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欣+张永臣+李小青+姜曼
【摘 要】落实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是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教育公平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但是目前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存在着认定缺乏精准性、贫困生材料真伪难辨、资助力度不够等方面的问题。基于上述认识,本文从高校资助政策的历史演变、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做好高校资助三个方面分析了高校精准资助政策。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资助理论与实践
全面贯彻国家资助政策,切实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是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基本要求。高校资助政策可以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保障,进而维护教育的公平和社会的稳定,同时也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举措。[1]尽管国家出台的相关资助政策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内涵、认定、甄别、资助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是在具体实施中,贫困生的认定工作还是具有一定的困难性和模糊性。本文以我国高校资助政策的历史演变为出发点,提出资助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从而希望为高校资助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借鉴。
1 我国高校资助政策的历史演变[2-4]
1.1 实行“免费上大学”加“人民助学金”时期(1950年-1982年)
1.1.1 1950年开始实行为工农开门的免费制度
1950年召开的“全国第一次高等教育会议”指出:“高等教育必须要为工农开门,以便及时地为我国培养大批工农出身的知识分子”。
1.1.2 1952年开始实行人民助学金制度
1952年7月政务院颁发了《关于调整全国高等学校及中等学校学生人民助学金的通知》和《关于调整全国各类学校教职工工资及人民助学金标准的通知》,从此进入“免学费”加“人民助学金”时期。1964年,全国高校大学生享受人民助学金的比例接近80%
1.2 实行“人民助学金”与“人民奖学金”并存时期(1983年-1985年)
1983年7月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人民助学金暂行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人民奖学金试行办法》。至此,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制度从单一的助学金变革为人民助学金和奖学金并存的模式。
1.3 实行“委托培养”与“自费制度”时期(1985年-1989年)
1985年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高等学校除实行国家计划招生和用人单位委托招生以外,还可以在国家计划外招收少数自费生。此后,高等教育由单一免费制度向“免费加收费”制度转变,出现双轨制现象。
1.4 实行收取学生学杂费和住宿费制度时期(1989年-1997年)
1989年8月,原国家教委、物价局、财政部联合出台《普通高校收取学杂费和住宿费的规定》,打破了高校免费教育的模式,实行以国家任务招生为主、以招收委托培养生和自费生为辅的“双轨制”。自此,开始出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直到1997年,我国所有高校开始实施收费上大学制度。
1.5 强化资助体系时期(1997年-1999年)
为了避免因收费制度的实施而带来的社会不公平、教育不公平以及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国家有步骤地颁发了大学生奖助学金改革规定、设立勤工助学基金、减免学杂费等政策文件。
1.6 健全资助政策体系时期(1999年至今)
1999年6月国务院转发了《国家助学贷款管理规定(试行)》。200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的执行,标志着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完善,为教育机会均等奠定了基础。
目前逐步健全“奖、贷、助、补、减、免、绿色通道”为主的资助体系。2014年山东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要实现从保障性资助到发展性资助的转型。2015年提出,要不断提高学生资助精准度。
2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5-6]
2.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缺乏真实性、精准性
一方面,目前各高校认定贫困生的普遍做法是:由学生自主申请,然后以学生家庭所在地的村委会、街道办事处等有关基层部门开具的列有家庭人口、收入等基本情况的贫困证明为依据,随后由学校将贫困生的名额分配给各学院,学院分配给辅导员,辅导员再分配给各个班级,最后由辅导员牵头进行班级民主评议选择贫困生人选。但是这种形式的认定流程存在着证明材料真伪难辨、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透明、民主评议不全面等问题。一些真正经济困难的学生可能由于自尊心过强、碍于面子等原因放弃申请,而一些家庭相对富裕的学生有可能会利用关系进行虚假申报。
另一方面,学校是将贫困生名额最终分配给各个辅导员,辅导员再分配给各个班级,但是每个辅导员所带班级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存在差异,有可能A班的特困生来到了B班就属于一般贫困或不在贫困生之列,这就会造成某些相对更为困难的学生得不到资助。同时辅导员、班级同学缺乏对申请贫困学生经济、生活情况的关注与调查,无法确定其真正的贫困程度,主要依据就是学生提供的贫困证明,那在贫困程度的评判以及额度的分配方面难免会存在偏差,有些甚至会掺杂个人情感。而且某些申请贫困生的证明材料与其日常经济消费状况也存在着差异,如果这些同学可以申请成功,获得资助,那在某种程度上会对班级、学校的和谐稳定造成影响。
2.2 侧重经济资助,忽视精神资助与能力培养
一方面,目前多数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多侧重于经济方面,而忽视对其“精神”方面的资助以及心理方面的教育。现阶段高校贫困生的思想问题、心理问题已经逐步凸显出来,思想方面:受助之后不感恩、偿还贷款不诚信、遇到困难不自强等;心理方面:自尊心强、自卑感、嫉妒、性格孤僻、偏激、敏感等。若这些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将来会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另一方面,现阶段的高校资助模式是将资助费用直接发放到贫困生手中,在学习、生活方面给予他们一定的经济与物质支持,改善他们的条件,而并没有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忽视其能力的培养。
3 如何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
3.1 建立精准型资助模式
各高校资助部门应该制订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流程和标准,围绕学生的户口类型、生源地、父母职业、家庭成员情况以及家庭收支情况等为指标,构建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高校贫困生认定综合评价体系,形成以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为主体,以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困难补助为辅助,以社会力量捐款为补充的多元化资助体系。[7]学校可以将学生的就餐卡作为一个认定指标,规定一个月在餐厅的就餐次数与就餐金额作为贫困标准,凡是满足条件的同学即使没有申请贫困,学校也可以直接将钱存入学生的餐卡中提供资助,这就可以有效避免某些家庭困难学生碍于面子而不申请贫困的情况。同时,作为一名辅导员要多关注孤残学生,关心其心理、学习、生活的情况,并且要及时关注学生的情绪动态,了解学生的家庭有无出现因病致困,因灾致贫等情况。如果确定学生家庭突然发生变故,应及时提供经济上的帮助并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
3.2 建立发展型资助模式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对贫困生进行资助时,我们不仅要解决其上学难的问题,解决其经济上的困难,还要帮助其在心理素质、综合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解决其日后的发展问题,形成从费用上的外援式依赖到自己努力挣钱“自养”式的转变,树立一种“自救自助”的意识。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培训讲座、开办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举办求职模拟大赛等形式,为他们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就业求职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使其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使之有实力和能力参与社会竞争;并引导其树立勤俭自强的精神、诚实守信的意识、艰苦奋斗的作风,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自我的强大。[8]
3.3 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包括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感恩教育、励志成才教育等。可以利用报告会、主题班会、晚点名等机会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教育;以案例教育和签订承诺书等形式进行诚信感恩教育;可以邀请优秀的贫困生代表给学生做报告,对其进行励志自强教育;可以采取线上线下教育模式,利用微信、微视频、微电影等形式进行相关主题教育。
4 结语
“精准资助”概念是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战略和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先扶智”的延伸,各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创新资助模式,最大程度上保证真正贫困的学生获得最大的资助,帮助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走出贫困,强大自身。同时作为一名辅导员在开展资助工作的过程中,要创新求实,以学生为本,将高校资助工作扎实做好。
【参考文献】
[1]田中良,张娜.高校家庭困难学生精细化甄别方法初探[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5):95-97.
[2]刘和忠,赵贵臣.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历史演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183-187.
[3]朱城.新中国高校学生资助制度的梳理与分析[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4,17(3):6-12.
[4]徐卫兴,魏艳.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学生资助制度的回眸与前瞻[J].思想理论教育,2009:78-83.
[5]胡芳.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困境及对策探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6):101-103.
[6]伍冬云.大学生精准资助问题研究[J].管理观察,2016(6):199-137.
[7]彭益全,黄蓉,宫佳,杨思思.高校贫困生认定及精准资助路径探索与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2016:19-22.
[8]梁军,何丽萍.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根本出路:“输血型”向“造血型”资助模式的转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6(4):129-131.
[责任编辑:李书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