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军
摘要:“慕课”作为当今世界优质教育资源整合的最新形式,融入到中国高校教学改革中,正是我国高校教学改革中急需突破和创新的地方。作为较能体现学生自主性、主动性的教学过程中的一环,实践教学更应该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利用强大的信息化平台,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探索合理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式,形成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实践教学成效,完成高校内涵发展。
关键词:慕课;高校教学改革;实践教学;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112-02
“慕课”作为当今世界优质教育资源整合的最新形式,在创新教育理念、先进网络技术和社会现实需求的共同推动下,风靡全球。如何在保持我国传统大学教育的优势基础上,将“慕课”的理念和形式融入到中国高校教学改革中,凸显其人才培养的创新性和个体性,成为高校教育管理者和实施者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慕课”在高校教学改革中优越性的体现及带来的挑战
“慕课”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如果说我国高校传统教学的优势体现在学生接受知识的深入性、及时性和课堂教学的有序性等方面,那么“慕课”这种新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就是课程建设、教师教学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改革的冲击,这也正是我国高校教学改革中急需突破和创新的地方。
(一)课堂教学的改革,突出个性化教学、参与性教学
为了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高校的教育越来越多的需要从共性教育向异性教育转型,即大学的教学应该更加向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师生间对话、因材施教的开放教学等方面的转变。
“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s。其所提供的线上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课程选择,突出了个性化教学的特点,同时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协作、交流、互动的机会,彰显了参与性教学的优势。教师为学生开展个性化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难题,进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发现的习惯。
(二)教学设计的重置,强化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正如前文所述,“慕课”这一新兴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及师生关系,“教”与“学”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和重置,对于教师掌握课堂的能力、教学授课的能力、把握知识的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慕课”当中,教师的综合实力可以得到更大程度上的发挥。在线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要懂得如何进行巧妙的课堂设计、如何运用各类论坛与学生形成良好互动、如何及时高效的整理学生反馈的各类信息等,可见,“慕课”不仅要求高校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和服务理念,更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
(三)学习环境的革新,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慕课”的出现和流行实现了学术交流的数字化、信息化,使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交流的可能和投入到创造知识的过程的机会成为现实,即为学生自主学习创建了必要条件。
“慕课”的理念还体现在线上的学习社区,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或是有实际效果的学习社区来进行学习,再与其他师生形成交互学习,再根据获得的各类学习信息进行整合,完成学习过程。此过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冲动,在较完整的学习指导体系和监督体系的引导上,“慕课”可通过特有的互动环节进行有效的加强。
二、高校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相当程度上的发展,从之前的精英教育步入了大众教育,这对提高全民综合素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作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重要环节之一的实践教学,则存在一定问题,如实践教学环节效果不佳、考核方式单一、学生参与性不强等,这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
(一)教育资源有限,教学成果不明显
目前,我国高校实践教学资源分布存在不均衡的现象,优质的资源往往主要集中于“985”、“211”和其他教育部直属高校,地方高校与之相比则存在较大差距。而实践教学相比传统课堂教学而言,更需要广泛优质的教学软硬件资源的支持,如实训设备、网络信息平台、实习场地、实践教学基地等,这都会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成果。
(二)教学形式仍以单向灌输式为主,学生主动性欠缺
近几年来,各大高校均在积极倡导引入先进的实践教学理念,力推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但是必须承认的是,由于缺乏合适的抓手和举措,大部分成效并不显著。多数实践教学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动手为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扮演被动接受者的角色,师生并没有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应有的互动效果,导致学生主动性欠缺、学习热情下降。
(三)教学质量普遍较低,师资队伍参差不齐
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普遍缺乏专职实践教师,这就导致了实践教学实施专业性存在一定的欠缺,无法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特点。加之扩招带来的师生比不合理,加重了教师的课业负担,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践教学的研究和创新中,久而久之导致了实践教学质量偏低。更不可忽视的是,实践教师在高校教师队伍中受重视程度有所不足,大大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高校重视程度不一,发展不均衡
高校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了其发展程度。为了保证学生的专业学习成果,学校会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相反,则会制约。所以我国高校实践教学的发展便呈现出不均衡的现状。
在我国重点发展职业化教育的大环境和大趋势下,实践教学环节是培育学生技能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在高校教学中必须得到重点关注,那么如何建立更加健全、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式,成为目前高校教学管理者和研究者重点关注的问题。
三、高校“以生为本”实践教学信息化模式的探索
以生为本,作为我国高校科学的办学理念,不仅要贯彻到学生事务的管理和服务中去,更应该体现在整体教学过程中,形成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实践教学成效,完成高校内涵发展。
(一)改革实践教学形式,构建完善的校园网络实践教学支持平台
有效推进高校实践教学信息化进程,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和质量,促进各类网络资源共享,就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的网络平台建设。这里所指的“网络教学支持平台”不只是简单的现代化硬件设施的建设,更是校园软硬件条件的协同作用[4]。在校园网络实践教学支持平台中,可将实践教学精品课程、实践教学管理系统、实践教学资源库等模块整合起来,其中精品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库作为重点建设的项目,将实践教学中涉及到的素材、软件、课件、题库、论坛等内容放在平台上,供所有学生选择和使用。而在课程的设置中,可以引入“慕课”中的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堂(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等概念,开展研究性、探究性为主的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平台不能完全等同于一般课程的教学模式,更多的应该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实践教学不能单纯依靠网络平台的作用,而是要依托于网络平台的教学资源,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更多的热情投入到实际的实践学习过程中。
(二)优化实践教师队伍建设,注重专业素质的培养和内、外在激励的强化
高校实践教学信息化模式的实现,不仅需要倚重网络平台作用的发挥,而且还需要一支能够驾驭网络平台、拥有专业知识、掌握教学方法的师资队伍。
从高校教学管理者的角度来说,在选拔聘任实践教师的过程中,在保证师资结构合理的基础上,注重教师实际教学能力的考察,挖掘教师掌握新型教学手段的专业潜力。而从实践教师自身的角度来说,更应该重视如何与学生通过网络、通过课堂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为实践教学信息化教育技术构建更加广阔的空间[5]。
师资队伍建设需要的是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不仅体现在选拔聘任上,更体现在考核激励等方面,如何能够强化实践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使命感,也同样是高校教学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实践教学评价,包括教学效果、教学手段、课程设置的评估及教师教学的评价、学生自我的评价等,决不能仅将学生对于教师的“学生评教”结果作为唯一的教学评价。要从根本上调动实践教师的教学热情,就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可以激发教师内在需求和外在激励的评价制度,把握好实践教学特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帮助实践教师加速其专业成长,提高其教学水平。
四、结束语
“慕课”为中国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新一波的动力,正因为实践教学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更应该借着“慕课”的东风完成一次全新的蜕变。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势必会成为以后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那么如何构建更加有效的新模式,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和探究。高校全面的内涵发展绝不仅仅依赖于实践教学的发展,更依赖于全体教学管理者的共同智慧和努力。
参考文献:
[1]吴维仲,关晓辉,曲朝阳.“慕课”浪潮引发的高校教学改革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2015,(2).
[2]庄丽君.基于xMOOC的高校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继续教育,2015,(2).
[3]陈亮,陈淑芬,郭洪亮.MOOCs浪潮下高校教学模式的变革[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5,(1).
[4]金旻.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倡导混合式教学模式[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8).
[5]白璐.以信息化教育技术推进高校教学改革[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