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友善观培育路径研究
范素芳,李珊珊
(济宁医学院 管理学院,山东 日照276826)
摘要: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医学生作为未来从事医务工作的主流群体,正面临着信仰缺失、价值取向多元等方面的精神困扰。在阐述医学生友善观培育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医学生友善观的影响因素,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自我教育方面探讨医学生友善观培育路径,以期有效推动医学生树立正确的友善价值观。
关键词:医学生;友善观;培育路径
收稿日期:2015-05-02
基金项目:济宁医学院教改重点课题“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4018)
作者简介:范素芳(1978-),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领域:医疗卫生。
中图分类号:G40-012
DOI:10.13555/j.cnki.c.m.e.2015.05.017
Research on Cultivation Path of Friendly Values of Medical Students
FAN Su-fang, LI Shan-shan
(Management Department, Jining Medical University, Rizhao 276826, China)
Abstract:Currently, China is being in the social transition period, and medical students are facing mental troubles in a lack of faith and pluralistic value orientation. This paper st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cultivating friendly values for medical students firstly, and then makes a deep analysis in influential factors to friendly values of medical students. Furthermor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ultivation path of medical students′ friendly values in family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society education, and self-education, which will be effectively to help medical students to establish the right friendly values.
Key Words:medical students; friendly values; cultivation path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其中,友善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是高尚的个人美德,是重要的公民道德规范,是必须着力倡导的价值观,也越来越受到各界专家学者的关注。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面临着信仰缺失、价值取向多元等方面的精神困扰。医学生作为青少年群体中的一员,是未来从事医务工作的主流群体,同样经历着价值观的嬗变。医院暴力不断出现、医患矛盾日趋紧张、医生地位日趋低下、医生价值不能得到体现等现实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医学生的理想和信念。在这一背景下,如何使医学生树立正确的友善观,是高等医学院校需要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爱国、敬业、诚信”三项价值观的基础,医学生友善观直接影响着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更关系着中国医学界的整体素质。
1.1医学生友善观培育是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
友善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充满仁爱友善之心的伟大民族,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文化中有大量和谐友善思想。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孟子主张“出入相友、守望相助”,都强调了人与人之间要友爱、友善。由此可见,当前医学生友善道德培育是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
1.2医学生友善观培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具体要求
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最新概括,将友善观与其他11个价值观一起列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这一创新理论对医学生价值观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3]。医学生是将来医务工作者的主流群体,是要为广大患者服务的,“医者父母心”、“救死扶伤”等职业价值是友善道德在医学领域的具体表现,医学生友善道德培育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具体要求。
1.3医学生友善观培育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
医生服务的对象是患者,他们是将生命托付给医生、需要关心救助的群体。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患双方互不信任是主要因素之一。从医生角度讲,医学不是万能的,但是医生可以尽最大努力,至少态度亲切友善,擅于沟通,对患者关心体贴、积极疏导心理困惑、安抚情绪,增强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获得患者信任[4]。因此,对医学生进行友善道德培育,有利于培养出拥有渊博的专业知识、高尚的医德医风、积极向上的思想品德的医学生,为医疗卫生领域输送德艺双馨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将来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实现医患和谐。
当前我国医患关系紧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医患沟通不畅,医生对患者态度不友善。医学生是将来从事医务工作的主流群体,其友善观直接决定着未来医生的友善观,直接影响着我国医患关系的健康发展。
2.1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在医学生友善观培育中,家庭教育的影响起着基础性作用。家庭成员间关系、家庭教育方式和内容、家庭成员的思想言行都直接影响着医学生友善观的形成。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家长在子女教育过程中存在误区,如重智力教育轻德行培养、重知识学习轻实践锻炼等,过分关心学习成绩、所学知识,而忽视了思想道德的培养,导致学生不懂人际交往的技巧、缺乏同情心和帮助别人的能力、缺乏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在医学生友善观培育中,家庭的培养、家长的参与特别重要。
2.2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从教育内容、教育环节到教育方法都是系统规范的,在医学生友善观培育中起十分关键的作用。多年来,各高校友善观教育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友善观教育内容脱离实际。新媒体环境下,医学生获取和传送信息具有主动性,对人和事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而学校友善观教育忽视了当代医学生自身特点、回避了多元复杂的社会现实,造成医学生友善观上的困惑和迷茫,感到书本的空泛和不真实,很难将学校教育内容纳入自己的价值观体系,更难体现在自己的信念和行为中。[5]
友善观教育方法缺乏情感性。当前,医学院校友善观教育过于诉诸灌输而缺乏情感性。灌输主要是向医学生传递有关友善观的基本知识,但却忽视了医学生价值分析和判断能力的发展,也就无法解答医学生在现实中的各种困惑。教育方法缺乏情感性,则难以激发医学生的价值情感,从而影响医学生认可友善价值观念并形成稳定而深刻的友善观信念,进而影响他们的行为。
友善观教育缺乏人文性。高等医学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长期以来存在重专业轻社科的教育倾向,专业知识教育明显重于品德教育。传统的友善观教育使得医学生机械记忆了一些观念、原则、规范等,而不能从中领悟到友善道德的根本及实质,更不能引导医学生对人生的领悟和对生活的理解。友善观教育人文性的缺乏,削减了对生命的珍视以及对他人的关怀等基本友善道德的丰富意蕴。
2.3社会环境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多元文化格局日渐形成。多元文化的发展与融合为医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更多取向,但也冲击着医学生的信念和理想,使得医学生经常表现得困惑彷徨。比如,由于就医遇到困难、医患沟通不畅等原因导致打医、辱医到杀医现象的出现,医生成为暴力事件的受害者,医生价值无法实现。这些目前客观存在且尚未解决的问题和现象,为医学生传递了不良信号,影响医学生友善观的形成。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在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基础上的新媒体大量出现,成为医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对其生活、学习、思想、行为以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在网络文化与环境中所创造的虚拟空间中,大多数医学生都以匿名或化名的方式进行交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疏远和弱化,使得医学生在网络世界中渴望交流、沟通,但又缺乏信心。这对于将来要与患者直接沟通交流的医学生而言,友善价值观培育将受到负面影响。
2.4医学生自身因素
当代医学生大都是“90后”独生子女,正处于青少年晚期,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不稳定。虽然受到了良好的家庭、学校教育,但是以自我为中心、沉迷享乐等行为突出,在个人利益面前,往往会选择站在利益一边,而不懂得对父母和社会感恩,对友善观认识不足。鉴于医学生自身发展特点,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使其陷入迷茫的、自以为是的误区,甚至误入歧途[2]。因此,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友善道德教育,必须使医学生自觉认识到友善教育的重要,并转化为日常行为。由此可见,医学生友善观培育,就是要弥补其自身素质的缺陷,提高其整体素质。
在社会转型时期,医学生面临着信仰缺失、价值取向多元等方面的精神困扰,医院暴力不断出现、医患矛盾日趋紧张等现实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医学生的理想和信念,影响着医学生友善观的形成。为此,要立足于家庭、学校、社会和医学生本身,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自我教育的教育合力,有效培育医学生友善观。
3.1完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医学生友善观培育的基础,家长应有意识地通过家庭教育培育孩子正确的友善观。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教育主要是通过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医学生友善观的形成,因此,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医学生友善观培育有重要作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一是要积极树立良好的家庭美德,建立科学的家庭生活方式,发扬传统的孝道美德,营造团结互助的邻里关系,培养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6];二是要努力构建和谐的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平等和睦、互帮互助、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其次,要注重与学校之间的信息沟通。在医学生友善观培育中,学校与家庭的目标是一致的,家长要通过电话、微信、微博等多种形式,积极主动的与学校联系,及时掌握医学生在学校的思想状况和发展趋势,才能有针对性的实施家庭教育。
3.2加强学校教育
学校是培育医学生友善观的主体,以学校为主体的友善观教育要将思想教育和行为教育相结合,必须要做好情感认知和实践两个层面的工作。
在情感认知方面,友善观教育要注意时代性、体现情感性。首先,友善观教育要不避讳各种消极信息,而是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对体现时代特征的各种价值观念进行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价值分析和判断能力,其次,通过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如解决贫困医学生的生活困难问题、解决医学生就业难问题以及各种心理障碍问题等,促使医学生真切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爱,以增强医学生对友善观的认同。
在实践层面,友善观教育要加强实现人文性,引导学生行友善之举。友善观教育的人文性方面,主要是通过医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实现的。医学院校要积极让医学生参加各种社区服务、社会服务,提供医学生与社会接触的各种机会;另一方面,要让医学生早期接触病人,培养医患沟通的能力,树立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信念。
3.3优化社会教育
医学生友善观培育离不开社会教育,离不开社会所创造的教育环境,社会教育是医学生友善观培育的坚强保障。
首先,要完善扬善惩恶的法制环境,保护友善行为。要对为追逐利益不择手段而忘记善良等不友善之举采取多管齐下的惩处措施;也要注意保护践行友善道德者的合法权益,并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一定的关心和鼓励[7]。要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既要严惩“过度医疗“、”红包、回扣”等不良行为,也要严肃处理任何伤害医护人员的违法行为,为“患者就医、医生行医”形成一个友善的社会环境,进而坚定医学生行医信念、树立正确的友善观。
其次,要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媒体的正面宣传作用,大力弘扬友善的社会风气,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友善的舆论氛围。“见难不救”“袖手旁观”的现象确实存在,但这并非主流,当今社会的道德主旋律仍然是善良、助人。因此,新媒体要利用自身优势,更多的传递“真善美”的思想,客观报道和评价各种医疗纠纷、医患矛盾,正确引导医学生分析和判断现实行为,树立正确的友善观。
3.4强化医学生自我教育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医学生友善观的形成和培育离不开医学生自身的努力[8]。教育最重要的价值追求就是唤醒人的自觉,医学生友善观培育同样需要唤醒医学生自觉。一是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唤醒医学生自主意识,正确区分真善美与假恶丑,在道德评价中完善友善观。二是通过开展各种与友善观教育有关的活动,如友善观教育专题讲座、报告、知识竞赛等活动,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医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自觉接受教育。
参考文献:
[1]聚焦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B/OL]求是理论网,2014-02-19. http://www.qstheory.cn/wh/jsshzyhxjztx/201402/t20140220_322792.htm
[2]李亚云. 浅议对大学生开展友善教育的必要性[J].学理论,2013,(36):352-352.
[3]毛启刚.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8):621-622.
[4]温萍.新时期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对策研究----以福建医科大学学生调查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10:12.
[5]胡夏,张增田.价值观教育:问题与对策[J].太原师范学院(社会科学版),2007(11):115-118.
[6]徐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医学大学生中的认同研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2:46.
[7]沈壮海,刘水静.友善价值观的践行途径[J].党建文汇:上半月,2014,(3):29.
[8]宋佐东.医学生医德教育过程中的自我教育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8):51-53.
(编辑:赵伊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