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对高校教学的影响研究

2015-12-15 16:27汪国银
关键词:高等学校慕课教学质量

慕课对高校教学的影响研究

汪国银

(安徽工业大学 商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摘要:慕课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学习方式的一次变革,对高校教学也带来挑战。慕课既有大规模和开放性的优势,也存在有待解决的问题。教师和学校应顺应趋势,利用慕课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慕课;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47(2015)03-0105-02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Moocs is a reform of the study method of human society. It brings challenges to university teaching. Moocs is advantageous in being both massive and open. However, there are problems to be solved. Teachers and schools should follow the trend of Moocs and improve class teaching quality.

收稿日期:2014-12-25

作者简介:汪国银(1972-),男,安徽南陵人,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讲师,南京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Study on the Effect of Mooc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NG Guo-yin

(School of Business,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anshan 243002, Anhui, China)

Key words:Moocs;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teachers; teaching quality

慕课(MOOC)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简称,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模式。这一大规模在线课程掀起的风暴始于2011年秋天,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 2012年4月,斯坦福大学两位教授创立Coursera在线免费课程上线,4个月后学生数便突破100万,一年不到突破了234万,慕课的发展势不可挡。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这一年,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与美国众多高校合作推出大量的慕课课程。

一、慕课带来的挑战

慕课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最大的特点是大规模性、开放性、自由性。慕课形式下,学生与老师的选择是自由的,课程的选择是自由的,学习的时间和地点是自由的,学习的资源是丰富的。慕课超越了时空的界限,使优势教育资源得以实现全球共享、全民共享。

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国内顶级名校已经推出自己的慕课,这些在线课程的教师团队中通常有一位知名教授,加上团队的力量,往往能够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吸引。MOOC大大降低教育成本,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的最大化,极大地提高了教育效益。慕课的出现和流行给广大的学习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获取知识的全球传播体系,使得世界范围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得以流动,是互联网技术下社会个体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在终身学习的背景下,这对于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学习者,都是一个好消息。慕课学习中,大学的封闭式的教学边界已经不存在,教育对象实现了从有限向无限的转变,慕课技术对教学工作的影响不会停留在工具和手段的层面,而是对更深层次和更实质性的教学执行过程的变革。甚至有人说慕课这种模式开始触动传统高等教育的根基,将引起大学的重新洗牌,最终形成全新的大学格局。

二、对慕课的冷思考

虽然慕课来势汹汹,但是我们需要理性看待,不要期待慕课能“让天下所有人免费上课”。慕课对现有高等教育体制将会产生冲击,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慕课不可能完全取代教授的课堂教学,目前的慕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对于传统教学,慕课只是一个补充。

第一,高辍学率。一般认为,慕课学习具有高度自主性和灵活性,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是慕课的最大受益者和推动者。但实际的情形是,对于之前的网络公开课,教学方法没有多少新奇之处,对学生的要求又很高,对于一些系列课程,耐心听完的人不多。慕课要求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欲望。当今厌学成风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教师的监督,只是一台电脑与一根网线,学生会去观看慕课视频?学生会去做练习?学生会去互动?

第二,缺乏成功的商业模式。慕课虽然是公开课,但是长久来说,慕课不可能永远免费,因为免费意味着公益性,公益性的课程很难大范围地铺开,也很难高质量地持续。目前,慕课平台的启动资金有一部分来源于慈善捐助和风险投资,但大部分成本由高校和慕课提供者自己承担。启动慕课平台的启动资金巨大,从长期来看,慕课提供者必须找到盈利方法来使慕课平台生存,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个关于慕课的成功的商业模式。向学生收费、政府支持或者是企业采购?有待探索。

第三,机械性。尽管慕课有着很多传统课堂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机械性始终是慕课无法摆脱的弊端。慕课的在线讲授既不是教学,也不等于学生学习。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学习是一个社会过程,学习包括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还包括知识的内化以及思维方式的训练。虽然慕课也设置了在线互动,但是学生本身异质性很大,问题也千差万别,在线互动很难深入。因此慕课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很难适应人的创造性和思想的多样性。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素质的综合提升,包括人文精神,但一些我们称之为“校园神奇的东西”是慕课不具备的,比如研究团队间的合作、和同学深夜的讨论交流、社团活动等,这些是大学人文熏陶的重要构成部分。所以,有思想的、具备人文情怀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领军人才很难通过慕课培养。

第四,有待市场的检验。慕课发展得怎么样,最终需要通过市场的检验。学生对慕课的接纳程度还有待研究,目前慕课成绩如何与大学课程学分互认、慕课学习获得什么样的证书、以及学位等问题仍然有待探索,根本的原因是用人单位对通过慕课学习获取证书的态度尚不明朗。人们对于慕课的质量保障、社会认可等问题也存在一些担忧。

三、高等学校的应对

慕课虽然不会彻底颠覆传统教育,也不会完全替代现行教育制度,但对大学传统教学的冲击和改变是深远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改变的不仅仅是教育技术、教育手段,而且从教育教学观念、体制机制方式和人才培养过程等多方面都将带来深刻而巨大的影响。慕课是一场已经发生的教学革命,它在变革传统大学教学模式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慕课不会冲掉大学,应对得当,慕课会让所有高校得到提升。

首当其冲的就是教师,在慕课形式下,学习的自主权完全掌握在学生手中,要求教学价值取向必须从以教为本转向以学为本,彻底摒弃照本宣科和满堂灌式的课程。教师应当用顺应趋势,要适应、学习在线教育技术、方式,积极利用慕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对于教师而言,慕课课程促使其在教学中的角色发生转变,更多的是从一个讲课人变成一个辅导员,给学生进行答疑以及组织小组讨论。慕课与实体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是比较可取的模式,教师通过线上教学完成知识传播,让学生课前看讲授视频;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思辨探究、团队组织协调能力主要通过实体教学完成,将学生分成小组实践,锻炼团队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考试型”的教学模式,培养“全能型”的学生。

其次,学校应正视慕课这一新型学习方式。一方面,学校应当分析本校教授和专业的特长,找到自己的优势,确定适当的课程,提供低成本课程结业证书和非学位项目。另一方面,应倡导教师将开放教育资源引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积极引入慕课课程,借助这些开放教育资源,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此外,借助于大数据,慕课能够方便地记录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在线学习行为,这些有助于实现教学管理精细化,有助于建立和完善教学评估反馈机制。要积极探索基于慕课的教学体系,努力实现高校教学资源多样化、利用效率高效化,扩大小班化教学、研讨性教学、国际化办学的比重。

四、结语

慕课学习内容呈现方式灵活多样,富有吸引力;在学习方式上更加适应数字化时代碎片化学习的特点,方便学习者自主选择。这势必挑战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教师和大学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将产生重大影响。慕课浪潮对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教育制度、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等,提出了强烈挑战,其中尤以对大学教育教学的挑战最大,催逼着我国高校教学改革。我们必须以慕课的引入和发展为契机,针对现有的教学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等,加大教学改革力度,进一步提高教学开放程度,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Anne B. B. MOOCs: Where to From Here? [J].Training&Development, 2014, 41(1): 20-21.

[2]Cooper, S., Sahami, M. Reflections on Stanford’s MOOCs[J].CommunicationsoftheACM, 2013, 56(2):28-30.

[3]Cusumano, M. A. Moocs Revisited, With Some Policy Suggestions[J].CommunicationsoftheACM, 2014, 57(4):24-26.

[4]Guzdial, M., Adams, J. C. Moocs Need More Work; So Does Graduates[J].CommunicationsoftheACM, 2014, 57(1):18-19.

[5]Fei, M., Shi, Y.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Trends and Problems of MOOC[J].JournalofChemical&PharmaceuticalResearch, 2014,6(4):393-395.

[6]Johnston, T. 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 Student Perspective[J].SocietyforMarketingAdvancesProceedings, 2013, 25: 179-180.

(责任编辑文双全)

猜你喜欢
高等学校慕课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