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勇军
摘要: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是现代社会中紧缺的专业性人才,对于提升建筑施工质量、促进建筑行业发展等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设立土木工程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而如何有效地帮助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搞好基础课程学习,帮助学生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得到双重提高,是各大高校比较关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主要就土力学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希望找出优化该课程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而对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土力学;教学方法;土木工程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154-02
为了保障土木工程事业可以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得以应用,各大高校一直在对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进行改革与调整。土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性知识,该学科贯穿在整个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实际施工有着指导性作用。通过对高校土力学教学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对土力学教学进行改革,教学方法凸显出一定的陈旧性,使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受到严重阻碍,因此设有土木工程专业的高校,应对土力学教学进行反思,找出其中的缺点和弊端,通过革新教学方法,提升该学科的教学质量。
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创新从表面上看意思较为简单,就是对传统的突破与革新,但对创新进行深究可知,创新可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且包含多个层级。一般可将创新细化为三个层级:(1)首次创新;(2)集成创新;(3)学习理解后再创新。由于创新存在层级上的划分,因此创新人才也相应地产生分类,并且与划分的层级相适配。在实际生活中,可以进行第一种创新的人才并不多,大多局限于学术层面,而后两种则比较多见,具有一定的应用性。就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来看,其创新应更加侧重于实际的应用,通过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式,让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后发挥一定的作用。而站在应用型人才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土木工程专业中创新型人才的几个基本特征。
(一)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
理论可以指导实践,缺乏理论支持的实践活动在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上都存在不足,严重影响实际工作的进行。因此,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树立稳扎稳打的意识,对课上教授的所有理论知识进行全面掌握,理解和吃透每一个知识点,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做好准备。
(二)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理论与实践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偏重任何一方都会造成教育教学方面的缺失,不利于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在进行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做好课堂教学外,还会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践性活动,让学生通过观摩、实习等方式对未来将要进行的工作有个全面的了解,同时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在教育改革的要求下,现代学生实践课程的展开要更加地具有针对性,符合学生的发展情况,让他们在实践课程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三)具有较为全面的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推广了一段时间,目前已经形成良好的发展势头,对学生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高校教学在进行的过程中,一直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迈进。为了达成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就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在对其素质进行提升的过程中,应在创新能力、开放思维、团队合作等方面下功夫,并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这些素质的培养,制订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并将这些方案融入日常教学,使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让其素质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
二、土力学课程概述
土力学课程是学生学习土木工程专业接触较晚的一门学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涉及的理论内容较多,但内容较松散,学术性不强,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在直观方面并没有可以让学生观察或者接触的具体工作,使得学生在实践方面难有收获。因此,土力学一直是学生较难掌握的一门学科。
土力学属于专业课程范畴,既有基础性又有专业性,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从这两个特性出发,进行合理把握,以便提升课堂授课质量。土力学教材的最突出特点是内容较为松散,其对土木工程的多个方面都有涉及,且研究对象以及提出假设等数量众多,内容差异大。不仅如此,土力学在授课过程中并没有单纯地应用本学科内容,其还应用到一些关联学科的内容,如数学、力学等,如果学生在之前的专业课程中没有学好,在学习土力学时往往会比较吃力。
值得注意的是,土力学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缺乏土力学的支持,学生之后的学习将困难重重,并且通过土力学教学的进行可以对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进行处理,让学生距离创新应用型人才更进一步。
三、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土力学教学方法
(一)強化基础教学
土力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内容体系安排上稍差,存在内容松散的特点,要想对土力学进行整体性的把握,十分困难。因此,土力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的过程中,要从基础入手,让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有效掌握,以降低学生学习土力学的难度。具体来说,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土力学的框架进行明确,让学生围绕土力学研究方向、涉及核心问题以及土力学主要理论等学习。并且,在进行章节教学时,教师要搞好最后的总结教学,让学生对每一章的知识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二)鼓励学生思考
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之一,是学生要进行主动的思考。只有让大脑充分地转动起来,对课堂上的学习内容进行不断探究与分析,才能避免学生思维的僵化以及学习的被动。在土力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学习内容相对较难,且教师忽视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绝大多数学生不具有主动学习的意识。鉴于此,土力学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首先,教师要在教学规划中,制定课堂上可能应用到的启发性问题,设定教学基本流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按照流程向学生发问,进行小组探讨,最后就结果进行表述,由教师给予点评。教师一定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地依靠教材,应适当地加入一些实证,进行针对性分析,这样才能让学生思维得到更好的发散。其次,教师要了解学生对土力学的看法和认识,听取学生给予的意见,合理改革教学方式和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体会被重视、被尊重的感觉,进而强化学生课堂主体的意识。
(三)创造实践机会
研究证明,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土力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应充分地利用实践教学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土力学实践课程一般在学校提供的实验室中进行,但由于学校教学条件不足,这方面常常受限。所以高校要在最大限度内对实验室进行完善,设立综合性实验基地,或者与企业建立联系让学生获得实习机会。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把握两个关键点:一是放学生自由,让学生独立、不受限制地自主进行土力学实验或者实习活动;二是给予学生辅导,教师放手不是绝对性的,其放弃的是对学生的控制力,但要肩负起对学生辅导的职能,时刻关注学生的实践情况,给予一定的辅导或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使学生获得启发。
(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不同的专业在职业素养方面具有很大的不同,土木工程专业培养出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只有在职业素养的支持下,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后才能进行合理创新。具体来说,在土力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1)矫正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应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学习,在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中有所提升。学生只有具备上述能力,才能在离开校园后继续吸收相关专业知识,紧跟行业发展需求,时刻保持专业上的先进性。(2)巧用教材假设培养学生能力。土力学教材中有很多假设性的东西,教学过程中也经常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将解决问题的工作交给学生,不在課堂中直接给出推导过程和具体答案,而是让学生在自己或与小组成员探究问题答案。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不再畏惧问题解决,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思维得到有效激发,更易形成创新能力。
四、结束语
创新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其不仅对各行各业的发展进行指引,同时也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只有提升现代高校毕业生的创新精神才能让其在工作岗位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实际工作形成有益促进,因此,土力学相关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让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所提升,进而成为现代社会急需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梁桥,陈金陵,彭利英.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的应用型本科土力学教学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07).
[2]游强,游猛.问题式教学法在《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学中的实践[J].力学与实践,2012,(04).
[3]舒志乐,张璐,刘保县.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