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昕昉
摘 要 微课目前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和教学改革的热点领域。针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微课可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融合课堂教学和网络技术手段支持,将微课应用于思政课教学是高职院校思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微课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11.033
Reform of Vocational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micro Course Perspective
LIU Xinfang
(Zhengzhou Railway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Zhengzhou, He'nan 450002)
Abstract Micro class has become a hot area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Vocational colleges for practical problems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teaching in micro lesson can provide a variety of possibilities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tegr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techniques and network support, the micro lesson applies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s the problems to be solved by teachers in vocational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Key words micro class; vocational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1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微课的发展趋势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深入,教育信息化呼之欲出。教育信息化要求实现“三化”,即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在教学过程中,借助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等,促进教学手段更新,从而使教育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在2012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基本建成以网络资源为核心的教育资源与公共服务体系,为学习者可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供方便快捷服务。
现如今社会已经迈入“微时代”,例如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等。“微”,即短小精悍、针对性强,易于被人们所接受。所谓微课,就是指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 (如重点、难点、疑点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根据45分钟课堂注意力曲线变化显示,学生在课堂上的集中注意力往往只能保持10到15分钟左右,因此,与传统的45分钟课堂授课相比,微课以其精悍、短小、集中的优势,正逐渐成为教育信息化的趋势之一,并在中小学及高校等各个阶段得到推广和应用。
胡铁生将我国教育界对微课的认识和应用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微课的“微资源构成”认识与实践阶段、微课的“微教学活动”认识与实践阶段、微课的“微网络课程”认识阶段。逐步实现了从微课的资源建设到实际应用的过渡。
2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于2005年颁行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中的规定,高职院校思政课主要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这三门必修课构成。在目前的高职院校教学中,针对思政课的教学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第一,思政课“边缘化”现象严重。由于高职院校的学制一般采用三年制,专业设置以就业导向为主,培养学生主要通过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践相结合来进行。因此,学生在校期间的课程安排非常紧凑、密集,往往是在校期间集中时间学习专业知识技能,而公共课却出现被“边缘化”的现象。例如压缩思政课的课时数、排课时间不合理、考核流于形式等。
第二,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对思政课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效率偏低。首先,思政课偏重理论教学,传统思政课堂枯燥的“说教式”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思政课的教学与意识形态教育紧密结合,在价值多元化、多种社会思潮并行的今天,年轻学生受网络影响深远,这也为思政课的教学带来很大的挑战。如今,思政课上逃课、玩手机、睡觉等不良课堂行为现象比比皆是。
第三,由于受办学规模和硬件限制,部分高职院校对思政课的教学资源投入较少,思政课教学师资薄弱。目前,无论是在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思政课大都采取大班教学的模式,但是,班级规模越大,授课效果就越不理想。部分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与学生的配备比例达不到正常教学的需求。因此,很多高职院校的在职思政教师教学任务过重,外聘教师授课、行政人员兼职代课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样势必会影响思政课的教学质量。
由于上述三方面的原因,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普遍存在着教学方式方法缺乏创新、授课内容陈旧、教学改革难以推进等实际问题。尽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教材在2013年根据国内大政方针政策的调整对教材做出修订,但是教材的基本框架和思路没有根本改动,很多从事思政课教学的教师也没有针对教材教法做出改革,而是仍然沿袭传统思政课堂的教学教法,久而久之,思政课的课堂氛围、学生参与度和教学效果也随之下降。
3 微课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改中的可行性
针对高职院校思政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将微课引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呼之欲出。
第一,经验支持。微课目前已经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逐步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微课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改中的实践提供了经验支持。微课以教师自主录制的教学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辅以课件演示、音视频等教学手段,制作成多媒体视频投放到网络学习平台上供学生学习使用。在我国,微课首先在部分地区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得到开展与推广,例如广东省佛山市近年举办了微课设计大赛,以此吸引教师对微课的兴趣,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实践。目前,在江苏、浙江、广东、上海等地,中小学微课、翻转课堂等创新教学模式已逐步推广。复旦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知名高校已经开始针对公共课尤其是思政课的网络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如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已列入上海市高校共享课程计划,率先实现了思政课的资源共享和学习模式变革。微课、公开课等形式都成为了学生们关注的热点和对象。
第二,政策支持。职业教育的目标在于立德树人,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并重。职业教育在培养技术人才、开发人力资源、促进就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2014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党和国家领导人针对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做出指示。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职业技能,更要培育职业精神。在变革生产方式的同时,使受教育者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因此,职业教育中应当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将校园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职业精神培育相对接,必须发挥思政课在职业教育中的特殊作用。思政课是一种塑造学生人文精神和素养的课程,与专业课的作用不同,思政课应当通过教学使学生形成积极的理念、态度和情感,并将其转化为个体的素质,运用到职业过程中。因此高职院校中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应结合职业教育的特色,科学合理地开展思政课的教学,使其发挥功能和价值。
4 微课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改结合的途径
如何将微课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改结合起来,将互联网思维引入到思政课教学中,是摆在思政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首先,思政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把微课应用于思政课上,需要教师对授课内容进行二次整合和排列,运用PBL教学法(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把传统的章节授课分解为专题或者知识点,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微课视频的制作。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必须集中反映教师对某个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一节完整的微课不仅是一段课程视频,还需要以下五个要素:一是“微教案”(教学设计),二是“微课件”;三是“微思考”(微练习);四是“微点评”(教师点评);五是“微反馈”(学生反馈),通过这五个环节把教与学、学与思结合起来。微课视频容量较小,但教学目标十分集中,主题突出,对教师的教态教法提出严苛要求。
在思政课的日常教学中,现有的微课视频可以作为载体,通过学生观看微课展开讨论,师生之间在课堂上展开互动交流,进行总结与评价,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符合思政课堂教学双主体性的要求。由于思政课理论性强,通过微课,抽象概念、历史事件可转化为具体的视频、数据、图像等,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也不妨采取并尝试微课这种形式,来活跃我们的思政课堂,创新教学模式。
第二,微课需要思政教师具备过硬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技能。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以“知识点”为基础积累素材资料,构建事例、图形、表格、文字、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维信息的素材资源库,在讲课的过程中随时调动资源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内容和资源库则依靠教学软件和教学操作平台来连接。因为微课视频都是实时拍摄的,如果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出现内容纰漏、错讲、漏讲、语言含混不清、离题万里等现象,那么拍摄过程必然难以掌控,无法达到微课的预期效果。因此,微课并不仅仅是向学生展示教学视频,在微课的教学模式下,思政教师更要加强对教学基本功的训练。
值得注意的是,微课与课堂教学不是互相替代的关系,微课只是一种教学手段,不能取代课堂教学。虽然微课整合了优秀的教学资源,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依赖微课视频实行“拿来主义”,在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中,要避免出现依赖网络教学、微课视频的舍本逐末的现象。
第三,微课的制作与推广需要学校网络技术部门的技术支撑。首先,微课视频无论是拍摄、剪辑还是后期制作,都需要技术人员耗费大量的精力,高职院校应该加大在教学信息化上的技术投入和资金投入。其次,微课与网络教学紧密相连,近些年来网络教学平台不断涌现,如blackboard等,微课资源与网络平台对接共享,能够使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实现自主学习,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和章节开展个性化学习。
在微课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政教师首先要会用最新的网络技术来武装自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同时积极学习吸收最新的网络教学技术,随时更新教学资源库中的论据和素材,使授课内容紧跟学生思想变化和时代潮流。高职院校应加大投入,充分利用好网络教学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实现思政课的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2] 胡铁生.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J].广东教育,2014(4):33-35.
[3] 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研究与发展,2013(10):28-31.
[4] 刘岩.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理论接受过程研究[J].教育评论,2010(2):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