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胜存
摘 要: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所以,学好数学可以为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青少年时期接受数学教育,并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石,由此,培养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显得非常重要。处于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学生是各项认知技能都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其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会随着其兴趣而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进而产生厌学心理,甚至会产生逆反心里,导致对其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我们通过教学就是要培养人和塑造人,因此,好的教育教学会使学生全面发展得到增强。
关键词: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成绩 充分利用多媒体 多手段培养学生兴趣 良好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9(c)-0236-02
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有许多数学题目有多个解题答案,容易在练习或考试中被忽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多方面仔细推敲,全面正确理解和分析。否则就容易忽略了其它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1 培养学生思维与兴趣,促进数学有效学习
(1)增强活动课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作用。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月之繁,无处不用到数学。”特别是21世纪现代化今天,数学的应用更是无处不在。所以,我们要从小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够适合新一代的学生呢?在课堂中,只有让学生去担任学习的主角,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知识的探索中。数学活动课就是让我们的学生充分体现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活动课上,老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布置让学生动手去测量,拼凑,剪切,计算等活动,去探索发现其中规律,掌握数学知识。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初步尝到了数学家研究问题成功时的喜悦,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倍增。例如:我们上《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这节课时,老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发一些平行四边形的小纸片,让同学们小组讨论,怎么才能把一个平行四边形经过剪贴,拼凑变成一个学生会计算面积的图形呢?大家都可以畅所欲言。有的同学提到可以用剪刀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把它剪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然后再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一些同学发现可以从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就得到两个直角梯形,然后可以拼成一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同学们通过观察和思考认识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就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边和高。这就可以直接引导大家找到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为:S=ah。另外学生每次做数学都是看到一道题想也不想就开始做,看似是抓紧了时间。有一位我的学生就提到过他在做数学时,积累的经验告诉他做得快不一定是做得对,主要还是要做对。他说今天我做了一道题目把我难住了,我苦思冥想了好几个小时也没有想出来,我只好乖乖地去看基础提炼,熟悉掌握基础的前提下再次分析。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从那以后我知道做数学不能求快,要求懂它的方法。总之,用活动课的方式上数学课,是所有学生非常喜欢的。在课堂上,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过程充满了好奇心,都迫切渴望获得知识,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中,要让学生充分体验做学习的主人的快乐和自豪。希望老师们能多用活动课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课的兴趣。这樣,学生学起来才有尽头,才能将知识学的更扎实,更轻松,更灵活,更优秀。
(2)将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紧密结合,使师生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和提高。数学教师要研究怎么利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数学教学过程中,与常用的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当然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结合在一起,将信息技术之长补传统教学之短,这样能够快速让学生想象、推理、思想、理解、驾驭学科知识、获取、利用信息资源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我们需要把教育信息资源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整合点。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一课时,教师可以自己整合一个相关的学案式课件,把所有问题都交给学生去完成,并且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电脑来设计一些游戏,或帮教师设计一份教学课件,学生会兴趣浓厚,在学习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能力。通过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的整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在学生才爱学,微机信息技术通过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形式对学生形成刺激,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如教学《圆锥》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通过Flash动画,展现三维立体,让学生仔细观察,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从而大大地提高学生对数学直观上的感受。还可以在讲解平面图形翻折问题时,将图形的旋转、移动、重叠、翻转等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简单辅之以必要的解说,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感,然后通过动画模拟,解除传统教学中学生凭空想像、难以理解,从并使学习难度降低,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还可以通过开设第二课堂,让学生在网上收集数学应用范例、数学史料,借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让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 动手做一做,写上自己的收获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理所当然的认为写在本子上的作业才是作业的习惯,同时也养成了只写不动脑的坏习惯。要想在高效课堂中得到更多的收获,就需要老师多布置动手做一做的教学设计,让同学们体验亲自“实验”的快乐。
例如:在初步认识了长度单位后,可以让学生小组互相量身高,把自己的每本书的长、宽和厚度量出来,回家选几种蔬菜和家具,把它们的长度量出来,并做好记录。这样,每位同学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就会具体化。
3 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良好习惯
数学,它是一门研究数与形的科学,它不处不在。无论要掌握什么技术,先要学好数学是基础,攀登科学的高峰,更要学好数学。那么数学与其他学科比起来,有什么特点?它有哪些相应的思想方法?它对我们又有什么样的要求呢?
数学的三大特点严谨性、抽象性、广泛的应用性。什么是数学的严谨性,指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较高的精通性,具有固定模式的解题思路。选用少数几个不加定义的概念和不加逻辑证明的命题为基础,推出一些定理,使之成为数学体系,在这方面,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是个典范,他所著的《几何原本》就是在几个公理的基础上研究。培养学生计算细心、认真的好习惯。学生在计算中常会出现这样一些错误,比如看错抄错题目;列竖式时数位没对齐;计算时不打草稿;一位数加、减、乘、除计算错误导致整题错;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做完题不回头检查等。这些都造成学习上的极大失误,而造成这些的原因大多是由粗心造成的,那如何让学生细心呢?(1)教师要做好示范和表率。教师的板演,批改作业的字迹、符号,一定要规范、整洁,以便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2)善于总结经验,归纳方法。比如:可以教给学生计算的检查方法是:一对抄题,二对竖式,三对计算,四对得数。(3)加强口算训练。学生做计算题的速度及正确率与每个学生自身的口算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我们有必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口算练习,基本上采用聽算和看算训练。持之一恒,学生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4 学生的思想提高取决于有效知识量
有效知识量是指教学中学生获得的、深思熟虑的、深刻理解的内容,即有效知识。(1)教学的心理效应取决于有效知识量,通过对知识的获取产生愉悦的心理效应,就会成为活动的原动力和催化剂。(2)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才能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中学生易受情绪的掌控,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必须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的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尤其在学生疑难处、迷惑中,或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更要教师及时加以点拨。当然有效的学习过程还可以各种手段实施。中学生注意的特点是有意识的占据主导,尤其是有兴趣的学生往往表现出如孩子对游戏的兴趣和足劲般,他们能一连几小时地玩,却不能长时间地一动不动地坐在一个地方。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针对差异性,我们应该实施分层教学策略,充分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教学过程分层,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展示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有效。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伴随着兴趣而产生的,浓厚的兴趣则是靠着反映敏捷的思维作铺垫的。两者之间必然联系在一起,并且是一同成长的。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只重视激发兴趣,也不能只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双方不能舍弃任何一方,应该着眼于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兴趣是思维发展的平台,思维是兴趣的基础,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在思维潜意识中某些问题的探索而产生的结果。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多注重培养学生根据题目中的具体条件,然后自觉灵活地运用数学方法,通过变换角度思考问题。才能够发现新方法,制定新策略,长期坚持这样的方法训练,学生一定能产生浓厚的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希望通过这些方式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乐学、好学,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5 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主要表现对已解决问题寻求新的解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和创新。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寻找客观真理,成为发现者,如果能够做到让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这一探索过程,学生能力自然就会得到飞速的发展。教学中可以通过展现各种实践方法的思路分析,形成系统的条理的公式的推导线索,把这些思想方法明确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才能从中领悟到当初数学家的创造思维进程,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总复习实践和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完成初中3年数学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是中考致胜的关键所在。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有利于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的实际运用。针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达到查缺补漏,掌握教材内容的再学习。所以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实施总复习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因此,我们要紧扣大纲,精心编制复习计划。初中数学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在三年的教科书中,杂而乱导致学生往往学了新的,忘了旧的。所以,必须依据大纲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精心编制复习计划。计划的编写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总而言之,提高学生成绩,就要求我们有效的将学生思维和兴趣都得到培养,共同激发学生潜在能力,才能实现数学成绩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方明亮.教与学—高等数学学习指导[M].新疆电子出版社,2010.
[2] 侯风波.《应用数学》(理工类)[M].科学出版社,2010.
[3] 杨庆余.中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 张奠宙,李士.数学教育学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6] 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