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设计学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潘畅 何平 伍擎昊
辽宁何氏医学院 110163
[摘要]校企合作在民办高校教育系统的落实是产学结合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促进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有效路径。对于民办高校设计学类专业而言,考虑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对于校企合作模式的运用应当从自身的行业特点和专业优势出发,遵循同惠互利的基本原则,提高校企合作模式实施的针对性与有效性,这对于学生就业及高校教学发展大有裨益。本文从民办高校设计学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意义出发,针对这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展开了细致论述。
[关键词]民办高校;设计学;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方式,校企合作模式更加重视从市场导向和社会需求方面突出高校教育的目标导向性,这是对职业及教育客观规律的一种阐述,从校企优势职能出发,辅助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相较于其他专业而言,民办高校设计学类专业在应用校企合作模式时并非完全套用现有的艺术专业合作模式,而应当从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就业前景考虑,借助校企合作模式实现对自身实习过程的有效监督,利用在企业锻炼的机会提高自我职业素养与综合能力。总而言之,建立在就业导向前提下的校企合作模式不仅是对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率的重要保障,同时对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在工学结合中革新传统教学模式。在传统封闭式教学形式中,学生的学习参照对象是书本,过多的理论灌输使得学生忽视了实际工作与书本知识之间的关联,加之对行业认知和工作掌控能力的缺乏,就业难的问题不容忽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使得校企合作在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得到渗透。通过真实项目在学校课堂教学中的引入借助项目实施教学,这更加有利于学生对复杂设计理念的理解与掌握。
(二)实现对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传统民办高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显得过于封闭,学生与外界缺少必要的联系。与此同时,在校教师缺乏对企业最新动态及市场人才培养需求的了解,导致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遇到阻碍。校企合租模式的实施旨在于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帮助学生累积工作经验。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穿插教学密切与企业间的合作,这既是对学校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过程,同时对于实用型人才培养也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学校和企业用人相结合成为了设计学专业应用性专门人才培养的必然路径。
(三)在共建互兴中促进多方同惠。校企合作的落实使得企业技术人员的社会资源价值得到充分发挥,而企业中的硬件设施也更加便于学生实习的开展,在职业实践中加深对岗位工作的理解,更加确定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基于如此,学校的设施缺乏和实习难的问题得到解决,而企业本身也获得了更多的人才储备,在节省运营开支的同时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对于教师而言,校企合作是课程资源累积的重要过程,这对于自身教学服务能力的提高极其重要。在共建互兴的环境下,校企合作的多方同惠优势得到全面展现。
(一)依据学校与企业双方意向促进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1、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可由学校与企业合作展开,通过面试招生的方式对学生学业情况展开考评,依据订单协议的内容在毕业之后学生可正式进入企业任职。在企业的人才需求计划下达之后由学校全权负责学生成绩考核、课程设计、实习规划以及人才招收等事宜,将企业工作实际与学生的毕业设计及课程设计等相结合。这不仅能够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且是对学生就业压力的缓解,企业本身也能够招收到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优秀员工。
2、渗透式人才培养方案。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可突出企业参与的必要性,在具体的实习方案制定、教师选择和场所选择上依据协议内容提供相关的智力支持服务与继续教育服务。这一渗透式人才培养方案兼顾了订单学生与非订单学生,借助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突出专业技能训练的针对性,通过校外定岗实习与校内实训等途径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通过实习基地建设实现对实习环境及质量的改善
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实习基地的建设对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有着重要影响。在“同惠互利、诚信合作”的基本原则导向下,企业和学校可通过对校外实习基地及校内实训场所的建立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实习指导,针对特定的实习项目对应相关的实习场地。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生既能够在企业设计师的指导下更加全面地接触岗位工作实际,同时也能够在完成设计项目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市场发展趋势,进而有针对性地提高自我职业技能。面对当前民办高校设计学类专业实习设备缺乏与实习难的问题,企业这一重要的实习基地应当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结合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性。
(三)从师资建设进一步夯实人才培养基础
校企合作模式中实训基地平台的有效利用不仅能够使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得到提升,且有助于教师更加准确地把握行业发展信息,依据行业发展特性与实训基地平台丰富自我社会实践,以校企合作机制为基础联合校内教师与企业专家的力量提高实训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从专家资源优势分析,职业能力与专业能力的结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学试验的开展与教学方法的改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序实施,这是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基础的夯实过程。此外,教学活动中专任教师的参与也能够有效促进自身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的提升,通过“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构建密切与行业发展之间的联系,提高设计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这对于学生就业渠道拓展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民办高校设计学类专业中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这就需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通过对合作模式的调整和人才培养规划的落实提高校企合作的实效性,塑造更为完善的校企合作环境,从政策、文化、法律等诸多方面实现对民办高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有效支撑,促进学生顺利就业。经过不断的努力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设计学类专业中的渗透已然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这其中的不足之处仍有待改善,后续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可结合学生专业特点谋划全新的校企合作路径。它更需要完善的政策、更加灵活性的管理模式、多渠道的人才引进、以及科研成果应用,这都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不断的加以完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姬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09)
[2]刘飞.构建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型课程体系[J].价值工程,2010,(11)
[3]刘晓明,杨如顺.高职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模式选择[J].职教论坛,2003,(14)
[4]章怡.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研究---以高校人才培养为分析视角[D].华东政法大学,2012,(04)
2014辽宁省民办教育协会教育科研立项课题,编号:LMJK20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