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汉韩成语义同形异的探究

2015-12-24 01:48
关键词:对比

兰 翔 羽

(渤海大学 国际交流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对汉韩成语义同形异的探究

兰 翔 羽

(渤海大学 国际交流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摘要:汉语成语与韩语有很大的相似性,也有很多不同点,汉韩成语有较强的可比性。对汉韩成语定义进行解释及对比分析;在汉韩成语意义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下,对四字成语和非四字成语的形式差异的情况及原因进行总结分析。

关键词:汉语成语;韩语成语;义同形异;对比

1研究现状及意义

对汉韩成语的对比研究在目前还算是一块新的领域,研究探讨的学者不是很多,相关资料也较少,成系统的相关著作不是很多,例如:

文美振(韩国)的《论汉韩成语的形式差异》[1]对两国成语的形式差异现状及差异产生的原因作了比较详细的探讨,但只针对的是四字成语,而非四字成语却没有提到。

娄桂玲的《初探中韩成语形式对比研究》[2]从汉韩成语的形态差异及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总结性的阐述,此文中提到了中韩多字成语,但只是例举了中韩四个成语一笔带过,没有论述性的比较,文章篇幅短小,论述没有完全展开。

张河罗的《汉韩成语比较研究》[3]从汉韩成语的界定概述、汉韩成语在语言、文化和来源这三方面的对比以及为何有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金贞丹(韩国)的《中韩成语对比研究》[4]从汉韩成语的来源、结构、内容、运用、韩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成语时产生的偏误这五大方面进行了分析。这两篇文章相对来说内容充实,论述详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本文是笔者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兼收并蓄,对汉韩成语义同形异这方面尝试做总结性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拙见,希望本文能够在汉韩成语研究领域能贡献滴水之力,也希望能为汉韩成语的爱好者和学习者及汉韩成语相关的文献典籍的翻译者提供参考。

2汉韩成语释义

2.1汉语成语的释义

黄伯荣、廖序东版本的《现代汉语·上册》是这样定义“成语”的:“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的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如:水落石出、画蛇添足。成语具有意义整体性、结构凝固性、风格典雅性的基本特征。”[1]《中国语言学大辞典》对成语的定义:“熟语的一种,含义凝练丰富、习用的、定型的固定词组。”[2]成语所蕴含的民族性很强,基本形式是四字格,一些成语的形式和意义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有所变化,如:揠苗助长→拔苗助长;沆瀣一气:原来的意思是志趣相投;现在的意思多为坏的人臭味相投[2]。

因此,本文认为,汉语成语的定义可概括为:多为四字格,结构形式固定、意义完整丰富、具有民族性的相沿习用的固定词组。

2.2韩语成语的释义

由此可见,一部分的韩语成语取自于汉语成语,是惯用语的一种,韩语成语多指故事成语,意义、结构也相对完整并同样相沿习用。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1)在中国,成语被认为是熟语的一种,在《现代汉语·上册》中对汉语成语就有明确的界定:“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6]而在韩国,成语和惯用语的界定就不是那么明确,成语一般被看作是惯用语的一种,很多成语在被解释的时候,在其后面的括号里都标注是惯用语。

由此可见,在韩国,成语和惯用语的界限是模糊的,成语一般都被称为“惯用语”。

“据《朝鲜成句集》记载:3 700余条成语的统计,韩语固定成语的一个重要的结构特征是95.75%的成语由两个词组成”[8],由此推而广之,汉语中的两字和三字成语在汉语成语中所占的比重远远要比韩语中的两字和三字成语在韩语成语中所占的比重多得多。

(3)在韩国,还要注意成语和谚语的区别。韩国的谚语和中国的惯用语与歇后语有些类似,句子较短,口语性较强,可独立成句,有寓意并不乏幽默性。但是很多的韩国谚语与中国的成语虽形式不同,意义却是相同的,如果是从事相关翻译的工作人员对韩国谚语和中国成语的意义对应有一定的了解,对文献典籍翻译的地道性会有一定的帮助。因此,笔者在本文中有将一些典型的韩国谚语放在两国多字成语的形式比较那部分进行简单的举例对比。

3汉韩成语义同形异的对比探究

所谓的“汉韩成语义同形异的探究”,即:在一个汉语成语和一个韩语成语意义相同的前提下探究其形式的差异及其原因。在这一部分,笔者把成语分为四字成语和非四字成语两大块来进行对比探讨。

3.1汉韩四字成语义同形异的对比

在汉韩四字成语中,本文对意义相同、形式不同的成语分以下几种情况:

3.1.1词序颠倒[5]

(汉语成语→韩语成语),ABCD→CDAB

(1)与汉语成语相比,韩语成语的这种词序的变化有两种情况:

(2)ABCD→BACD

(3)ABCD→ADCB

(4)ABCD→BADC

但是这几种形式的数量相比前四种是比较少的。

词序颠倒的原因本文归纳有两点:一是汉语和韩语的构词规则不同,即语法存在明显的差异,汉语句子结构的主要形式是“主—谓—宾”,而韩语句子结构的主要形式是“主—宾—谓”,这两种构词方式理所当然也在两国成语中有所体现;二是汉韩语言的发音规则存在差异,在汉语中尤其是古诗、词、句、成语讲究平仄搭配,读起来抑扬顿挫。同理,在韩语中,也有相似的讲究。“韩国语发明的时候参考了阴阳之说,韩语的元音有些是阳性,有些是阴性,在发音习惯上与汉语不同,有一些成语改变顺序会更符合韩国语的发音特点。”[9]

3.1.2成分替换

韩语成语相比汉语成语成分的替换,本文归纳了两种分类比较方法:一是按“替换部分的汉字”来进行对比,二是按“替换部分的语义范畴”来进行对比,替换前后意义不变。

(1)替换部分的汉字[8]:

(2)替换部分的语义范畴[5]:

之所以出现汉韩成语的部分替换和成分替换与词序颠倒都有差异的原因,本文总结以下几点:

(1)汉韩两国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不同。

以上文中已经提到的成语为例:“走马观花”与“走马观山”,因为韩国多山地,尤其是朝鲜半岛北部的地理环境,更是以山地为主,因而把“花”改成“山”是情理之中,这样更符合韩国的地理情况,也易于理解成语的意义。同样,“贤妻良母”与“贤母良妻”:“贤母良妻”除了上文阴阳学说的解释,还有的解释是:随着韩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借鉴,儒家思想的纲常礼教和封建等级思想对韩国人的影响也很深远,在现在的韩国亦是很重视辈分与地位的高低,按照这种思想,“母”在“妻”的前面是常理,所以是“贤母良妻”[6]。

(2)同一成语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发展程度。

(3)对典故文句的概括不同。

对诗词文句的概括裁取:如:汉语成语的“桃之夭夭”与韩语的“夭夭灼灼”同出自于《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8];汉语成语的“比翼连枝”与韩语成语的“比翼连理”同出自于白居易的《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5]。只是裁取的诗词的字不同造成汉韩成语义同形异的差别。

(4)汉韩成语义同出处不同。

汉韩成语虽然意义相同,有的两个成语的确是同一出处,而并不是所有的意义相似的成语都出自同一典故或诗词文句。张河罗就在《汉韩成语比较研究》中论述了这一点,他在文中指出:汉语的“积水成渊”出自于古文《荀子》中的一句话:“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而韩语的“水积成川”则出自《说苑》中的一句话:“水积成川,则蛟龙生焉;土积成山,则豫橡生焉。”[8]在学习汉韩成语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这一点,不能想当然地将两者混为一谈,需要弄清成语的本源。

(5)同音替换。

在不少人如文美振(韩国)[5]等人的观点里,汉韩成语义同形异的原因之一还有“同音替换”这一说,如下例:

汉→韩

3.1.3汉韩成语意义相同,形式完全不同[6]

这样的成语大多是韩国人自创的汉字成语,“韩国的成语大体上可分为借用和自创两种类型”,借用的汉字成语包括直接借用和间接借用两种。当时的韩国人利用他们所了解的汉语成语知识并模仿汉语成语的结构创造了韩语成语[8]。这些成语融入了韩国人民的智慧和心血,也足可见中华文化对当时的韩国影响力有多大。

3.2汉韩非四字成语义同形异的对比

这一部分是相对四字成语而言的,非四字成语包括二字、三字成语和多字成语,笔者将二字、三字成语放在一起简单总结一下,因为在汉语成语中二字、三字成语并不常见,而在汉语成语中多于四字的成语还是有不少数量的。

3.2.1二字成语和三字成语

二字成语和三字成语在韩语成语中所占的比重远大于汉语,而这样的成语大多是对汉语成语的直接运用,通过对汉语成语及诗句等的直接“剪裁”或“截取”[5],便形成了这样的成语,如:井底之蛙→井底蛙;不毛之地→不毛地;画蛇添足→蛇足;敬而远之→敬远。

这组词相对应的汉韩成语意义是相同的,只是形式不同,最大的形式差异就在字数上。

3.2.2多字成语[7]

4结语

汉语是表意文字,属于汉藏语系;韩语是表音文字,属于阿尔泰语系。但是,汉语与韩语却属于同一个汉字文化圈,汉韩成语更是关系密切。虽然两国成语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形式上都有很大的相似性,但通过对比研究发现,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因素在其中的。

本文通过汉韩成语定义的总结对比,我们能发现两者在结构的固定性、意义的独立完整性和社会民族性方面相似性很大;在对汉韩成语义同形异的对比中分为四字成语和非四字成语:在四字成语中,主要分析了形式上的词序颠倒、成分替换和形式完全不同三大情况及原因,在非四字成语中通过形式差异的比较,不难发现,韩语成语有很多是在字面上就能理解成语要表达的寓意,而汉语则是需要细细理解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目前,对汉韩成语的对比研究还不是很成熟,本文的研究,是在前人对汉韩成语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对汉韩成语的一部分,即汉韩成语义同形异的对比做总结性的初步探究,这也是一个了解和学习汉韩成语的良好机会,希望本文对汉韩成语的爱好者和学习者,及从事对同义的汉韩成语翻译者有所启发和借鉴,也希望以后在这方面的研究会变得更加系统,越来越成熟。

参考文献:

[1][韩国]文美振.论汉韩成语的形式差异[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4(4).

[2]娄桂玲.初探中韩成语形式对比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25(9).

[3]张河罗.汉韩成语比较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8.

[4][韩国]金贞丹.中韩成语对比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1.

[5]国内国语研究所.标准国语大词典[K].韩国:斗山东亚出版社,1999.

[6]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上册(增订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8][韩国]金洙京.中韩成语比较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学位论文,2005.

[9]李月英.中韩四字成语对比[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4).

[10]匡建国.中国语言学大辞典[K].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

[11]汉韩大辞典[K].韩国:三省出版社,1980.

[12]赵景淑.故事成语的授业模型研究[D].仁川大学学位论文,2003.

责任编辑:李增华

作者简介:兰翔羽(1991—),女,辽宁大连人,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收稿日期:2014-10-30

中图分类号:H136;H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341(2015)01-0145-04

doi:10.3969/j.issn.1674-6341.2015.01.065

猜你喜欢
对比
“鱼”不如“渔” “渔”不如“欲”
装配式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
小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监测与分析(下)
俄汉语名词的对比分析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影响脚斗士与跆拳道运动项目发展因素的对比分析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