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考核体系的构建

2015-12-15 21:46:02朱红王德伟鞠学红张金宝孙嘉斌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9期
关键词:培养考核

朱红 王德伟 鞠学红 张金宝 孙嘉斌

摘要: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临床医师为目标,其核心是提高研究生的临床技能力。结合潍坊医学院近年来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及考核的研究,本研究为进一步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考核;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208-02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建立和实施,是我国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这项改革推动了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由过去培养科研型人才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向转变,为医疗卫生单位输送了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提高了我国总体医疗水平。2000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院开展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工作。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在我院已初具规模,本文结合我院实际,对进一步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及考核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一、研究背景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制度的设置,是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模式的重要改革,是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从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决定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至今已有十余年的时间。经过教育和医学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培养体系已初步形成并日益完善,为医疗卫生单位输送了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并且其中的一部分毕业生已成为医院的专家和导师,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一支骨干力量。其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在医学领域和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吸引着更多优秀的学子报考攻读专业学位,从2000年至今,我院报考专业学位的人数逐年增加。再次,21世纪医学模式发生了根本转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将全面主导卫生实践,人民群众对健康标准和医学服务质量的要求大大提高,促使医学服务模式从纯粹治疗模式向保健、预防和主动参与模式转变,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适应了这种模式的转变。它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层次的医学应用型人才,从培养至学位授予的全过程,必须受制于这一目标,必须严把质量关。因此,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完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临床综合能力培养和考核势在必行。

二、研究方法与内容

采用文献法与调研的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临床能力考核文献资料,特别是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的有关文献资料,并在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医学院情况,对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培养与考核建立与实施进行了专题研究。结果如下:

三、研究结果

(一)以专业学位培养目标为核心,制定了独立的课程体系

按照专业学位的目标要求,按一级学科开设独立的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体系,突出课程的系统性、前沿性[1]。鼓励有条件的学科参与国家研究生规划教材的编写,鼓励学科根据学校研究生教学需要编写研究生教材。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加强讨论学习、合作学习和实践研究,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同时进行,互相促进,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强化了临床技能培养,进一步加深了教学的国际化程度。

(二)提供充裕临床实践时间,保证临床综合能力培养

采取入学即入科的办法,入学即与导师和学科建立联系,在导师指导下制定自己的培养计划,同时压缩课程教学时间,在半年时间内完成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的学习,保证研究生有两年以上的临床实践时间,这与本科学生毕业后达到高年资住院医师的时间相同,充裕的时间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有力保障[2]。同时学校不断增加直属附属医院的数量,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研究生处不断加强与医院研究生管理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医院科教管理部门和有关临床科室有专人负责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管理工作,并定期对本单位培养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导。

(三)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相结合,提高临床综合能力

进一步推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以提高综合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为核心,完善三级学科轮转培养、出科考核制度和毕业前临床能力考核与学位论文答辩相结合的学位授予审核制度。积极实施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探索建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3]。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时可同时获得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四证合一”的培养、考核与学位授予制度。

(四)实行研究生导师负责制,鼓励实行专业学位双导师制

导师不但是研究生学业上的启蒙者,更是其人格和道德上的引领者,会对研究生一生的职业生涯和做人做事产生深远的影响[4]。鉴于此,我院对导师的筛选和培养更加严格,除了三年一次的导师遴选外,学校每年对导师材料进行审核,年底前审核公布第二年具有带教研究生资格的导师名单,连续三年无资格带教研究生者,取消导师资格。同时实行双导师制,鼓励校内外、国内外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校内导师可以与学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导师、校聘校外其他导师联合带教研究生,达到互相交流,拓宽专业学位研究生视野,加强临床能力培养的目的。限制导师招生人数,每位研究生导师原则上每年带教研究生不超过2名,对研究生培养进一步精细化。实施研究生指导教师奖励办法;实施优秀导师评选制度,每年评选10名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并给予一定奖励。

(五)严格出科考核和毕业前考核,加强考核体系督导

学校已经制定了详细的轮转考核和毕业前考核体系,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督导专家组,聘任治学严谨、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资深教授为督导专家,负责检查、监督考试的流程,保证各工作环节做到有章可循,确保考试过程的严密性,考核结果的公平性[5]。健全的组织机构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考试质量提供了组织保证。建立三级学科研究生秘书,健全附属医院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机构,充分发挥秘书职能,协调出科考试,加强出科考核。

(六)与时俱进,修订潍坊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我院从2003年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来,已经根据国家政策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培养方案,并且在2007年进行了一次修订,但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从国家管理部门到各医学院校都在进行着探索和努力,我院也不断加强与国内一流的医学院校的交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在2014年完成了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这次修订对专业学位来说最主要的成果是以二级学科为单位,制定了独立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并且以质量为核心,借鉴国内外医学院校的成功经验,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培养方案紧扣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使其更科学、规范、高效。

参考文献:

[1]鞠学红,王滨,管英俊.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与考核[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6):16-23

[2]郑建惠,黄河清,郭海涛,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分段式培训模式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0):113-114.

[3]王丽华,朱才众,赵坤,等.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3,(5):752-753.

[4]唐志伟,李伟,段丽萍,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3,(2):268-270.

[5]李冬梅,王亚平,韩晓冬,等.综合性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1):121-122.

猜你喜欢
培养考核
内部考核
童话世界(2020年10期)2020-06-15 11:53:22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40
展演期间基本功考核
影剧新作(2017年4期)2017-03-22 05:47:21
如何考核院长是难点
中国卫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7:58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24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35:15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14:43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06:43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6:40:21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