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莲
摘 要:新课程改革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教育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就高中数学教学而言,它要求教师教学中要能够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地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这既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以及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有利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全面发展;表达能力;交流形式
数学交流,具体是指学生运用数学语言,以听、说、读、写等方式接受或者是表达自身对数学的认识和情感的一种活动,它在学生的学习以及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值得重视的是,目前我国高中数学交流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教师和学生对数学理念的认识滞后、数学交流意识薄弱等,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会变成不可协调的矛盾,严重影响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本文就师生数学交流的可行性以及有效途径进行了一系列分析,提出了改进目前高中数学教学现状的相关措施,希望能给相关教育工作者一定的借鉴。
一、高中数学教学实行交流式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数学交流”,可以提供給学生更多的交流机会,通过沟通以及交流,学生就会对现存的问题进行提问、思考以及补充,进而开阔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首先,它可以完善学生的各种数学认知。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各种交流能够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数学知识,形成对问题全方位的理解;其次,“数学交流”可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具体教学中,学生可以把内部思维用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既可以巩固学生的思维结果,也可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2.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
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大多是“满堂灌”或者“一言堂”,根本没有突出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久而久之,就会阻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改革指出,教师教学不再是简单的“讲授知识”,相反的,它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师生、生生互动的合作学习方式,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去,在课堂上学生要畅所欲言、踊跃讨论,实现认识由感性向理性的上升。
二、新课程下高中数学交流式教学的策略
1.创建交流的氛围
中国有这么一句古话:“亲其师,信其道。”由此可见,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以及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数学交流”的重要前提。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路上的指路明灯,还是学生交流学习的参与者以及组织者,这就要求教师教学中要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交流的情感,要能够在学生之间点燃交流的火种。具体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树立科学、正确的教学观念,还要采取可行的措施,为学生创建合作、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师生以及学生之间能够进行友好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地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鼓励并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2.注重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训练
作为一种科学的语言,数学语言由数学符号、数学术语以及自然语言组成,它不仅是数学思维的载体,还是数学思维的外部形式,是具体教学中师生以及学生之间进行“数学交流”的重要工具。在生活以及学习当中,我们常常会接触“数学交流能力”这一概念,那么,什么才是学生交流能力的体现呢?本文指出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其实是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知识信息、情绪感受、思想观念传播的能力。学生数学语言如果不过关,就不能有效地展开与他人的交流,自己的思想也不能得到准确的表达。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学生对数学语言的认识以及理解,要能够提高学生使用数学语言的准确性,在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3.灵活运用多种交流形式
数学交流的形式有很多,本文主要介绍学生的“自我交流”,它是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在我国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略学生的“自我交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的“自我交流”就是对自身数学学习以及数学活动的反复思考、质疑以及批评,只有不断地思考并纠正自身学习中存在的错误,
才能加深对数学知识本质的认识,进而实现学生对数学认知结构的整理以及重组。为此,教学中教师要能够通过概括整理、反省反思、撰写数学学习日记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我交流”能力,在运用多种交流方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我国高中数学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何进行课程交流、如何进行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等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新课程下高中数学交流的重大意义以及相关的措施进行论述,着重指出教师教学中要灵活地运用多种交流形式,此外,还要注重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训练,为学生创建和谐、良好的数学交流氛围,也为学生走向社会、适应新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潘琰琰.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数学交流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
[2]欧阳彪.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交流[D].华中师范大学,2012.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