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丽萍
摘 要:初中英语教学中听力教学是教学的重难点,目前初中听力教学在教学方法和模式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分析了听力教学中常见的教学难点,对初中英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认知策略,处理好听、说、读、写的关系,科学运用媒体资源促进初中生听力水平的提高提出见解。
关键词:认知策略;听说结合;媒体资源;科学;训练
听是语言学习的最基本形式和技能。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听力教学是教学的一项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初中英语教师應该将听力教学作为一项重点教学内容加以重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方式,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一、听力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层面主要表现
词汇量小,常常跟不上教学内容的设置;学生本身发音不准,对于标准发音的听力材料无法听懂和理解;对英语单词和短句的瞬间记忆能力较差,经常在听力训练过程中遗漏掉重要信息而导致对整个材料无法理解,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久而久之缺乏学习兴趣,英语听力越来越差,成绩也不够理想。
(二)教育大环境层面主要表现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背景下,英语听力题目主要以问题的形式来完成,老师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将听力教学重点放在答题上。根据问题中的关键词听句子、答问题,缺少对整体材料的把握,忽视了对相关语境的理解训练,学生无法实现交际,开不了口,自然听不懂。通常做完题就意味着训练结束。
(三)听力设备及教材层面主要表现
多数学校设置了听力教室,但是利用率并不高,成为一种摆设。多数教师仍旧用老套的录音机设备播放听力材料,录音机设备通常出现杂音、卡带等问题,让本来基础薄弱的学生更听不懂材料内容,影响学生的信心,达不到训练效果,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提高听力教学的策略
(一)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
英语听力理解过程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音、字、词、义的分辨和意义的重新构建过程。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习者建立、审视、判断、更正他们的认知意识。教师应对学生个体情况进行分析,根据他们的记忆力、知识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语言的感受力,兴趣设计听力课堂教学,帮助学生确立切实可行的目标,实现自我激励,自我管理。
(二)处理好听与说的关系
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以听带说,以说促听,听说结合。(1)教给学生语音、语法的规则并有意识扩充学生的词汇量。(2)教师教学过程中尽量用全英文教学,并灵活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将枯燥的满堂灌模式变得丰富多彩。(3)搜寻地道的英式口语或者美式口语的视频音频材料给学生多听,多看。(4)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多听英语广播,看英语类的电视节目,为学生营造一种语言氛围。
(三)处理好听与写的关系
引导学生模仿标准的语音语调,对照改正自己的语音语调。可以从比较简单的句子开始,先慢后快,有计划,有安排,根据自己的听力程度,找准起点。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1)听音模仿朗读。跟着录音来朗读能够把要听的内容快速、准确、流畅地读出来,然后比照自己和原音的差别,反复训练。(2)音后复述。听完录音后口头或书面复述,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度、听力记忆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3)边听边写,以写拉动听,听写结合。限时性强,输入量大的听写能充分调动与集中人的注意力。通过听写反应接受记忆所获得的信息。因此,以写拉动听,听和写结合非常重要。
(四)恰当使用网络媒体资源,调动学生听力学习积极性
媒体资源中有大量丰富的英语教材,且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筛选,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想要灵活运用语言必须了解语言背景文化。因此鼓励学生欣赏精彩英文电影、经典英文歌曲、绕口令练习、英语语音等业余爱好;利用媒体平台有效调动学生听力学习,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和实践性。
综上所述,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遵循由慢到快的规律,教师首先要有足够的耐心,由易到难,通过改善课堂模式,丰富教学资源,营造语言氛围,普及语言文化等方式,引导和训练学生的英语学习,将听、说、读、写结合起来,让学生体验到英语语言的魅力。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