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强 齐建全 薛震华
摘要:高校担负着培养所需要的专业人才的重任,教师则是人才培养的主体。高校教师首先应该具备强有力的教学责任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放在首位,尽心完成教育教学工作。要实现这一目的,日常的教学管理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至关重要,如何实现这种引导作用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需要认真考虑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教学责任意识;教学管理;高校;引导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4-0011-02
一、大学的最主要责任
高校最基本的职能和最主要的责任是教学。弗莱克斯纳对大学的解释认为大学不是单纯的研究机构,而首先是教育机构,治学应首先服务于育人。没有教学,不成为大学;没有教学作为基础,大学的意义也不完整。
二、教师责任意识
教学始终是高校赖以生存并发展的基础,教师的使命决定了教学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理应尽职尽责地履行教学任务。身为高校教师,在培养自身素质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尤其是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教学过程,更加需要教师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1.奉献的责任意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教师无私奉献、默默耕耘的真实写照和动力。社会无论如何发展,教师的基本职业内涵都要求教师明确自己的职责,热爱和忠诚教育事业,自觉践行,并恪尽职守,自觉履行自己的社会义务。做教师就应该做最好的教师,以真挚的感情投身到教育当中,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无私奉献,以激情感染学生,以智慧感化学生,以责任感动学生。
2.自我提高的责任意识。高校教师都系统接收过高等教育,具备了相应的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但作为高校教师,要想把课程讲得精彩纷呈,必须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应比其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多十倍、二十倍。”作为大学老师,要想给予学生更多的学科发展前沿新知识新信息,就必须自身首先关注学科发展的新动态、新趋势并加以了解,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因此,高校教应该具备自我提高的责任意识,才能及时更新和加深教学内容,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3.创新的责任意识。当前,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顺应社会需求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更新教育观念,完善富有时代精神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才能跟上知识更新的步伐。在目前创新育人的社会需求背景下,如果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仍然属于被动型结构,缺乏创新精神,若陈旧的教学模式依然固化着我们的思维方式,束缚着我们的思想观念,那么在实践中必将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也根本不可能在创新活动中起到应有的启发和引导作用。
三、教学管理对教师责任意识的引导
我国社会快速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对与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探索。以我校为例,多年来实行“3+1”教学模式,所谓的“3+1”模式,是指在本科一年级到三年级将课程内容学习部分全部完成,而在每年的七月份开始的四年级最后一年用于完成毕业设计环节,经过多年实践,这一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留出一年的时间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使学生充分将专业所学知识与实践环节融合,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方面得到较好的训练,为毕业后下一步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这种模式也存在一定问题,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三年的专业知识学习阶段,时间紧,学习任务重,如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毕业设计时间段较长,并与学生找工作、考研等方面存在交叉,如何真正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对于上述两个问题,除了采用常规的教学管理进行指导与管理外,如何加强过程中教师的责任意识则更为重要。
1.教学管理引导教师进行充分的教学准备。具备责任意识的教师必须要花大量时间准备教学,教学准备包括:明确教学目标并将其随时作为评估自身教学效果的标尺;充分把握和了解授课内容架构及教学重点难点;切实了解学生兴趣及现有知识水平将其作为调整教学方式的依据;筹备教学方式、方法及教学行为将其真正贯彻落实到授课过程中。近年来,我校基本所有课堂授课环节都采用多媒体教学,一方面为教师的教学准备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和工具,但我们必须看到另外不好的方面,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过度依赖网上资源备课,忽视教师自身的教学准备;教学主导作用被多媒体所冲淡。针对上述问题,经过历年来的工作经验,我们对教学准备进行了管理引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专业教研室为单位,每学期开学初对本教研室所开设课程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教学大纲、授课计划以及授课教案,检查其内容是否符合课程内容学习要求,检查学期内授课内容学时分配是否合理,检查教师对每节课所讲授内容是否有详细的思路、方法及规划。上述检查结果必须报备教研室存档。(2)采用教研室听课制度,结合学生监督员,对教师授课进度、授课存在的问题进行督促引导,定时将反馈意见告知教师,由教研室和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对授课过程进行调整。学院教学小组定期与各教研室进行座谈,了解存在的各类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3)对多媒体教学环节通过学生反馈以及同行听课的环节每学期内定时做出评价,以教研室为单位对所存在的问题及时梳理并进行改进。针对一些共性的问题,学院组织有经验的老教师对其给予指导;而对于个别授课问题比较突出的教师则通过教研室系统分析后查找原因并给出解决办法。
2.教学管理对教师处理教学与科研结合的引导。之所以认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也是课堂教学环节教师责任感的体现,缘于教学与科研一方面两者相互脱离、分裂,另一方面就教师个体来说两者又必须结合。随着近些年高等学校的发展,近年来逐渐加大科研要求,从表面来看造成了教师更倾向于关注科研甚于教学,我校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实际上教学与科研有着一定的辩证关系,教师对教学与科研辩证关系的正确认识对于教学质量也起着重要作用。近几年通过认真总结,目前笔者所在专业基本上很好地通过教学管理引导让教师建立起了良好的认知关系。(1)实行导师制,鼓励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各自导师所在的实验室参与研究工作。通过学院组织,在大学一年级举行见面会,让专业老师与学生相互认识,通过教师介绍自身的研究方向,由学生和教师双向选择实行导师制,鼓励学生从二年级开始,进入导师所在的实验室,通过研究生、高年级学生传帮带的途径,让学生逐渐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一方面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指导,另一方面,也不断保持学生认知的新鲜程度。对于教师,则通过指导学生各方面的学习,既可以有意识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的关联引导传授给学生,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2)鼓励教师将科研认知及相关内容带入到教学过程中。就针对我校材料专业为例,大多数教师积极参与自身领域的研究,而且将科研带给教师的新认知、新感觉带入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去。以教研室为单位,要求每学期的定期教研室活动中,详细讨论相关科技前沿内容与课程的联系以及引入方式。如笔者所在专业的很多教师在课程讲授过程中,适时将相关学术领域最新动态引入到课堂中,讲授知识的同时又体现出深刻的见解,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教学管理对青年教师培养的引导。上好课的重要前提是从思想上对教学工作真正重视,高等学校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水平、教学效果都有操作性很强、公正、客观的考核、评价办法。近年来高校陆续新进入青年教师,一些新教师因为评职称、教学工作量等原因,到校工作后,很快担任主讲教师上讲台,没有经过听课、担任辅导、批改作业的教学环节,甚至对课程的一些内容没有真正搞懂,更不要说把握住课程的重点、难点。因此,无论从学校角度还是学院角度,通过各种环节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师责任意识至关重要。
除了上述教师责任意识在教学教学中的体现之外,笔者认为光评不帮也不可能获得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通过教务处设立教学中心是一个很好的实施途径,中心的性质为教学辅助单位,隶属于教务处,人员的组成可以包括经验丰富的各院专业教师和技术人员。专业教师可以对教师提供一些教学过程中直接相关问题的指导和建议,技术人员能够满足教师对教学资源、教育技术、网络平台及多媒体制作的需求。
此外,教学中心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比如宣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共同开发教学课程课件等,进一步促进教学的交流与提高,为教师责任意识的真正贯彻起到良好的疏导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责任意识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之一,是否具备责任意识一方面是教师主观能动性的体现,需要在教师成长过程中的个人培养,另一方面同样需要高校教学管理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合理地探索这种引导过程及引导机制,对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9.
[2]陈旭东.新时期高校教师道德建设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8(6):60-62.
[3]尹贞姬.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践[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4):250-251.
[4]张建锋.开放大学两类教育融合的路径[J].教育评论,2014,(11):12-14.
[5]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第三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