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娟 王春霞 范文波 乔长录
[摘 要]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和参与性不强的问题,该文基于“雨课堂”智慧教学理念,结合土力学课程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线上、线下综合设计包括:理论、实践教学内容设计、混合式教学方法、新型考核标准三个方面,并对改革后教学效果做了综合评价。通过本文关于土力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以期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在高校课程课堂变革提供新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 雨课堂;土力学;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 2018年度石河子大学混合式教学改革专项立项项目“基于OBE理念的‘水电站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BL2018029);2019年度石河子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雨课堂的‘三环五步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探究——以‘水电站课程为例”(JGY-2019-17);2018年度石河子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工学交替实训教学改革研究”(SJ-2018-09)
[作者简介] 王海娟(1984—),女,宁夏青铜峡人,硕士,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水利水电、水工结构工程研究;王春霞(1979—),女,山东郓城人,工学博士,石河子大学水利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节水灌溉方面教学与科研的研究;范文波(1975—),男,宁夏吴忠人,工学博士,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8-0264-02 [收稿日期] 2019-12-16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当前高校中仍然采用“讲授为主”和“教师为中心”的经典范式,讲授式课堂缺乏师生互动,加上学习内容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雨课堂”教学方法将复杂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PowerPoint和微信,建立了课外预习与课堂教学间的沟通桥梁。教师应用雨课堂可以将带有MOOC视频、习题、语音的课前预习课件推送到学生手机,随时与学生沟通、交流,实现问题的实时性反馈;此外,雨课堂的实时答题、弹幕互动等功能,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传统“填鸭式”枯燥的课堂教学。简言之,“雨课堂”可以科学地覆盖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土力学课程“雨课堂”新型教学模式展开论述。
二、基于“雨课堂”的土力学课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1.土力学课程的建设发展历程。土力学课程在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最早始于上世纪60年代,作为农水、土木、水电、给水排水工程三个专业基础和核心课程一直延续至今。2006年结合石河子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契机,对三个专业的土力学课程进行了改革,将实验和理论课分开,单独授课。2009课改年将原来“土力学地基基础”课程改革为“土力学”“基础工程”“土木工程地基处理”三门课程。
2.基于“雨课堂”的土力学课程教学设计。土力学是研究土的强度、变形、渗流等问题的一门课程。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土力学大纲规定:该课程理论教学环节由32课时课堂教学组成、实践环节主要由8学时的课内实验、3天的课程认识实习组成。
笔者结合多年授课经验,根据课程具体教学内容,结合“雨课堂”智慧课堂教学方法及优势,对本课程教学内容做了相应的改革:绪论(线下2学时);土的物理性质及压实机理(线下4学时);地基中的应力计算(线下3学时+线下2学时);土的渗透性(线下2学时+线下2学时);土的压缩性和基础沉降计算(线下4学时+线下2学时);土的抗剪强度(线下3学时+线下2学时);土压力理论(线下2学时+线下2学时);地基承载力(线下2学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利用雨课堂线上签到、弹幕等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大学提供的智慧课堂,播放工程案例,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真正实现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当学生適时体会到什么是学以致用,提高了教学质量。
3.改革后课程成绩评定方式。基于新的课程教学设计内容,对土力学课程成绩评定方式做了相应的改革:课程成绩包括4个部分。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1)线上学习情况:学生线上学习时长、测验、讨论、互动情况。占平时成绩的10%。(2)线下学习情况:作业、课堂表现、出勤、课堂研讨等。占平时成绩的10%。(3)实验成绩:学生能够认真完成8学时实验,并按要求提交实验报告。占平时成绩的10%。(4)期末考试:期末考试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考试占总成绩的70%。
4.改革成效。通过“雨课堂”教学方法的应用,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突破。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沟通主要集中在课堂上,一旦学生遇到突发事件或者是教师出现具体的状况,师生交流会中断。但是“雨课堂”的应用能够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实时性互动,教师可以随时地指导学生,学生也可以灵活地向教师请教,由此真正地实现了学习的自由化、灵活化。简言之,基于互联网的“雨课堂”模式对传统课堂的限制进行了突破。
基于互联网的“雨课堂”,实现了教学趣味性的增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讲,学生听,整个过程一板一眼,如果师生互动缺乏,课堂氛围会陷入沉闷的状态。在“雨课堂”教学模式利用的是网络这种学生均比较感兴趣的平台,而且在网络上,学生和教师的对立感明显的减弱,严肃的气氛不在,学生学习的娱乐性、自由性明显的提升。再者,通过利用“雨课堂”,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利用实时弹幕互动这种新颖的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通过教育互联网“雨课堂”,实现教育教学的生活化。微信等社交软件是目前人们交际交流中利用的重要工具,“雨课堂”实现了教育教学在微信中融入,这使得学习和生活更加地贴近。正是因为学习的生活化,学习与学生的距离感在显著的减弱,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亲切度,可以加强生活教学。
三、土力学智慧教学改革实施方法
土力学课程内容具有理论和实践应用的特点,很难将所有内容全部以“雨课堂”的教学方式进行。因此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将部分教学单元开展雨课堂智慧教学,其他知识点将采用传统授课法。具体教学改革实施方法如下表所示:
四、结论
“雨课堂”智慧课堂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融入教学过程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土力学课程是一门工程应用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不仅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又具较强的实践性,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探索满足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变化的课程教学模式,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探索基于“雨课堂”的土力学课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然而,“雨课堂”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精准化的教学评价体系、高效化合作探究式学习、以及与多种教学模式融合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凯旋.雨课堂支持的“三环五步”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探究——以“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为例[J].中小学电教,2019(11).
[2]董小倩,张小花.传统课堂与智慧课堂教学对比研究[J].现代交际,2019(02).
[3]沈华杰,王粤,等.雨课堂在家具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林业教育,2019(01).
[4]孙笑微.“互联网+”时代下“雨課堂”在课程中的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6(1).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Model of the Course in Soil Mechanics Wisdom Class Based on Rain Classroom
WANG Hai-juan,WANG Chun-xia,FAN Wen-bo,QIAO Chang-lu
(College of Water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Xinjiang 832003,China)
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low interest and low participation of students in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based on the wisdom teaching concept of "rain classroom",and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Mechanics course,this paper designs the teaching content on line and off line,including theory and practical teaching content design,blended teaching method and new assessment standard,and evaluates the teaching effect after the reform.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model of Soil Mechanics wisdom class,it is hoped to provide a new way to implement the teaching model of information-based education in the classroom reform of college courses.
Key words:Rain Classroom;Soil Mechanics;teaching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