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丽萍
(华北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1601)
基于GIS技术的中国戏曲数字地图资源库创建研究
杜丽萍
(华北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1601)
基于当前高度发展的数字地图技术(GIS)建立中国戏曲数字地图资源库是利用现代化技术保护、传承和发展传统戏曲的重要手段。在已有的中国地方戏曲资源的基础上,确定最小地理信息单元,合理、准确、严密地表达时空关系,设计数据层次结构体系,可以实现中国戏曲数字地图在学术研究、文化保护和产业发展三个方面的价值。
GIS技术;中国戏曲;数字地图;资源库
文化地理学研究是学术界近年来的一个热点,研究的视角包括占籍、分布、流播等方面,这体现了时代思维由时间维度向空间维度的重心转移,也是传统文化面对当前全球化、媒体化、数字化挑战的必然选择。利用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的GIS系统创建中国戏曲数字地图,不仅是传统文化数字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文化地图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技术的日臻成熟。GIS技术最大的贡献在于科学精确地表述历史事件的空间关系,从而将时间和空间两个概念有效地呈现在一个系统之中。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了满足异地检索、查询等基本功能的需要,GIS技术进一步发展为基于浏览器界面的WebGIS,并具备二次开发功能。这也为非信息地理专业的研究者提供了便利,从而衍生出各学科交叉整合后的专业性研究成果。当前,基于可视化查询模型的多媒体GIS系统,在关系数据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链接功能,如在地图实体上建立图片、声音、视频、网页等媒体数据链接,根据用户点击进行播放,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效果,应用也比较广泛。
在地理信息定位与文化专题资源库结合的领域,早在1997年国外就已经有学者在伯克利建立“电子文化地图集先锋”组织。我国的数字文化地图创建也方兴未艾,以下几项工程特别引人注目:
(一)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项目(CHGIS)
该项目以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前所长谭其骧教授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八卷本)为基础,最初的设计目的是为学术研究提供一个GIS数据平台,数据全面严谨,包括历史海岸线、历史主要河流等地形图像资料。CHGIS项目于2001年1月正式启动,它试图建立一套中国历史时期连续变化的基础地理信息库,为研究者提供GIS数据平台、时间统计以及查寻工具和模型。为了便于使用,CHGIS项目允许用户根据时间进行检索,并能够创立出特定时间和特定地区的电子地图,也允许不断更新和修改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及时准确地将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体现出来,因此远比纸质地图更具有灵活性、便捷性和实用性。
(二)“中国文化地图”数字化工程项目
2009年底,文化部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启动“中国文化地图三维地理信息服务系统”(简称“中国文化地图”数字化工程)项目,试图“建立中国文化地图三维地理信息标准库。课题组以中国测绘局三维地理信息库为蓝本,以‘两河(长江、黄河)文明’为轴向,以‘民族分布’为空间坐标,以中华文明史为时间坐标,建立国家文化地图四维地理信息平台,并实现与‘国家地理信息底层库’对接;同时,以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为蓝本,建构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框架和中国朝代、公元纪年历史坐标系,实现了空间、时间四维中国文化地图标准平台建设”[1]。该项目于2012年初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并获得当年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三等奖。
(三)“宁波数字文化地图”项目
前两个项目重在学术性与研究性,而真正将数字文化地图技术应用于大众传播与应用领域则是在浙江宁波展开的。据当地媒体报道,《宁波数字文化地图》“是一种以可视化的数字地图为索引,结合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来展示城市文化资源和面貌的现代信息产品,是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信息化建设中的一种全新应用产物”[2]。该项目自2011年5月发布以来,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福州等地也先后开展数字文化地图建设工作,采用可视化方法,利用前沿科技为市民服务。
这些数字地图的创建与实施,已经基本上解决了技术层面的问题。与上述项目相比,创建中国戏曲数字地图的意义不仅在于其文化资源的价值,更在于其传承文化过程中附加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价值。
我国地方戏曲资源丰富,党和国家一直都非常关注传统戏曲的生存与发展,积极推进戏曲资源的搜集和保护工程,这些资料成为了创建中国戏曲数字地图资源库的坚实基础。
(一)《中国戏曲志》(1983—1999)
作为国家重大项目“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科研工作的一部分,《中国戏曲志》的编撰工作在1983年被列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1999年改为重大项目。这部志书按我国现行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卷编纂,共分为30卷(台湾卷、香港卷、澳门卷暂缺),每卷由综述、图表、志略、传记四大部分组成,约三千万字,并收录了一万五千余幅图片。从编排体例上看,每卷大体按照剧种、剧目、演出场所、戏曲文物古迹、报刊专著、人物传记等类别来区分,资料翔实丰富,全面准确。2000年后,文化部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数字化建设,不断将文字、图片、音像等各类材料充实到数据库中,为中国戏曲数字地图的创建奠定了扎实可靠的数据基础。
(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2002年启动的文化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地方戏剧戏曲的数据库建设工作。该项目早期以2007年湖南地方戏剧资源库建设为标志,新近又以浙江省的戏曲多媒体资源库建设较为醒目。“余音绕梁——浙江地方戏曲多媒体资源库”建设,计划在3年内分批建成包括56个地方剧种(项目)的多媒体数据库,每个剧种下设“历史起源”“代表性剧目”“艺术家”“表演艺术特色与唱腔音乐风格”“历史文献”“舞台综合艺术”“作品欣赏”等栏目。2013年1月30日文化部下发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依然明确要求各地“统筹开展‘中国戏曲多媒体资源库’等全国性资源建设项目的规划与实施”。这也就需要更多省份参与到中国戏曲数字化建设的工作中来。
(三)“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
该项目于2003年启动,计划于2020年完成。其中2004年至2008年为第一期,是先行试点和抢救濒危阶段。该批试点名单共10个,综合性试点在云南省、浙江省和湖北省宜昌市展开;专业性试点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水河流域铜鼓艺术等7个项目。第二期自2009年至2013年,是全面展开和重点保护阶段。该批试点名单共29个。综合性试点为江苏省苏州市、福建省泉州市、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3个地区,专业性试点包括北京市民间音乐京西古幡乐、山西省地方戏曲耍孩儿、辽宁省凌源皮影艺术、吉林省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上海市民间曲艺锣鼓书、安徽省民间歌舞花鼓灯、江西省地方戏曲弋阳腔、四川省民间歌舞卡斯达温、陕西省西安古乐、宁夏回族自治区民间歌舞回族踏脚等26个相关项目。第三期自2014年至2020年,是补充完善和健全机制阶段,具体保护项目尚未公布。
(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
该项目为文化部“十二五”时期规划项目,于2010年10月启动,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强调以人为核心的各种实践、表演和表现形式,因此传统戏剧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戏曲有非常独特的同源异种现象,目前尚存近300个剧种,其中大部分已被列为世界级、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项目也专门设有传统戏剧专题库,收录千余种濒危剧种及传承人的相关信息,包含着本课题所需的最新资料。
此外,从戏曲数字文化地图的直接资源看,以纸媒传播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图绘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成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图集》部分省份陆续出版,这些都是中国戏曲数字地图创建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
要创建中国戏曲数字地图资源库,还需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制定统一的标准和模板,进行文字信息的撰写,图片、音频、视频、文献的选择和剪裁,做好分布地图和数字资源之间的对应和链接。
(一)制定数据库采集格式标准
1.最小地理信息单元的确定。通过我们的考察,在最小地理信息单元的选择方面,“县”(包括县级市)是比较合适的基本空间单位。一方面,自秦代开始推行郡县制以来,县的行政名称和辖域相对稳定,便于戏曲史角度的线性描述。二是县作为戏曲项目的标签作用明显,地理空间大小适中,便于地图显示。
2.合理、准确、严密的时空关系表达。建立戏曲数字资源库的目的是支撑戏曲地图的创建,而地图的属性首先在于二维甚至三维的空间,但又不止于此,时间作为重要的附加维度,是必须要加入的,这才能符合戏曲文化本身的区域性、活态性特征。所以,我们既需要在当前空间点上给予某种戏曲项目以准确的定位,也要对项目之间的共时关系和历时关系予以相应的地图表达,还要保持迭代更新的开放式状态。
3.数据层次体系结构。首先要对戏曲项目、元素的级别属性进行描述、排列和对应,其次也要与空间区域的大小属性之间进行对接,这样的文化专题数据库在与制图技术人员的协作方面才能顺畅。
(二)戏曲文化资源数据库采集的两种向度
1.项目类。戏曲文化剧目采集。依靠现有戏曲史资料检索戏曲种类,将不同戏曲种类的产生、传承及流布状况与地理空间位置数据相互对应,并将各种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嵌入其中,以数字地图的方式清晰再现该曲种的发展演变历程。项目类资源满足研究者和戏迷群体对不同曲种的需要与爱好,是戏曲文化资源数据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区域类。地方戏曲文化采集。依靠实地调研,以省份或地区作为检索对象,对该区域内存在的戏曲资源予以充分搜集和整理,进而研究该地区的整体民间文化氛围。河南大学焦中辉对此研究比较深入,他认为:“戏曲文化时空数据库中的信息分为四类:自然环境信息(包括河流、采集点等);社会环境信息(包括道路、行政区、民族等);戏曲文化信息;多媒体资源信息。要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对其进行记录、保护。”[3]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的资料库,将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整个戏曲文化的时空发展进程,也将推动传统戏曲的保护和传承。
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戏曲数字地图,可以拥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功能:静态的功能主要包括既有资料的展示,如戏曲的流布地域、珍贵的艺术图片与音像资料等,动态的功能则主要是演出信息发布、作品展演以及戏迷组织活动等。两相交错,构成一个促进当代戏曲生存与保护的重要平台。
当前,人文科学领域内对数字文化地图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仅以文学研究为例,武汉大学王兆鹏教授正在倡导“中国文学数字化地图平台”计划,认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完成这一任务,实现这一构想,是完全可行的。本着这一思路,我们联合相关数字人文领域的专家组成团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将我国浩瀚的、静态的、分散的纸质文学史料,进行大规模的数字化集成、发布和地图展示,建立多功能的中国文学数字化地图资源共享平台,以深度开发中国文学宝库中的多元文化价值,适应和满足数字化时代文化建设、学术研究和教学的深度需求”[4]。这是就文学角度、学术层面的设想,值得我们跟踪关注。与文学载籍相比,戏曲艺术更具有文化多元性、产业复合型的特征,更具有数字地图开发的现实意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戏曲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在传统学院式按部就班的案头工作之外,更需要在基于全球数字化、大资料、大数据的背景下,运用新技术、新架构来寻求新的突破,并提高戏曲在青年群体中的认知度和影响力,这才是真正促进戏曲传承与保护的有效策略。因此戏曲数字文化地图还需要更多着眼当下时间点,增加地方剧场数字资源库等项目,与现实层面的戏曲产业相结合,一起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这样才能保证中国戏曲数字地图的学术观察、文化保护、产业发展三个主要目的的全面实现,使其能够在国际竞争的传播平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曾江.GIS技术搭建中国文化地图数字平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1-18(1).
[2]王路.宁波诞生首张数字文化地图[N].宁波日报,2011-05-07(1).
[3]焦中辉.民间文化时空数据库设计及文化地图系统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8.
[4]王兆鹏.建设中国数字化地图平台的构想[J].文学遗产,2012(2):131-133.
【责任编校朱东恺】
G122
A
1674-0092(2015)02-0093-04
2015-03-04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2014年度项目“河北省戏曲数字地图创建研究”(HB14YS012)
杜丽萍,女,吉林柳河人,华北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戏剧戏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