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军区总医院(110840)吕 欣 李惠梓 高晓明 吴兴哲 王玉霞
“5S活动”又称“五常法”起源于日本,作为现场管理的有效工具,已经受到全球企业及医疗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同。医院“5S活动”是用来创造和维持良好工作环境的一种品质技术,针对医院现场各种状态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活动[1]它的重点是创造高效率和整洁的工作环境,提升人的品质,是有效的、科学的管理方法[2]。其活动的核心和精髓是素养。2012年以来,我们将“5S活动”引入病房护理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管理思路与体会介绍如下。
我科是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为主要特色的重点核心技术科室,随着科室的不断发展、技术不断创新、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深入,科室于2012年搬迁至新综合医疗楼,床位数由原有45张床拓展为82张,由原有1个疗区拓展为3个疗区,收治范围由原有先天性心脏病拓展为以瓣膜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及心力衰竭为主的3个亚专业,护理人员由原有11名增加至25名。针对疗区扩大、病员剧增、病种更新、年轻护士多等现状,加之病人来源遍布全国各地,年龄跨度大(下至新生儿上至9旬老人)等诸多因素及问题,我们充分利用新医疗楼搬迁这个有利时机,于2012年初将“5S活动”管理理念引入病房护理管理,以利快速有效规范护理工作,提升护理品质,确保护理安全与质量。
2.1 组织阶段
2.1.1 成立“5S活动”推行小组 明确各疗区活动负责人,赋予相关责权利,全员参与活动。
2.1.2 明确“5S活动”目标,营造温馨有序的病区环境,提升护理人员素养,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节约资源、避免浪费,提高医护患三方满意度与美誉度。
2.1.3 开展5S培训,集中学习5S的相关内容、开展方法与实施技巧,让全体护士充分理解其内容实质,明确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并将此项学习内容作为常态化学习及考核内容之一,以利全员日常遵章守纪习惯的养成。
2.2 计划阶段
2.2.1 现状评估 对护士职业礼仪规范、病房秩序管理、物品管理、设备器材药品管理、区域规范管理等方面进行全员现场调研,分析讨论,查找不足。
2.2.2 制定推行计划 召开组长会,划定推行5S活动整改范围;根据划定的范围对照5S活动要求制定各项规范、审核标准及管理措施;
2.2.3 样板制作 分区域、分内容,责任到人,设定规范样本完成时限,并将实例样本进行拍照,制成文本,装订成册,便于日常物品、药品、器材等护理工作的“目视及标准化”管理。
2.3 实施阶段
2.3.1 常组织(1S)将工作区内的物品进行分类,划分为必需和非必需物品,将非必需物品清理掉,将必需物品的数量降到最低程度,然后根据物品使用频率进行分层管理:(1)每天或每月使用的物品放在工作区域内最方便取用的地方;(2)对过去1~6个月内使用过的物品,把它保存在工作区域的中间部分。(3)对过去7~12月内偶尔使用的物品保存在离工作区域比较远的地方;(4)过去一年未使用的物品进行处理或回仓。并强调每天循环整理。通过对物品分层管理,各室物品摆放井然有序,工作场所宽敞明亮,既节省了空间,又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2.3.2 常整顿(2S)对需要的物品进行合理的安置,把必要的物品按规定位置摆放好,并作好标示,方便目视管理。各室物品储存原则:(1)常用的物品放在容易取到的地方;(2)重的物品放在底层,以确保安全储存;(3)物品存放高度在膝关节到肩膀范围,以方便取用;(4)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对有使用期限的物品,按照日期先后顺序排列存放,有效地杜绝物品过期,减少浪费;(5)每类物品给予一定基数,保持存量最低水平。如护士更衣室工作服、护士帽按规定放置;卫生间多组开关分别标识,一目了然;真正做到物有其位,物在其位,层次分明,方便管理使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亦避免了资源浪费。
2.3.3 常清洁(3S)将工作环境中的每件物品和每个地方有规律的清洁维护,使环境、物品、仪器、设备保持清洁状态,并将责任落实到人,除每日有疗区组长对所负责疗区进行督导检查外,每周每日安排固定班次进行环境清洁,物品检查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各负其责,确实做到物品有人查,事情有人管,以确保各工作环节健康有序的良性循环。
2.3.4 常规范(4S)科室内护理人员不断的坚持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并作为一种制度坚持不懈的执行下去,养成工作认真、规范的习惯。目视管理和透明度是常规范的管理技巧[3]。每月坚持做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并在月末进行护理质量讲评。充分调动大家积极性,集思广益,不断挖掘新思路、新创意、好点子,来改善和优化细化工作流程,通过不断持续改进,使科室护理工作达到最佳化。采取启发式监控与管理,结合核心制度及护理规范学习的同时,强化质量管理标准意识,随机模拟问题场景或针对现实情况,让护士对照质量管理标准自行找出问题所在,针对查找出问题给予即时鼓励。以培养良好自我约束习惯,达到自我规范及零缺陷管理目标。
2.3.5 常自律(5S)是实施“5S”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常自律要求人人依规行事,养成遵守规章制度的好习惯,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制定共同遵守的有关规则、规定。病区管理者以身作则、带头履职,不断指导护理人员加强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的执行和改善。科内护理人员自觉地按照规章制度去落实,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遵守职业操守和操作规程,爱护公物,用完归位,团结协作,共同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和工作场所,并使其这种行为养成一种习惯。与此同时充分利用个人绩效管理机制,将5S管理有机地与个人绩效挂钩,使大家在总结日常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同时,不断完善和提升个人的自律性,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个别医护人员和年轻同志自觉改掉陋习,融入集体大环境中。
3.1 规范病区秩序与管理,塑造良好科室形象 通过5S活动,统一了3个疗区的治疗室、处置室、护士站、更衣室、值班室、库房以及病房的物品摆放,清除了与工作无关的物品,把各场所所需要的物品放置在规定的位置,实现了人、物、场所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优化组合。尤其通过多种形式的“目视管理”,大大缩短了物品寻找时间,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如丢失、损坏)能即刻发现,有效保障了医疗护理安全,避免资源浪费。干净整洁有序的医疗环境,使护理员工心情愉悦,工作热情高涨,同时也赢得了医生的支持与配合,增加了患者对科室、医院的信赖程度,科室呈现良好的“医护患三位一体”管理的良好态势。患者满意度逐年上升,见表1。疗区内吸烟现象得以杜绝。
表1 患者满意度(%)
3.2 提高护理人员素养,改善护理服务品质 推行5S管理有助于护理人员养成严谨的个人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素养[4]。倡导从小事做起,第一次把正确的事做正确的“零缺陷”管理目标,培养护理人员按规定做事,养成凡事认真的习惯。尤其适用于短期内大批引进护理人员的快速规范化培训,使新入职人员尽快进入工作角色,熟悉工作场所和管理规范,有效促进全员实施的时效性和标准结果统一性,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效率,确保了临床医疗护理工作的良性运转。
3.3 完善护理管理,改进护理质量 科学的管理手段是提高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5]。按照5S管理要求,科室形成了自下而上、人人参与管理的良好氛围,紧紧围绕“四定”管理要求,即定班次、定岗位、定专人、定目标,促进5S管理目标的实现,充分利用临时质量反馈机制,面向所有管理流程与细节进行持续改进,确保护理质量与安全目标的实现。推行5S管理三年来,修订流程与规范60余项,无护理纠纷及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通过5S管理的开展与实施,科室护理工作的科学化和制度化水平明显提升。但在实施和推进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尤其在人的品质提升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4.1 不能急于求成,注意人性化 在严格推行5S制度化管理时,也要注意人性化管理。注意说话的对象、场合,掌握患者的思想动态和生活习惯,如戒烟工作本身就是一项长期工程,不可能在住院的短时间内实现,因此护理人员一方面要耐心讲解吸烟的危害,同时还要鼓励患者及陪护人员正确看待戒烟问题,循序渐进,明确陪护人员如要吸烟指定至户外区域,充分体现护理的人文性。在人员工作量分配上,年轻护士多承担一些事务性工作,高年资护士多承担一些组织管理和传帮带工作,更加有利于5S管理的贯彻与执行。
4.2 不能流于形式,注重实践性 实施5S管理,不能只停留在概念和条条框框上,而要落实到具体细节上,落实到具体的人和事,5S管理需不断的深化,尤其是素养有待于更深层次提高。
4.3 不能自扫门前雪,注重团队合作 5S管理时全员参与,只有大家齐动手,才能营造温馨明快的工作氛围,是工作环境面貌发生改观,真正达到“人造环境,环境育人”的效果。因此5S管理不仅仅是管理层的事情,更是需全员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精神来执行,最终形成一种管理文化。
[1]黄惠根主编.护理五常法手册[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1,6
[2]肖智军.5S活动推行实务[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66
[3]卢少萍,钟华荪,李华.环境品质的“五常法”管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3,10(2):75
[4]刘秀君.5S管理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09,21(1):150
[5]温大翠,何述萍.5S管理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