的情况,日本的经验值得借鉴。
(1)中小学图书馆需要国家在政策方面给予更有力的支持。日本学校图书馆之所以功能较完善,得益于较完备的法律体系保障。我国应该结合“课程标准”以及现有的《规程》,尽快出台中小学图书馆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在教育标准中明确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比如在“课程标准”中,把有效利用图书馆提升中小学生阅读理解、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能力的内容包括进来,如同日本的《学习指导要领》将图书馆的利用融入到课程标准中一样。
(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我国中小学图书馆普遍存在资源配备不足,书刊更新速度慢等问题,影响了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发挥。
(3)从组织架构上把图书馆纳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学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发挥与学校的运营管理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日本学校图书馆之所以能有效地发挥其作用,与其独特的“运营管理层-教师-馆员”三者协作的组织体制密不可分。我国可参考其经验,在课程资源的协助提供、学科资源库的建立、信息检索以及教学媒体的利用等方面明确责任,确保师生能够有条不紊地利用图书馆开展教学活动。这要求图书馆员了解各学科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了解教师和学生的状态。此外,要建立图书馆员与各学科教师日常交流的机制,为图书馆员提供获得相关专业知识的机会,使他们能更准确地把握教师和学生的需求。
(4)积极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与利用能力。信息检索与利用能力是信息素质的重要内涵,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图书馆在加大信息资源建设,平衡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比例的基础上,应设计和开发适合不同年级的信息资源检索和利用的课程。
(5)图书馆应积极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使图书馆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首先要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学校应根据中小学生各个成长阶段的特点,开展各项引导其利用图书馆的活动,比如参照日本学校图书馆的做法,不定期地组织讲座、竞赛、征文、晨间阅读、书评会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在图书馆内设立讨论区,为学生讨论问题提供所需的场所。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日本学校图书馆能切实发挥其教学辅助职能的关键就是由司书教谕专业职务制度保障了图书馆拥有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他们不仅具备图书馆学专业知识,还具有一定的专门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我国中小学图书馆员的工作还基本停留在图书借还和选购的层面,影响了学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有效发挥。要改变现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图书馆员的队伍建设:一方面,严把馆员准入关。我国目前还没有针对中小学图书馆的专门立法,要保障图书馆员的素养水平,就需要制定基本的馆员准入制度。一种可行的方法就是采用教师资格证等专业职务的准入方式,在成为馆员之前,要求修完一定的课程,并通过考试,获得相应的证书。通过准入控制,才可从根本上提高图书馆员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还应完善图书馆员的培训制度。鉴于中小学图书馆员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图书馆员不仅要具备图书馆学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教学技能以及相应的学科专业知识。只有建立完善的专业职务培训制度,才能确保馆员的技能和素养得到不断提升。
我国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还任重道远。如何与时俱进,突破原有的传统服务模式,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应有的教育职能,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中亟需解决的课题之一。适当参考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发展,对推动我国中小学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全面扩展和深化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1]文部科学省.学校図書館の機能と位置付け[EB/OL]. [2015-02-21].http://www.mext.go.jp/a_menu/shotou /dokusho/meeting/08092920/1282744.htm.
[2]何李来.研究性学习的文化学分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112-116.
[3]贺小燕.探究学习型地理教材的研究——以日本初中地理教材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4]钟启泉.新《学习指导要领》的理念与课题——日本教育学者梶田叡一教授访谈[J].全球教育展望,2008(8):6-11.
[5]稲井達也.授業で活用する学校図書館——中学校·探究的な学習を目ざす実践事例[M].日本:全国学校図書館協議会,2010.
[6][8]张雪莲.借鉴日本图书馆法论中国图书馆法律体系的建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1):5-7.
[7]郝雪.关于日本高中新学习指导要领中充实语言活动的概况[J].科技风,2013(14):62-63.
[9]五十嵐絹子,藤田利江.学校図書館から教育を変える〈2〉——学校図書館の力を活かす[M].东京:国土社,2013.
[10][11]図書館情報学用語辞典.司書教諭[EB/OL].[2015-03-16].https://kotobank.jp/word/%E5%8F%B8%E6% 9B%B8%E6%95%99%E8%AB%AD-73390.
[12]张伟.图书馆与社会教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
Japan’s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Library and Inquiry Learning
ZOU Yong-li,HU Zhi-bo
Japan is one of the most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librarianship. In order to develop students“survivability”in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era,one of Japan’s actions about the school library is to promote the inquiry-based learning activities.Through exploratory learning activities,school libraries help to cultivate students’abilities of reading,understanding,logical reasoning,investigating,communicating and so on.This article makes an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inquiry-based learning activities promoted by school libraries in Japan from aspect of its school library law,guideline of learning,government policies,school management system and etc.At last,it suggests that our country can learn from Japan’s experience to promote school libraries to play a greater role in inquiry learning such as improving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increasing financial support,adjusting management structure.
Japanese school library;inquiry learning;Shisho teacher;education function
格式 邹永利,胡志波.日本中小学图书馆与探究性学习[J].图书馆论坛,2015(12):139-144,封三.
邹永利,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教授;胡志波,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图书情报硕士研究生。
201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