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

  • “虚实结合”在土力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林凯荣摘要:土力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传统课堂理论教学存在知识点繁多、内容体系复杂、与实际脱节等问题,而实验教学也有课时、场地、设备等时间、空间和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和约束,导致整体教学效果欠佳。中山大学土力学教学团队秉持“虚实结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开展土力学教学改革探索。一方面,在课堂理论教学中引入实体教学模型,强化学生对理论模型、抽象概念以及工程实际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建设仿真实验平台,克服传统实验教学的时空局限性和资源约束。基于“虚

    高等建筑教育 2023年4期2023-09-06

  • 基于畅课平台的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该平台探索实施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的混合教学模式,将传统的线下课堂授课与线上畅课平台教学充分结合,融合知识点与学生的关注热点,开展线上腾讯会议直播、线下面授混合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实践证明,混合教学模式可操作性强,能够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关键词:畅课;土力学;混合式教学;教学改革;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23-0139-05Abstract: As a pro

    高教学刊 2023年23期2023-08-25

  • PBL模式下土力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度契合。本文就土力学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要点入手,进行PBL模式下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以达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目的,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思想品质得到同步提高。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课程的思政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PBL模式;土力学;课程思政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7.0720 引言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7期2023-08-21

  • 基于OBE理念的“土力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标准,确定了“土力学”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和指标点,进一步明确了课程目标,并进行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OBE理念;土力学;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3.7.039中国于2016年6月加入华盛顿协议,标志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我国正式拉开帷幕。截止到2022年6月,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高等院校已经达到119所。作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

    科教导刊 2023年7期2023-08-10

  • 土力学中饱和土渗流固结理论的教学方法研究
    论的提出标志着土力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土的渗透及固结是土力学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为使学生更为形象掌握和理解该知识点,该文提出一种数学方程与数值模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从Biot渗透固结理论的偏微分方程出发,在通用有限元软件中建立并验证数值计算模型。通过渗流固结方程的介绍和说明,理解“渗流”和“固结”的过程及区别和联系。基于数值结果,形象说明达西定律中“水头”的概念。关键词:土力学;饱和土渗流固结理论;教学方法;数值计算;有限元中图分类号:G642 

    高教学刊 2023年21期2023-08-03

  • 多尺度分析方法在土力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立宪摘  要:土力学作为一门土木工程相关专业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课程内容具有学科综合性强和地域实践性强的显著特点。与逻辑严密的连续固体力学相比较,土体的多孔多相性和散粒性使得土力学课程的概念繁多,内容连续性相对较差。为进一步提高土力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改革的角度对多尺度分析的教学方法进行应用探讨。通过对土体微细观特性到宏观现象的耦合关联,从不同尺度层次分析土的物理力学特性,以期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维度去理解土力学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5期2023-08-02

  •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实践探索
    以土木工程专业土力学课程为例,在深刻理解土的特点与工程问题、全面厘清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确定土力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根据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育人目标定位,确定土力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目标,组建教学团队,创建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深入挖掘课程的内涵与外延,凝练出课程的四大思政元素: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工程伦理、专业兴趣与认同,依据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教育角度,遴选出一批典型的、本土化的思政教学案例,将其有机、有效融入到日常教学

    高等建筑教育 2023年1期2023-05-30

  • 启发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土力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教学模式在高校土力学课程教学实践中的改革和创新实践,确保学生们可以在教学问题、教学目的、教学思路、学习兴趣以及未来职业发展等的引导下主动思考并分析,自主高效地开展学习过程,由此优化学习效果,提升土力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学习效率和获得感,以期为高校岩土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关键词:启发式教学;高校;土力学土力学属于高校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土木工程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有着一定的学习难度【1】。在土力学中,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4期2022-05-18

  • 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混合式课堂教学探索
    式课堂被引入到土力学的教学过程中,建立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并利用思维导图法对学生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设置实验教学班和传统教学班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和实践结果表明,(1)在采用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后,学生参与度提高,兴趣浓厚,较易形成土力学知识框架;(2)混合式课堂教学班成绩总体优良,传统教学班学生则以中等分数段居多,混合式课堂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法;(3)雨课堂是混合课堂教学方式的一种有效授课工具,思维导图是一种知识梳理的有效辅助工具,未来应探索

    高教学刊 2022年7期2022-04-08

  • 以科研促进“土力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很难满足当前“土力学”实验教学的需要,因此开展以科研促进“土力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显得非常必要。依托科研项目和省重点实验,将先进试验仪器和实验方法引入实验教学实践当中、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实验课的理论教学中。通过近两年实验教学的实践,指导学生获批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的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4项和获得优秀毕业设计荣誉称号2项,指导学生发表科研论文7篇,编写实验手册9本,制作实验教学课件5项。既达到了教学目标,又拓宽了学生视野,并显著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基本素质、创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2期2022-03-31

  • 土力学为例探析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融入
    入方式。文章以土力学中的几个核心教学内容为例,探究作者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何从专业知识点中(强度、变形、渗流、三相)挖掘思政元素(“底线”“趋势”“实际”“本质”)以及如何将其有机地融入教学内容。通过一个理工科教师的实战经验,呈现如何在专业课程中“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思政元素,以期能够直接且有效地给相关的理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提供些许借鉴,能够共同为高校育人工作贡献一点力量。关键词:土力学;课程思政;专业课;理工科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高教学刊 2021年36期2021-12-28

  • 土力学”课程实验教学方法探讨
    邓代强摘 要 土力学课程中的实验内容非常重要,对于土力学教学中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一种与理论部分同等重要的教学内容,土力学实验往往需要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相关的实验知识点。学习过程中能够用心思考、合理规划、科学组织、勤动脑动手,以此途径来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在实验教学内容实施的过程中,针对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必要的探讨,瞄准实验教学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将实验内容展现为科学的架构形式,并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逐步运用,通过实验教学

    科教导刊 2021年33期2021-12-16

  • 土力学实验课程改革综述
    石帅【摘 要】土力学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较强的学科。教学实践表明,其实验教学环节能激发学生对土力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文章基于土力学实验课程的重要性,分析了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实验内容设置、教学方式、考核手段等存在的问题,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列举了目前实验课程改革的方法,并进行了优缺点比较。为各高校土力学实验课程改革提供参考。【关键词】土力学; 实验; 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1 土力学实验课

    四川建筑 2021年5期2021-12-16

  • 土力学教学过程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摘  要:目前土力学本科生教学过程中涉及的理论以饱和土为研究对象的较多,地球表面非饱和土普遍存在,忽视了土体非饱和状态的存在,从而导致传统饱和土的相关理论与实际工程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文章以有效应力原理为例,首先更新和扩展了有效应力原理的内容,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启发式教学方式,同时通过学习有效应力原理表达式的更新过程,将与时俱进的创新元素引入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上述采用先介绍一般情况再介绍特殊情况的教学方式,降低了学生接受知识的难度,同时

    高教学刊 2021年34期2021-12-03

  • OBE理念下课堂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业核心课程——土力学课程为例,将OBE育人理念与课程思政教育深度融合,通过对课程的各个教学阶段进行优化设计,编制了课程思政教学大纲,提供了较为详实、系统化的德融教学设计方法,实现“三全”育人目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关键词:OBE;土力学;课程思政;课堂育人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33-0133-04Abstract: The OBE concept is at the core of

    高教学刊 2021年33期2021-11-28

  • 新工科背景下土力学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实践
    了新工科背景下土力学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实践。通过充分挖掘和提炼土力学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采用案例、小组讨论、人文故事以及思维实验等教学方法,使思政元素柔性介入课堂,同时优化土力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考核与评价,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关键词:课程思政;立德树人;土力学;教学方法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非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在全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1年7期2021-11-24

  •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土力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
    程教育相契合。土力学课程组根据土力学课程学习特点以及工程教育认证要求,分析当前教学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梳理课程目标,反向设计土力学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过程,提出将“课前线上自学”“课堂重点讲解”“课后持续改进”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入土力学混合式教学,通过以上混合式教学,优化学生学习过程,不断改进教学质量,以达到工程教育认证要求。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土力学;混合式教学;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3-0045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1年1期2021-09-10

  • “新工科”背景下土工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
    生在工程地质及土力学的认识程度、学术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关键词:土工实验;土力学;实验教学;学术能力;探索与实践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7-0060-04工程地质(Engineering Geology)和土力学(Soil Mechanics,部分高校也称为力学与地基基础或者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是土木工程、海洋工程、水利工程、地质工程、勘察技术工程和交通工程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1年7期2021-09-10

  • 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土力学》教学改革研究
    :卓越工程师;土力学;教学改革“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卓越计划的内涵是强调校企合作,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过程,突出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现今,我国房地产事业和道路建设发展势头蒸

    科技风 2021年15期2021-08-31

  • 实体演示和虚拟仿真结合的三轴实验教学改革
    重视。为提升“土力学”课程实验教学环节中三轴实验的教学效果,提出了实体演示和虚拟仿真相结合的三轴实验教学方法。其中,线下实体演示教学侧重于学生对仪器结构和功能、实验操作细节以及土体状态变化的理解,线上虚拟仿真教学则强调学生对实验操作步骤和相应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通过将实体演示和虚拟仿真教学手段相结合,互相补充,相得益彰,能够有效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关键词] 土力学;实验教学;三轴实验;虚拟仿真;实体演示[基金项目] 2020年度西华大学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22期2021-08-04

  • 工科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设计探索与实践
    程专业核心课程土力学为例,通过对课程总体定位的思考和凝练,在教案设计融入适当的情感价值等思政教学目标是做好课程思政的第一步;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分析中,需要思考思政内容与专业内容的结合方法;在教学步骤与教学策略部分,要详细设计思政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切入时机与传递方式;在教学时间安排中,应合理纳入思政部分;在作业反馈评价部分,用专业开放题目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社会主义价值观并合理评价。关键词: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教案设计;土力学中图分类号:G642;TU-4  

    高等建筑教育 2021年3期2021-08-02

  • 比拟法教学在“土力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系统总结了“土力学”课程理论教学部分的特点,以及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的理论知识相对枯燥、抽象,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等问题,提出了比拟法教学。通过与生活中所熟知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把抽象理论形象化、趣味化,使学生轻松完成对基础理论和公式的理解运用,为地质工程人才队伍培养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关键词] 土力学;学科特点;比拟法教学;形象思维[基金项目] 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温度-化学溶液耦合作用下压实膨润土-砂混合物膨胀自愈性能的衰变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15期2021-06-22

  • 课程思政融入《土力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促进作用。遵循土力学的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融入家国情怀、专业自豪感、专业责任感、辩证唯物思维、工匠精神以及科技创新等多种思政元素,给出了相应的教学设计及案例,探索构建了土力学课程思政教学新模式,实现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同向同行。关键词:课程思政;双带头人;土力学;课程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08-0113-04Abstract: 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 and p

    高教学刊 2021年8期2021-06-15

  • 课程思政融入《土力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促进作用。遵循土力学的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融入家国情怀、专业自豪感、专业责任感、辩证唯物思维、工匠精神以及科技创新等多种思政元素,给出了相应的教学设计及案例,探索构建了土力学课程思政教学新模式,实现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同向同行。关键词:课程思政;双带头人;土力学;课程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08-0113-04Abstract: 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 and p

    高教学刊 2021年8期2021-06-15

  • 土力学课程思政要素挖掘及其实施路径研究
    【摘要】为促进土力学课程思政工作,本文分析了该课程的地位作用与结构体系,挖掘了蕴含其中的思政元素,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实际课堂。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为合理且效果良好,可为类似课程提供新思路与方法。【关键词】土力学  課程思政  思政元素  实际应用【基金项目】上海市一流专业建设项目( YZ-2019-F-01)。【中图分类号】U45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5-0094-02习近平总书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5期2021-04-15

  • 厚德载物 教书育人
    的学生们讲过:土力学是一门很“土”的力学。这些系统地学过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和弹性力学的学生们竟然都欣然同意。以他们看,土力学研究的对象——土谈不上时尚,脾气多变,性格又极为复杂;土力学中充斥着经验公式、试验参数、修正系数,使其远不如经典力学完美与精准,也常为那些精于数学与力学的人们所腹诽与诟病。 土力学学科奠基人太沙基(Karl Terzaghi)1951年在英國伦敦召开的“建筑研究会议”上的讲演中说:“On account of the fa

    高等建筑教育 2021年6期2021-03-21

  • 信息化时代土力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梳理,结合目前土力学专业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广州大学为例,提出“互联网+土力学”的教育改革方法和路径,包括在线精品课堂、混合式教学、教育大数据、学习分析及ICT教学方法等,以实现对教学过程的多模态补充,使教学改革朝着积极方向发展。关键词:信息通信技术;土力学;“互联网+”;教育全球化;大数据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21)06-0087-06自2018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動》出台之后,教育

    高等建筑教育 2021年6期2021-03-21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土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战略需求。传统土力学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存在一些不足,难以凸显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自身特点,无法完全满足实际工程应用对土力学课程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为此,从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特色及发展前景入手,分析土力学课程教学的主要问题,对土力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思政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提出更具适应性的课程教学体系,并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出针对性建议。关键词: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土力学;教学改革;教学体系;课程思政中图分类号:G6420;TU43   文献标

    高等建筑教育 2021年6期2021-03-21

  • 土力学课堂和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为提高土力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及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对土力学课堂和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课堂教学改革主要包括:开展RBL、CBL及TBL与PBL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探索,并积极利用雨课堂等智慧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广泛阅读土力学教材和相关书籍,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使课程常讲常新;充分利用已有在线课程资源,积极推进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介绍土力学专业领域的国内外杰出人物和土力

    高等建筑教育 2021年6期2021-03-21

  • 基于三种机器学习模型的土力学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分析研究
    求,以重庆大学土力学课程为例,采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土力学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教学改进建议。实践证明,大数据技术能够为科学评价专业课程目标达成情况,以及推动本科工程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关键词:目标达成情况;土力学;大数据;机器学习方法;课程建设中图分类号:G6420;TU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21)06-0137-072016年,我国正式加入国际工程教育《华盛顿协议》组织,标志着工程教育质量认

    高等建筑教育 2021年6期2021-03-21

  • 新工科背景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土力学案例教学探索
    下空间工程专业土力学课堂教学案例与专业匹配度不高,且与学生生产实践脱节,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和素养提升。以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为依托,从复杂的工程实际出发,探索适用于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教学案例,通过讲解朗肯土压力理论知识,挖掘教学案例实施方式,实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高校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关键词:新工科;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土力学;案例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0;TU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

    高等建筑教育 2021年6期2021-03-21

  •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来华留学生土力学课程建设初探
    业的重要基础课土力学为例,基于教学实践,阐明了现阶段土力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提出符合留学生性格特点和学习习惯的教学改革方法和课时分配方案,同时,探索了在留学生群体中实践课程思政教育的可行性。相关成果和讨论可为来华留学生英文版土力学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关键词:土力学;一带一路;留学生;课程建设;课程思政中图分类号:G643.0;TU-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21)06-0181-08“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不

    高等建筑教育 2021年6期2021-03-21

  • 土力学课程教学中的趣味性、启发性及思政融入型教学实践
    姬凤玲摘要:土力学课程既包含科学原理,又与日常生活、工程实践密切联系。如何深入浅出、结合工程实践开展教学活动至关重要。教师可从日常生活中提炼既有趣味性,又与土力学课程原理相通的事物,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联想展开课堂教学,从而达到活跃气氛、提高学生学习专注力的目的。通过开发演示教具,将复杂原理具象化演示,提高教学效率,并发挥土力学课程与思政紧密相连的天然优势,在课堂中融入历史文物、重大事件、重大工程等信息,最终达到轻松趣味、具象演示、融入思政的教学效果。关键

    高等建筑教育 2021年6期2021-03-21

  • 基础工程线下一流课程建设探讨
    的国际化人才,土力学全英文课程建设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水平,增强学生对国际前沿动态的掌握能力。基于中国矿业大学土力学全英文课程建设与实践,探讨了课程特点。针对现有培养方案、教学资源及考核模式,通过问卷调查、出勤情况、“雨课堂”随堂测试、课程成绩等综合评价教学效果,分析课程目标达成度。教学团队基于评价结果和学生反馈意见总结存在的问题,在完善培养方案与考评制度,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国

    高等建筑教育 2021年6期2021-03-21

  • 土力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探索①
    培养,目前包括土力学在内的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注重“育才重器”,忽略了“育人育德”,难以契合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政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文章以土力学课程为例,论述了土力学课程基本概念、课程思政建设必要性,并从两个方面着手进行土力学课程思政改革:一是从土的基本性质、土的渗流问题、土中应力计算分析、土的抗剪强度和边坡稳定性分析等理论知识点探索思政元素,挖掘蕴含思政的一般性哲理;二是将理论知识点引入具体工程案例中,实现实践启发式思政教育。文章提出的土力学课程思政教学

    高等建筑教育 2021年6期2021-03-21

  • 新工科背景下土力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探讨
    新工科背景下,土力学课程思政在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全面发展,以及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土力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性质与特点,分析了各章节思政元素,重点从课程大纲、内容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土力学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探讨。通过课程思政和试验思政,力求双管齐下让学生进入和走出“小课堂”,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意识,实现土力学德育和智育深度交叉融合的合力育人新型教学模式。关键词:土力学;课程思政;新工科;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高等建筑教育 2021年6期2021-03-21

  • 土力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临的重要课题。土力学作为土木工程相关专业核心课程,具有理论要求高、实践性强等特点。随着课堂学时的压缩,学生仅仅依靠课堂教学难以达到深入理解和应用本课程知识的要求。针对传统教学模式所面临的新挑战,在进行MOOC等线上资源建设的基础上,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较好地解决了传统课时不足、学生参与度不高、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词:土力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TU4;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

    高等建筑教育 2021年6期2021-03-21

  • 拓展土力学课程学习深度和广度的教学探索
    的专业必修课,土力学课程具有基础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特点。研究生需求量及数量的增加,对土力学的理论性和专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已有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有必要进一步开展教学探索。参考已有土力学课程教学经验,联系土力学中“土的抗剪强度”与高等土力学中“土的本构关系”,以介绍土的临界状态为重点,补充必要的三轴试验和土的性质相关知识点。以砂土临界状态分析为例,辅以微生物加固钙质砂研究,介绍了如何扩展土力学知识点,如何引入本学科的研究前沿,通过教学探索,帮助

    高等建筑教育 2021年6期2021-03-21

  • MOOC和雨课堂混合式教学实践
    摘要:清华大学土力学课程组针对土木水利大类培养新模式,构建了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土力学课程和高等土力学课程教学体系,设计和制作了多种不同课堂模式的基于混合式教学和雨课堂的教案,重点介绍了基于MOOC/SPOC和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及其实践。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混合式教学模式增加了学生预习的时间,减少了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总的学习时间保持不变。研讨时间的增加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关键内容,严格执行上述步骤,学习效果改善明显。混合式教学方法积累的经验在疫情期间的

    高等建筑教育 2021年6期2021-03-21

  • 智慧课堂下“土力学”双语教学探索与实践
    的渗透融合是“土力学”双语教学改革的关键举措。“土力学”作为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建设对高层次国际化工程人才的需求。在“土力学”课程双语教学中,根据教师的反思和学生的反馈分析了教学面临的新挑战和难题,从智慧环境、智慧教学模式设计和智慧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构建“土力学”智慧课堂,以学定教,将课内教学空间与课外教学空间融为一体,形成良性的智慧学习环境。[关键词] 智慧课堂;小组学习;案例教学;教学模式[基金项目] 2020年度山东科技大学土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49期2021-03-18

  • 土力学》“国际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日益国际化,《土力学》作为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等众多专业的基础课程,积极探索该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势在必行。本文结合土木工程专业《土力学》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就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剖析,从教材的选用、师资队伍建设、采用的教学手段以及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等方面对双语教学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和研究。关键词:土力学 双语教学 教学模式教学方法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ized Teaching Mode fo

    科技创新导报 2021年27期2021-03-05

  • 相邻深浅基础的土坡稳定分析
    差,土坡稳定,土力学引言在结构设计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相邻建筑基础之间存在高差,诸如原有建筑较浅新建建筑基础深;浅基础建筑先行施工,深基础后施工等类似问题。在方案阶段为保证地基边坡的稳定,根据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第5.4.2.1条简单确定的距离较大,需要通过规范公式(5.4.1)经过地基稳定性验算。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对相邻建筑的最小允许距离进行了稳定性分析。1 规范对建筑地基稳定性的要求规范对位于稳定土坡坡顶上的建筑给出了简单的判定规定,

    新视线·建筑与电力 2021年8期2021-02-21

  • 启发式教学在土力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胡子付摘要土力学教学过程中,其中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及实践性内容,涉及较多的概念,学习难度较大。启发式教学是高校研究的热点教学模式,关注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积极掌握知识。对此,本文针对土力学课程的特点及土力学课程教学目标及土力学知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启发式教学在土力学课程教学的实践应用策略,为土力学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 土力学 实践教学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

    科教导刊 2021年22期2021-01-09

  • 土力学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组织的探索
    实施教学过程。土力学服务于多种行业,课程知识覆盖面广,提出将课程置于资源环境和工程大系统下的教学理念,既要加强基础理论教学也要注重学生的实践与应用。强调教学过程,实现“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着力造就创新性人才”的教学目标。[关键词]土力学;课程建设;教学目标;教学组织[作者简介]何建新(1973—),男,河南扶沟人,硕士,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研究;刘 亮(1978—),男,河南遂平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研究;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45期2020-12-23

  • 基于微课模式下《土力学》实验教学效果研究
        要:《土力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均相对较强的基础课程,也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由于该课程涉及范围广、内容复杂,因此学生的学习难度较高,尤其是在实验教学方面,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化教育需求,不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与理解土力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基于此,《土力学》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之中应用微课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际价值,该种教学模式不但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与传统课堂相辅相成,便于学生掌握各类专业知识,能够妥善

    装饰装修天地 2020年20期2020-11-06

  • 土力学课堂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
    的问题。本文以土力学的课堂教学为例,从教学目标、实践途径、教学设计和成效等方面对专业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进行了探讨。關键词:土力学;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教学设计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Soil Mechanics Classroom TeachingZHANG Jun-yun,FENG Jun,YANG Tao(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Sout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3期2020-10-29

  • 基于雨课堂的“土力学”课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教学理念,结合土力学课程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线上、线下综合设计包括:理论、实践教学内容设计、混合式教学方法、新型考核标准三个方面,并对改革后教学效果做了综合评价。通过本文关于土力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以期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在高校课程课堂变革提供新的实施途径。[关键词] 雨课堂;土力学;教学模式[基金项目] 2018年度石河子大学混合式教学改革专项立项项目“基于OBE理念的‘水电站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BL2018029);2019年度石河子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8期2020-10-12

  • 以兴趣激发为着力点的土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王来摘要:土力学课程教学内容较枯燥,易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为此,通过广泛发掘土力学课程内容趣味点,以启發引导式教学方法为基本框架,设计以兴趣激发为特色的土力学课程启发引导新型教学方案。将趣味点融入知识点进行问题设计,从学生日常见闻和切身场景中引出问题。在启发引导过程中教师主要发挥适时引导作用,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充分享受求知乐趣的同时寻求问题答案,最后通过总结环节激发学生成就感,体会科学研究的严谨性。以实际案例介绍

    高等建筑教育 2020年4期2020-08-31

  • 基于课堂情境的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
    体构建现状,以土力学课程为例,从制定学习规则、确定参与方责任、构建教学体系等方面论述基于课堂情境的学习共同体构建策略,具体分析教学内容的构建、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答疑辅导的设计、成绩考核的改革,并总结学习共同体的实施效果。【关键词】课堂情境  学习共同体  构建  土力学【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5C-0064-0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本科教学网络化進入高技术发展阶段,特别是在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下,各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5期2020-08-31

  • 工程地质与土力学课程线上教学方法探讨
    基于工程地质与土力学课程实地教学现状,对今后实现线上教学工作的方法以及措施进行论述。关键词:工程力学;土力学;线上教学;措施1 前言工程地质与土力学课程,是现如今高等院校内部水利工程专业以及建筑工程专业学生所需要学习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了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以及土力学两门课程。所以这些课程内容在实际教授过程中需要进行发散性的思考以及创新,基于这种教学需求来看,当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渐渐不再适用,应当以现如今的高新技术为背景和平台来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

    卷宗 2020年16期2020-08-10

  • 土力学课程融合思政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
    的理论意义。在土力学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关键词]土力学;思政教育;研究与实践[基金项目]天津农学院2018年度本科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基于工科专业‘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内涵与实施路径的探索研究”(2018-C-07)[作者简介]朱秀清(1964—),女,河北枣强人,工程硕士,天津农学院水利工程学院系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优化设计及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究;宋爱红(1971—),女,山西晋城人,学士,天津农学院水利工程学院副教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7期2020-08-10

  • 土力学”双语教学中学习方法的讲授实践
    要] 本文以“土力学”双语教学为例,分析总结了在专业课教学中学习方法培养的讲授实践,在课堂上循序渐进地传授了比较法、形象记忆法、关键词法以及超级目录法等4种学习方法,通过具体章节及数据加强了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切身感受和锻炼。[关键词] 比较法,形象记忆法,关键词法,超级目录法[基金项目] 三峡大学教研基金“土力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与实践”(J2011047)[作者简介] 郎煜华(1963—),男,吉林人,博士,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土木工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6期2020-07-22

  • 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土力学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摘 要] “土力学”是在大量实验和工程实践基础上逐渐发展和形成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解决土力学实验课课时少、课程单一的问题,通过丰富实践教学方法、改进实践教学手段等,将土力学实践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将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以期通过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关键词] 土力学;实践教学;教学模式[基金项目] 2017年国家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6期2020-07-22

  • 应用型本科院校“土力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研究
    职责和使命,“土力学”课程作为水利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其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当前发展的需求。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土力学”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启发教育、案例教学、现场实践和学术讲座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采用该模式的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理解和应用土力学专业知识的能力,以满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需求。[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土力学;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一、引言应用型本科高校是以应用型为定位,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大学的职责和使命。“土力学”课程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0期2020-06-08

  • 浅谈如何给土木工程专业非岩土地下方向本科生上好土力学的第一堂课
    摘要:目前开设土力学课的专业除了土木工程的岩土地下方向外,还有许多其他土建相关专业方向,非岩土地下方向的学生常不重视对土力学课的学习,这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教师的第一堂课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首先通过调查问卷获取非岩土地下方向学生在上土力学第一堂课之前对土力学课的理解和期待,在此基础上,对如何给其上好第一堂课进行了探讨,并给出教学设计方案。关键词:土力学;第一堂课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9期2017-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