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有效之三思

2015-12-10 15:12:10姜兆英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14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思考

姜兆英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是实施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主要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笔者针对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提出三个方面的思考:如何将课堂情境变得更有趣?如何取得循序渐进的进步?如何让自己的教学理念变为切实可操作的具体实施的方案?这些都是本人长期思考研究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本文阐述一二,以期待在数学教学方面取得一些实质性的突破,和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一起共勉。

关键词:数学课堂;有效;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4-0281-02

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实施素质教育,倡导“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课堂是实施这一理念的主要途径。那如何设计有效的教法和学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笔者觉得有效的数学课堂应有趣、循序渐进、操作真实可行。

一、有趣的课堂情境,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的特点是自控能力差,只有有趣的问题情境才能吸引他们的有效注意,才能引发他们的好奇心,进入思考的过程。故善于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的问题是唤起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意识的前提。学生一旦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不仅教师能更好地实施数学课堂教学任务,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得到迅速提高。

1.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数学情境的创设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数学现象源于生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情境中的数学问题,使他们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有问题。问题情境越贴进学生的生活,问题激活思维的过程就越好。例如:教学三年级“年、月、日”第二课时,课始笔者创设了一个情景,多媒体出示一个生活片断:“小明8岁,妈妈32岁,可妈妈和小明一样,只过了8个生日,你知道为什么吗?”学生生活中没出现过这个问题,就可能性展开了讨论,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将学生引入到二月这个特殊月份的研究中,使学生的心灵产生一种强烈要解决问题的心理需求。

2.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创设富有童趣的故事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点燃探索的欲望,使学生带着问题,快乐、自觉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六年级上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时,教师播放了《曹冲称象》的录像,首先让学生由曹冲的故事唤醒沉睡的思维,接着提问:“曹冲用了什么方法解决了这个难题?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也可利用这个方法解决呢?”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当老师出示例1时,学生跃跃欲试,参与热情很高,这样的导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急于用刚感悟到的方法,探索生活中的问题,哪怕这个方法还很朦胧。小学生对故事性的情节都会有很浓厚的探究欲望,这样很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点,积极引导学生,做一名合格的“引路人”。

3.创设有趣的冲突情境,诱发探究欲望。在新知的引入或教学重难点处,创设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如教学“24时记时法”时,课始,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通常在10时笔者们在做什么呢?谁能告诉老师?”学生纷纷举手,告诉笔者他们在做什么。上学期间在上课,休息日这时有看电视的,有到公园玩的等,但也有一些同学的答案是在睡觉。这样就出现了两种声音,争论很激烈,笔者暗暗高兴,分别让他们说理由,这样就引出了早上10时,与晚上10时,从而引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怎么记时才能分清早上10时与晚上10时呢?巧设冲突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使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而展开,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创设循序渐进的数学课堂,是实施有效教学的有力保障

数学教学只有认真找准学生认知发展和知识结构这两条线,才能建构起学生的知识体系,由浅到深,从模仿到自主创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化。

1.首先要研究知识本身的顺序。任何科学知识都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教材亦如此。新知识总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乌申斯基在论证系统性时说过,教学不按顺序进行,就会陷入混乱的境地。正如小学计算,只有掌握加法、减法的概念和判断,才能顺次掌握乘法和除法的概念和相应的判断推理过程;最后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小学教材中同样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掌握,也都是逐步推进的,学生的认知也是由具体感知到抽象概括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研究教材,系统理顺教材中知识的顺序,掌握基础知识与拓展的度。

2.要认识到学生本身知识的顺序。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所以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教学,如果不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不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很低的。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的《年、月、日》时,笔者设计了一道填空题:今天是1月9日,明天是( )月( )日时,却发现有好几个学生填的是2月1日。然后笔者又举处几个类似类型的问题,发现有好多同学对这个并不清楚。课后笔者对此进行反思,认为没有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虽然年、月、日在生活中经常出现,但它是比较抽象的时间单位,学生平时并不关注这些抽象的生活现象,对此其实毫无基础。所以对学生认知的基础的研究要尤为认真。只有充分考虑学生认知规律,才能让学生对每个知识点从感知—表象—概念进行认识与再创造。

三、创设操作真实可行的数学课堂,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必要环节

动手操作是最易于激發学生思维和想象的一种活动。《数学课标准》中指出将由“关注学生知识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出现许多值得关注和反思的问题:其一,操作目标不明确;基二,操作形式化;基三,操作失控。要让操作真实可行,教师就要精心组织、鼓励、引导、调控,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会合作、交流、思考,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发展思维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

1.精心把握操作的时机。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但不是什么课什么时候都可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对每节课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在适当的时机,如所学的知识正好在认知的生长点、在应用的拓展处、在思维的冲突处,让学生动手实践,才能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达到知识的飞跃。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用6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正方形可以摆出几种不同的长方形?”直接让学生计算有点困难,这时让学生自己用小正方形摆一摆很有必要。学生在动手摆的基础上列式计算基本没有问题了。教学实践表明,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动手试验来发现一些数学规律和结论,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提供充足的操作空间。荷兰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因此,学生动手操作时,教师不是无事可做,而是要更认真地去关注课堂动态: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是否足够;学生思考的程度如何;是否从操作中感悟到抽象的知识经验。真正体现教师的调控者角色。即操作的时间要依学生的需要而设计,而不是以老师的需要来确定。学生的自主操作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3.鼓励操作中进行合作交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亡。”“操作后的合作交流”就是这样的“养料”,它能有效地表达学生的这种需求。操作中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合作、交流,相互讨论,思维才会在碰撞创新,智慧才会在集体中生成。这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才会真正在课堂中落实。例如,笔者在教学一节数学活动课中,给同学们出了这样一道题目:“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它的长和宽可能分别是多少?”先让学生把准备好的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纸摆一摆,讨论讨论,算一算。开始有的学生拿着纸片一味地摆试、计算,成功率不高,笔者鼓励他们多问,多交流,那些先成功的学生因着成功的喜悦,也很想和他人分享,交流气氛和谐而热烈,最后汇报结果非常好。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并没有进行太多的讲解,而是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达到了全班都掌握的理想效果。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智慧之花不断地绽放,远远超过了单纯地由教师传授的知识。我们要相信学生,相信他们的潜力是无限的,这种信任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的成长,更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

[2]喻平.数学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10.

[3]于静静.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智慧生成的途径[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9,(04).

[4]陈国莹.教学哲学、教学智慧与教师成长之辨析[J].高等函授学报,2009,(12).

[5]鄭毓信.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热点问题透视[J].人民教育,2006,(18).

[6]徐飞华.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三个基本模式[J].宁夏教育,2006,(Z1).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思考
农村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40:23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35:59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0:24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6:03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5:21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3:48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9:08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8:24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