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贫困生的比例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高校贫困生的资助,除了要帮助其在经济上顺利完成学业,还应在如何提高贫困大学生自强精神方面下功夫,按照“惠及所需,助困励志”的服务宗旨,建立“济困—扶志—强能”三维并进的“励志强能”资助体系,帮助贫困生走出精神的困境和迷茫,实现贫困生和谐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自强精神;资助体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007-02
一、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现状
由于各种观念的原因,大多数高校助学帮困工作偏重于日常事务操作和如何增加对贫困生的经济资助,而对于如何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精神救助、心理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造成助学帮困工作一些盲点问题严重制约着资助效果的发挥。因此从人的整体发展角度出发,如何做好贫困生的自强精神的培养教育,从而促进这部分经济暂时贫困的大学生“精神脱贫”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现实的理论实践课题。
二、高校贫困生自强精神培养的必要性
(一)从社会现状看,高校助力贫困生“精神脱贫”刻不容缓
随着高校人数的不断增加,高校贫困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呈现上升趋势。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各级政府和高校都十分重视,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决不让一名贫困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建立了“绿色通道”,不断加大贫困生经济资助力度。但由于贫困生总量的激增,加上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及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贫困社会成因较为复杂,因此贫困生资助体系在沉重的资助任务面前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如高校存在着“重经济扶贫、轻教育扶持”的现象;对于如何解决贫困生的精神贫困或心理问题则关注较少。而贫困生由于经济生活的长期贫困,致使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形成定式,造成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敏感、对社会的不满情绪等人格和价值观的形成。同时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冲击,一些经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们渴望金钱、追求时尚,内心矛盾、焦虑和自卑感加重,也使他们在人格方面的弱点突显出来:丧失感恩与回报之心,缺乏自强、自立精神;“等”、“靠”、“要”的思想严重。
(二)从学生的角度来讲,贫困生自强精神培养势在必行
马斯洛认为:饥饿是极度利己主义的,它唯一的满足方式就是满足自己;需要越高级,必定越减少自私。高校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承受着经济生活长期贫困的压力,使得他们更容易出现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上的变化:脆弱、敏感、自卑、拘谨、压抑是贫困生最普遍的心态。他们因贫困而自卑,但又有极强的自尊心,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他们渴望融入集体,被他人接纳和认可;但又逃避离群,不愿接受别人的同情和帮助。他们承载着家庭和自己对改变命运较高的期望,在求学过程中,在心理极端脆弱的状态下容易采取极端方式对待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如何在经济资助的同时,使贫困生从观念上摆脱等待救助,学会用平等、积极、主动的心态对待贫困,树立自立自强精神,立志成才显得尤为迫切。
(三)从教育的层面来看,高校贫困生自强精神教育至关重要
罗杰斯和马斯洛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他们一贯强调: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懂得尊重和重视学生的情感、意愿和观念,相信学生有能力教育自己,发展自己,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而贫困生的成长成才教育工作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整合所有有利的主体资源,积极营造良好的、适宜贫困生发展的教育和人文环境。从教育的层面来看,高校在开展贫困资助工作时要保护受助者的自尊心,注意帮助贫困学生树立自信,培养阳光思维,正确处理经济困难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让每一位贫困生能够在一个平等、和谐的环境下,健康自信成长至关重要。
三、构建贫困生自强品质塑造的高等学校精神教育体系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作为一所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1.3万余人。笔者以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作为调研对象,在对我校贫困生的学习、心理、就业等情况调查问卷分析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基于贫困大学生自强精神培养的“济困—扶志—强能”三维并进的贫困生精神教育体系,将“扶贫”与“扶志、扶能”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探索一条对我校贫困生切实可行的“砺志强能”助学育人的新路子。
(一)济困
规范程序,提高资助效率,丰富资助内涵。每年年初,我校就对全校学生进行普查,全面了解全校学生的家庭状况,准确筛选出经济贫困学生,并对这些资料数据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建立信息档案,进行动态跟踪管理。
在贫困生认定程序上严格遵照我校2007年出台的《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通过座谈会、走访等对每个建档的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在审核过程中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和监控,减少主观和人为因素,保证资助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科学规范。
按照“他助、自助、助人”的“砺志强能”为目标的助学、帮困、育人资助体系,不断完善以国家资助为主要渠道奖、贷、助、补的制度,并开设“绿色通道”,及时解决贫困生入学“进得来”问题;根据每一个贫困生具体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每个贫困生的四年助学、帮困、育人资助计划,以实现对贫困生的全方位资助;通过定期召开贫困学生座谈会和个别谈心交心等形式,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和想法,有针对性地根据贫困生的不同困难和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同时以合理的不伤害贫困生心理的方式来表彰和弘扬社会各界献爱心的精神。
(二)扶志
“扶贫先扶志,助学重在育人。”经济资助只能解决贫困生暂时的困难,而精神扶贫才具有长远的效果。因此我们积极改变助学帮困工作思路,变单向的经济脱贫转变为经济、精神双脱贫,积极主动采取多方面措施进行精神扶贫教育。注重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让每一个受资助学生明白:每一分资助资金都来之不易,都是一份沉甸甸的爱心,你所得到的资助也许是一个比你更贫困的人的让渡,因此你无权挥霍,更无权颓废。激励学子面对资助,要饮水思源,心怀感恩,立志奉献,回报社会。强化贫困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帮助贫困学生明白国家资助政策的作用与意义;教导他们“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鼓励他们人穷志不穷;让贫困生懂得“未曾清贫难成人”的道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克服自卑和消极厌世的不良情绪,塑造自强自立的品格,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引导和教育他们正确认识和对待贫困,告诉贫困学生“物质上的贫困并不代表精神上的贫困,更不代表个人尊严和价值的缺失。社会可以接受你的贫困,却无法原谅你的落后!”帮助贫困生把握好贫困与成长成才的辩证关系,引导贫困学生树立“知识改变命运,助学完美人生”的意识;透过和谐的校园环境启发贫困生学习知识、追求理想的动力和热情,让他们认识到只有心理脱贫,才能使贫困生真正脱贫。鼓励他们在宽松的校园氛围中广泛开拓人生和交际圈子,不断充实其精神世界,促进人格的完善,成为生活的强者。
(三)强能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经济资助和精神扶贫,只是暂时缓解他们的困难处境,只有将“物质救济型”资助向“励志强能型”资助转变,才能彻底解决长期的经济困难和继发的心理困难所导致的困境。因此我校在切实提高帮困助学工作中立足长远、标本兼治,既“授之以鱼”,也“授之以渔”,教育引导贫困生正确认识到:生活上的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能力差距。勇于克服内心的“魔咒”,突破自我,重塑自我。帮助贫困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并形成正确发展倾向与事业目标,合理做好四年大学的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做到全方位塑造和提高困难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积极开展好勤工助学工作,把“输血资助式”勤工助学转变为“造血助人式”勤工助学,将劳务型勤工助学岗位与创业型勤工助学岗位相结合,鼓励贫困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并在第二课堂实践中加强专业知识的渗透和运用,帮助贫困学生提升学习、工作、人际交往能力,为实现自强成才提供多种机会,进而让其增长知识才干,增加社会阅历,提高综合素质,并体会到自立自强后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增强自信心和行动自主性。
四、结束语
贫困生问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社会结构性问题,十分复杂艰巨。建立健全一套适合高校基于大学生自强精神的培养体系,科学构筑“济困、扶志、强能”三维立体型励志强能的教育模式,帮助贫困学生进行深度的自我探索、自我定位,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对待贫困,自我救助、自我教育、自强不息,科学地规划自己的生活和未来,使贫困生在健康、和谐、平等的人文环境中成人成才。
参考文献:
[1]欧阳胜权.高校贫困生就业指导中积极自我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3,(11).
[2]刘冬梅.论新时期高校贫困生育人体系的构建[J].学理论,201l,(30).
[3]徐峰.关于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若干思考[J].内江科技,2008,(1).
[4]杨周复.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徐国立.高校贫困生三维并进资助体系的构建——以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为例[N].经济与社会,2014-08-25.
[6]王超.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及对策研究[N].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