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教学观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5-12-17 08:57刘天俊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8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建构主义建构

刘天俊

(平顶山市体育运动学校 河南平顶山 467000)

长期以来,行为主义的教学观,始终在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也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如今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行为主义的教学观已经暴露出了诸多的弊端。而此时,建构主义作为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之后的进一步发展,开始逐渐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建构主义的教学观也因此得到了相应的重视。建构主义的教学观相对于行为主义的教学观来说,更加关注学生如何在自己原有的经验、知识和心理结构的基础上,完成新知识的意义构建的过程,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能动性和积极性,是一种更具有人文性的教学观念,如果能够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加以科学合理的应用,将会对体育教学成效的提升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鉴于此,该文就针对建构主义教学观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研究。

图1 建构主义体育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

1 建构主义理论的概念及内涵

建构主义,简单来说,实际上是关于知识的本质、知识的获取以及知识的学习的本质的一系列的认识与解释的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通过具有认知功能的个体对外在的经验世界主动加以组织而获得的。在这个其中,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建构主义认为个体是具有建构知识的能力的;二是,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主动的构建而实现的,而且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建构主义理论就是在上述的思想上发展起来的学习理论,其主要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情境性的特征。也就是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但强调教学目标的分析与设计,教学情境的创设也是非常重要的,是建构主义体育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二是,协作性的特征。协作是贯穿于学习的始终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协作能够更好的发掘有助于学习活动高效开展的各种因素;三是,会话性的特征。协作贯穿于学习的始终,而协作则需要通过会话来完成,协作的过程也是会话的过程,能够更好的促进学习成效的提升;四是,意义建构性的特征。意义建构是学习活动的最终目标。在利用建构主义理论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引导学生建构意义,通俗来说,就是帮助学生深刻的理解当前的学习内容中所反映的事物性质、规律以及此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实现了学生的对当前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才能够确保新知识的顺利获取。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的获取数量和质量主要取决于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知识和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是取决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记忆好背诵能力。

2 建构主义教学观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基本流程

建构主义教学观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基本流程,也就是建构主义体育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这个过程具体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建构主义体育教学设计可以分为前概念的分析和新概念的重构两个主要的阶段,以下就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对建构主义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基本流程进行简要的分析。

首先是前概念的分析阶段。前概念的分析阶段,简单来说,指的就是利用建构主义教学观来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任课教师根据综合运用知识的经验,对已经学习过的概念进行分析,做出合理的综合和推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要三个关键的问题:一是,学习目标的分析。在将建构主义教学观应用于体育教学中时,强调的是学习目标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针对学习目标进行分析时,可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个维度入手进行分析,以确保学生能够在体育知识和技能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良好的学习体验;二是,学生特征的分析。在利用建构主义教学观来指导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时,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意义的建构者。因此,为了确保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充分有效发挥,就必须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通过学生分析来全面的掌握学生在运动能力、身体素质以及认知能力等各个方面的不同,并以此来确定教学活动的起点,分析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确保良好的教学成效的实现;三是,学习内容的分析。在将建构主义教学观应用于体育教学时,主要应分析学习内容的类型、学习内容的结构以及学习内容的范围和深度等问题,同时还要注意揭示学习内容中各项知识与技能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其次是新概念的重构阶段。新概念的重构阶段,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学生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之下,通过不断的思考,对学习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进行提炼和概况,并在旧经验的基础上来构建体育知识,使得所构建的知识更加明确、系统的过程。在新概念的重构阶段,一是要对学习资源进行设计,比如,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的选择有助于学生发展的、新颖的教学内容;二是,要对学习情境进行设计。通过学习情境设计活动的开展来营造符合建构主义理论实施的教学环境;三是,要对学习活动进行设计。学习活动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应用,结合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教材教具以及其他的教学资源来鼓励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是要注意对教学评价的方式进行设计。在利用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来指导体育教学活动时,体育教学评价应采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综合的评价方法。同时还要应重视评价的过程性问题,以此来提高评价的科学性。

3 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教学观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利用建构注意教学观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为了确保教学活动的开展成效应注意如下几点问题。

首先,应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重视前概念的分析和新概念的重构,重视新知识的意义建构的完成。要实现这一点,在开展具体的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通过提前设计好引导语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实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例如:以篮球掩护战术的教学为例,篮球掩护战术的教学通常是在学习了篮球基本技术动作之后开展的。此时,任课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在篮球基本技术学习中已经学习过的相关问题入手进行引导,如:我们已经完成了篮球基本技术动作的学习,通过学习也已经掌握了各种攻防的技术动作,但是在实际的比赛中来运用所你们所学习和掌握的各种攻防技术动作时,却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接下来我会放映部分赛事录像剪辑,你们观察这些录像,看看在技术运用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然后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观看录像,并总结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传球失误、运球失误、投篮被封盖以及投篮时,被对手逼得失去了有利的位置和时机以及无法有效的摆脱防守获得良好的进攻机会等等。在总结了上述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情况之后,任课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一起来商量和解决问题,如:你们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会怎样做?从而再次通过合理的运用引导语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完成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实现新旧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

其次,注意学习情境的营造。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用真实、复杂的情节来呈现问题,营造解决问题的环境,并通过真实背景中的问题来启动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通过知识的活化来将事实性的知识转变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仍然以篮球教学为例,在传统的篮球突破技能的教学中,无论是持球突破的教学还是运球突破的教学,任课教师都始终将教学的关注点放在突破过程中的变速和变向技术动作的技术要领教学上,但是却忽略了对方防守人员在面对突破时,可能做出的反应。也就是说,传统的篮球突破技术教学是将学习活动建立在对方防守人员固定、单一应对的前提下的,显而易见,这一教学前提是不符合篮球比赛的实际情境的。在实际的篮球比赛中,对方防守人员在面对突破时,所做出的放映要复杂的多,因此,这种脱离的实际应用情境的学习,常常会使得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突破技术的本质与运用规律,更无法实现所学习的突破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高效应用。因此,在将建构注意教学观运用于体育教学中时,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就一定要注意通过真实的情节来呈现问题,营造解决问题的环境。如,在篮球突破技术教学中,任课教师就可以营造和实际对方防守人员采用攻击性防守和对方防守人员采用保守性防守两种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真实的情境中,结合已经学习和掌握的篮球运动技能与经验,根据课程教学中所提供的背景材料,来探索在这两种不同的情境下最佳的突破技术方案,在牢固的建立有效突破多变的防守知识技能体系的同时,促进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升。

最后,注意避免建构主义教学观在体育教学中的盲目乱用。体育学科的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较而言,具有明显的不同。例如:以数学学科为例,数学学科是以各种概念、规则以及定理为基础,层层深入的,因此,前一阶段的学习内容与后一阶段的学习内容之间往往存在着非常强的逻辑关系。但是在体育学科中,却由于体育学科的课程内容资源比较丰富,不同运动项目的起源各不相同,各种运动技能之间在结构和方法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以至于常常出现前一阶段的教学内容与后一阶段的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是很强的问题。此时,如果不顾体育教学活动的这一特点,一味盲目的运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所有的教学内容都依靠学生的经验进行自我构建,势必会造成教学组织混乱、教学成效下降等问题,反而影响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切忌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出现不顾教学的实际,盲目乱用的问题。

[1]毛振明主编.体育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郭洋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体育院校理论课教学的启示[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1):43-46.

[3]姚鑫,陈波.当代中学教育中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实践应用——以贵阳市市实验中学初中体育课程设计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8):47-49,52.

[4]林秀华,徐开春.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体育院校专项理论教学模式及实证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5):113-116.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建构主义建构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DiscussiononBusinessEnglishLearningBasedonTheoryofConstructivism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建构游戏玩不够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联手经营 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