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2015-12-23 09:30张丽丽
魅力中国 2015年19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策略

张丽丽

摘要:自主探究模式是目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倡导的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自主探究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位置,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主动的进行思考与探索,以此获取相关知识。小学数学学科是小学教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小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阶段。笔者针对自主探究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有关自主探究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有效策略,希望有助于小学生自主的学习小学数学知识。

关键词:自主探究模式 小学数学教学 有效策略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指的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合作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展开自主性探究,这样的教学方法,突破了教师的束缚,将学习的主体变成了学生。从以往的教学形式向新课改的教学形式转变,需经过长时间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较易出现极端的行为。如想真正地将课堂交还于学生,自主探究模式的教学便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教学方式。

1、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实践的必要性

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状况来看,传统教学思想中有部分内容是比较落后的。在传统教学思想的课堂上,课堂内容一切按照教师的计划进行,学生多处于被动接受的情况,无法主动参与,再加上“填鸭式”教学方式比较枯燥,很难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小学生由于受学习意识与学习能力的限制,其自主探究水平较低,容易导致小学数学教学无法取得理想的成效。对于这类问题,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与自主学习理念的培养[1]。为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教师需要使用有趣味、有特色的语言等,调动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求,进而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发展。

2、自主探究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有效策略

2.1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

小学阶段,小学生心智尚未发展成熟,对一些抽象化的小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并且小学生天性爱玩,活泼好动,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枯燥乏味的照搬教材的教学手段,很容易致使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分数加减法》时,可以创设一个“中秋节吃月饼”的小学数学教学情景,将月饼分成5等份,分发给5小学生,其中每位小学生得到了1/5的月饼,然后小学数学教师提出问题:这三个小同学的月饼合起来是分到了整个月饼的多少呢?再去掉一个小同学,剩下的小同学的月饼是分到了整个月饼的多少呢?通过这样的教学情景与问题,可以很好的引导小学生自主的对小学数学新知识进行探究,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2培养小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自主探究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目的是使得小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因此,培养小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是十分有必要的。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开始小学数学新知识的教学前提出一些有关新知识的问题,让小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来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答案。同时,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加强与小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对小学生在家庭中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并告知小学生家长放手的让小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不可过多的参与小学生自主的预习新的小学数学知识。小学生课前预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

2.3融入游戏,让学生自主性地探究问题

运算属于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运算基本上占据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全部。教师需依据小学生的天性,把数学设计融入进课程当中。如此,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不但可以产生极大的兴趣,而且还可以使教学的结构更加清晰,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如在《加法运算》课程的教学时,教师可让每个学生在上课以前准备一盒火柴。之后,再让每6名同学为1个小组,让其使用火柴来列出运算的内容,或是通过火柴来摆成各种不同的图形,从而实现游戏教学的目的。尽管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课堂的纪律会比较松散,但却具有非常活跃的学习气氛,让学习更加地轻松和愉悦,而且学得更扎实。学生都主动地进行思考,该摆出什么样的图形来进行加法的运算。同时,学生还会把课本和游戏有效地融合。与别的小组开展加法运算知识的相关讨论。之后,教师会结合学生们讨论的加法运算内容,实施灵活的问答,引导学生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自我反思,从而达成学思相互贯通的学习效果。为有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师需组织安排各种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进课堂的学习中来,并同时对本身的教学体系进行不断地完善,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最终,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爱上数学、喜欢学习数学。

2.4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教师需经常组织安排一些丰富的课堂活动,使学生可以在活动当中掌握和了解数学学习的相关技巧。特别是运算形式的数学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速度和逻辑思维能力。如在教授《混合运算》的学习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分组形式的混合运算比赛。由教师来出题,哪一组能最先回答出问题的答案并且必须是正确的便是获胜的一组。经过这样的活动之后,教师会察觉学生对此类活动的参与主動性非常高。大多数学生对于问题的回答速度都有所提高,但也有一小部分学生跟不上竞赛的节奏,由此会形成自卑心理,对这类学生教师需结合学生的个体特点来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单独对这些学生实施课外辅导。

2.5结合生活实际,有效扩展探究空间

新时代,在小学数学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性地扩展学生的探究空间,使学生对自主探究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帮助学生更全面、深刻地掌握有关知识。因此,教师在教授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要注重逻辑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融合,把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带入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理解并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结语

为响应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开展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的合作与探究之中把握知识点,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谢兰云.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究[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5(10):38.

[2]董丽君.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分析[J].吉林教育,2014(34):89.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策略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