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福梅(汪清县第四中学,吉林 汪清 133200)
高三生物有效复习的策略与方法
陈福梅
(汪清县第四中学,吉林汪清133200)
摘要:作为高三教师如何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复习对于学生牢记基础知识并且能在高考中灵活应用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仅从生物学科入手,介绍一些适合教师和学生学习的复习策略。
关键词:高三生物教学;复习;策略;方法
经过高三教学,每位老师都会获得知识上的系统化、综合化的过程和能力上的提高。同时也会积累一些经验,探索出一些适合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科学有效的复习策略和方法。现就高三生物有效复习谈几点认识。
提高解题能力,必须做到对教材了然于心。如果学生对教材不熟悉,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高三时他们对老师的依赖性会更强,在复习的过程中会走很多弯路,影响复习效率。所以教师要学会依据课程标准,指导学生看书。在一轮复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紧抓住教材,对于书上每一节的主干内容比如书上的黑体字、本节聚焦、资料分析等,在组织学生阅读的时候不能仅限于简单地画一画,背一背,写一写,应该先把它记下来,进而理解,并要学会应用。在高三复习时间紧张,学生压力大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分小组出题,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把握教材的能力。具体做法是:按照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人数,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两人一组,分配一节或两节内容,出题人认真阅读教材后出一套精练的习题。教师统一收集并印发给每位同学。要求同学们做每套题时需要从书中找到相关的知识线索,得到启发后方能解出此题。至于每套题的讲解,不让出题组讲而是让别的组的同学竞争讲解,并给加分。此时出题者不做自己出的题,而是当好评审,评价其他组的同学对自己小组所出题的讲解情况。同时他们要接受其他同学对自己所出题的评价。这样做的好处是每位同学都有事做,都需要认真读书,同时也能加深他们对教材的理解,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好习惯,
分组教学讲解习题,提高课堂效率,能增强小组合作探究意识和互助精神,有助于学生成绩的全面提高。练习课上往往有许多同学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跟不上而不爱动脑思考。学生课下不动脑思考课上的听课效率必然会下降,那样老师就必须把每道题都过一遍,既浪费时间又不利于优生的提高。如果在同学们完成作业的基础上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上课给每个小组一定时间自主过一遍习题,由小组长汇总大家都不会的题目,然后把每组不会的题目再汇总一下,最后决定讲哪些,不讲哪些。如此,既让每位同学参与了讨论又给优生一个展示的机会,最终实现了既让学生熟悉题目,分析解决题目,又减少了老师讲解的时间。这种讲解练习的方法既能完成任务又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还能避免上课睡觉、溜号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高三的综合题很多,很有代表性,有些知识在每套题上都可见到它的变式题,而且题目都很有代表性,如果把它们集中起来从共性中找差别,在教学中注意把每一类型的知识由浅入深的拓展,就能培养学生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高三复习的过程中,有些材料上总结全面但不够通俗易懂。于是就要求教师换个方式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找规律,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如这道常见常考而每次都会有许多学生出错的题:
用某种大小相同的绿色植物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 h,测其重量变化,立即再光照1 h(光强度相同),再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结果:
组别 1 2 3 4温度/℃ 25 27 29 31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 -1 -2 -3 -1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 +3 +3 +3 +1
分析表中数据可判定(C)
A.光照的1h时间内,第4组轮藻合成葡萄糖总量为2 mg
B.光照的1h时间内,第1、2、3组轮藻释放的氧气量相等
C.光照的1h时间内,四组轮藻光合作用强度均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D.该轮藻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在29℃
此题的解析是:根据题意,植物在整个过程中进行了2h的呼吸作用,而光合作用则进行了1h,因此,1-4组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分别为5、7、9、3mg.只有文字不易于学生理解。如果,改用坐标图就好看了即
第3组的图示可形象地解释为1h暗处理重量减轻了3mg,即AB段的变化量。光照1h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为3mg,即CD段。BC段是学生最容易忽略和抽象的过程,即光照1h过程中植物首先弥补暗处理的1h所减少的重量。然后才有剩余量的积累即CD段。如此以来把抽象的数字形象化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效果很好。
再如[例4]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类型的装置图,下列现象中能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的是()
A.装置1中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中红色液滴不移
B.装置1中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中红色液滴右移
C.装置1中红色液滴不动,装置2中红色液滴右移
D.装置1中红色液滴右移,装置2中红色液滴左移
[解析]本题考查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探究。当内部小烧杯中盛装NaOH溶液时,可除去装置中的CO2,若进行无氧呼吸,内部气体体积不变,红色液滴不移动;若进行有氧呼吸,消耗O2,产生的CO2被吸收,气压变化,红色液滴左移。当内部小烧杯中盛装清水时,若进行有氧呼吸,气压不变,红色液滴不移动;若进行无氧呼吸,则气体增多,红色液滴右移。因此,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时,装置1中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中红色液滴右移。
[答案]B
细胞呼吸方式探究装置中的液滴移动及原因(例4装置图)
总之,在高三复习过程中,为了能让学生轻松高效地复习,夯实基础,提高能力,老师要不完全依赖复习资料的模式教学,善于创造各种科学有效的复习策略和方法。如此,既有利于学生掌握核心内容,又能提高学生归纳整理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收稿日期:2014—12—29
文章编号:1673-4564(2015)02—0061—03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6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