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智勇 冯松宝 麻洪蕊 王士权
摘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立德树人”的指示精神和教育部“新工科”建设的指导精神,积极开展了新工科背景下土力学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实践。通过充分挖掘和提炼土力学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采用案例、小组讨论、人文故事以及思维实验等教学方法,使思政元素柔性介入课堂,同时优化土力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考核与评价,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关键词:课程思政;立德树人;土力学;教学方法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非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导要求下,教育工作者开展了大量课程思政研究。
土力学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土力学”“基坑工程”“边坡工程”和“土木工程施工”等核心专业课的基础课程,贯穿于土木工程学生的大部分专业课中。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土力学专业课程思路建设尚不完善,思政元素的挖掘不充分,思政元素与教学之间的融合技术不足,未能有效地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进行合理结合。笔者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授课教师,在广泛学习同行课程思政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和学生实际情况,转换传统的“强制性植人思政教育”为“柔性介人思政教育”,综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各个方面,对土力学课程进行了有效的思政建设与实践。
一、建立土力学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深入挖掘思政元素
土力学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主要由土木工程领域专业课教师组成,并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思政老师进行指导。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全面挖掘土力学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部分思政元素如下。
(一)体现我国古代人民的伟大智慧,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由“土的承载力”知识点联系“赵州桥”——赵州桥充分利用密实粗砂层(具有高承载力)作为桥梁地基,使得赵州桥十分稳固,至今仍在使用。引出我国古代工程技术人员虽然没有提炼出土力学知识,但已经成功运用了相关原理。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人民的伟大智慧,从而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由“土的变形性质和地基沉降”知识点引出苏州虎丘塔的倾斜问题一由于地基土压缩层厚度不均一级砖砌体受压等导致,上世纪80年代初进行了托换处理得以解决。引出地基设计不合理导致的后果,培养工科学生的职业责任感以及学习科学知识与文物保护的重要联系。
(三)正确认知自己的奋斗和努力程度与未来实现自身价值有关
由“土的形成分类”-土的形成过程(风化、搬运和沉积)不同形成了不同种类的土,引出辩证唯物主义因果论和我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传统哲理。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自己的奋斗和努力程度与未来实现自身价值能力的关系,激发其学习的激情,激励学生刻苦学习。
(四)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由“土粒形成土体骨架,土粒大小、形状、矿物成分及其排列和联结特征是决定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重要因素”知识点引出唯物辩证法中微观与宏观的矛盾关系,宏观微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宏观建立在微观之上,是微观积累的结果。由此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并通过实例讲解认识土力学微观构造对工程实际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树立“从微观上发现科学原理,从宏观上实现科学利用”的科学理想。
(五)鼓励学生每天努力学习,最终取得质变
由“粘性土的状态与界限含水率”知识点(随着粘性土中含水率增加,粘性土逐渐由坚硬状态向硬塑、可塑、等软塑、流塑状态发展)引出辩证法的基本规律——“量变与质变”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由此拓展到学生个人每天努力学习这一量变阶段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实现人生目标这一质变结果,帮助学生理解自然哲学与人生社会哲学的统一之处。
(六)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
由“黏土有效应力”知识点联系“逆水行舟”的艰苦奋斗精神。懒惰、消极就像土中的水压力,认识前进的力量就像有效应力,“水压力其值越大,土的有效应力越小,承载力越低,极致时会导致沙土的液化”就像“一个人越懒惰其自身能力越受到折损”一样。
(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由“土力学试验”操作环节,向同学们讲解操作不当导致测出参数误差从而致使设计失败造成工程事故,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八)让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由“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一般公式、普朗特尔公式、瑞纳斯公式、泰勒公式、斯凯普顿公式、太沙基公式、汉森公式,不同类型的土适用不同的公式进行计算”引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土力学基本原理可代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同的土代表不同的国情,基于基本原理适用不同土的计算公式就像“基于马克思主义原理适用于不同国家的发展”,由此引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和正确性。由不根据土的实际情况乱用计算公式导致计算错误的实际案例,引申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试图干涉别国发展道路的荒谬之处和其策略必将失败的客观性。
(九)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由“土的压实试验”引出环保理念,可在试验中增加“纯净土”和“污染土”两种,让学生分别测试其压实特性,由此直观体验环境污染对土体性质继而对土木工程造成的重大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創新教学方法,思政元素多元化进入课堂
(一)案例教学法
工程实例“赵州桥”。通过现在考察勘探发现,其桥台基础选用的持力层为密实的轻压黏土,地基承载力为34t/m'。下卧层为亚粘土,地层稳定,土层分布均匀,是良好的天然地基"。李春在1300年前就能充分利用密实土层作为天然基地承载桥梁重量,充分向我们展现了古人的伟大智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国古代人民长于经验运用,但短于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工业革命以后我国科学发展的落后。通过该案例教学,既引导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又认识差距,激发科学赶超的远大理想。
(二)小组讨论法
以“土的形成分类”知识点为例,将班内学生分成九组,每组同学讨论一种土的形成过程。首先,不同的母岩风化形成不同的土;其次,不同的搬运机理形成不同的土;最后,不同的沉积条件形成不同的土。由此引出辩证唯物主义因果论和我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传统哲理,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自己的奋斗和努力程度与未来实现自身价值能力的关系,激发其学习的激情,激励学生刻苦学习。
(三)人物故事法
由铁路工程引出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的故事。1905年,清政府决定修筑京张铁路。英、俄两国为争夺修路权相持不下,清政府决定独立完成,但信心不足。詹天佑决心为国争光,面对工程的艰巨和西方人的嘲讽,他毫不畏惧,带领全体工作人员筚路蓝缕,攻坚克难,成功修成了京张铁路,震惊中外。此外,在筹划修建沪嘉、洛潼、津芦锦州、萍醴、新易、潮汕、粤汉等铁路中,他也做出了卓越贡献。由人物故事激发学生“为国争光”的爱国情怀,树立“学工为国”的人生理想。
(四)思维实验法
讲解“粘性土的状态与界限含水率”知识点时,由“粘性土的状态与人的状态存在相似性”这一前提,类比“粘性土的状态与其含水率的量变与质变关系”组织学生开展哲学类比思维实验,探讨“人”的哪些品质可类比于“粘性土”中的水,继而探讨该品质如何对人生产生量变与质变的影响。从哲学高度上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积累,树立“努力终将成功”的人生信条。
三、建立土力学课程思政考核与评价体系,探索课程思政持久性机制
建立完善的课程思政评价标准。一是注重学生课堂表现。将小组讨论和个人发言作为考核平时成绩的重要内容。二是增加课程思政报告。除常规作业外,布置一次思政报告作业,撰写从土力学课程思政中所受到的启发。为避免强行思政导致学生反感,探索了此项内容的非强制性实施办法。如,作为加分项、自由选择完成等。三是在结课考试中添加一定分值的课程思政内容,强化课程思政效果。
结语
土力学知识来源于工程、服务于工程,本身就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学科,非常有利于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本文依托宿州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活动,开展了新工科背景下土力学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从思政元素挖掘、柔性介人、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等几个方面入手,在土力学课程的教学中开展了行之有效的思政教育,为實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做出了一定努力。
参考文献:
【1】胡达和,夏树林.安济桥桥台基础及地基的考察报告【J】.市政技术1997(3):11-16.
基金项目:宿州学院校级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项目编号:szxy2020ksjy08;宿州学院校级线上课程(原MOOC),项目编号:szxy2020xskc14;宿州学院新工科试点项目(资源勘查工程),项目编号:szxy2018xgk04;宿州学院双能型教学团队项目(地质工程),项目编号:2020XJSN06。
作者简介:牛智勇(1988-),男,山东临沂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土木工程教学。
(责任编辑马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