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文化解析*——以汉民族两个代表性舞种为例

2015-12-06 04:17焦广发曹焕男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拉花民间舞秧歌

王 群,焦广发,曹焕男,刘 徽

(河北体育学院体育艺术系,河北石家庄 050014)

生态文化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1]。自然环境通过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与制约舞蹈的发展,社会文化环境是舞蹈发展的直接影响因素[2]。舞蹈生态学以舞蹈与环境的关系为研究目的,从生态文化的视角研究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者把社会文化环境与舞蹈发展的关系作为主要内容。本文以昌黎地秧歌和井陉拉花两个舞种为例,通过田野调查,探究社会文化环境与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变化的关系。

2014年2月10日至2月15日,课题组对昌黎地秧歌和井陉拉花进行了田野调查。回访时间为2015年3月1日至3月6日,回访目的是对第一次调查的研究结果进行考证和完善。地秧歌的田野调查地点在昌黎县城,调查的内容为当地平时的秧歌活动及正月里民间秧歌队的秧歌拉街演出。回访地点在昌黎的贾村,内容为农民秧歌队每天针对秧歌进行的舞蹈动作技能演练活动。拉花的田野调查地点在井陉县城,内容为井陉县学校的拉花教育,井陉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的井陉民间艺术节中拉花大赛上的拉花舞蹈。井陉拉花实地回访地点在井陉县城和南张井村,内容为井陉艺术节中拉花项目的变化及乡村花会中的井陉拉花。

调查结果显示,昌黎地秧歌的发展植根于当地百姓的文化生活,虽然舞蹈表现形式略有改变,但保持了项目的地域文化的差异性特点。井陉拉花的发展,舞台化趋势明显,舞蹈形式、内容改变较大,与其乡土文化环境发生一定程度背离。从生态文化的观点解析两个项目的变化,使舞蹈本体与其社会文化环境建立理论联系,才能找到变化的原因,从而建立衡量变化的标准。

1 社会文化环境带动民间舞的社会文化载体变化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多元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多元文化的冲击改变了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和乡土文化根基,从而致使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乡土文化特色发生改变。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必然带动舞蹈的社会文化载体的变化。

北方汉族民间舞蹈多在民间的花会、社火、庙会等民俗活动中呈现。民间舞的发展历史中,民俗活动与民俗文化成为一种社会文化载体,把民间舞文化包容于其中。田野调查中发现,作为井陉拉花文化载体的民间庙会、拜神活动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庙会演出的节目内容不但有传统的戏曲、鼓乐、拉花等,也有流行歌曲演唱、诗朗诵、广场韵律操等,庙会成为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相融合的“容器”。

2 民间舞社会文化载体带动民间舞演示环境的变化

社会文化载体是舞蹈形态形成最直接的环境因素,所以要研究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变化原因,舞蹈的社会文化载体与舞蹈本体的关系是关键内容。昌黎地秧歌和井陉拉花的对比更突显了社会文化载体的变化对舞蹈演示环境的变化产生的带动作用。

昌黎地秧歌成形于元代,流传至今,依然以当地乡土文化生活为根基,以传统民俗活动为文化载体。地秧歌的舞蹈活动在昌黎表现出一种民间的常态化。田野调查结果显示,在昌黎,虽然地秧歌会以最隆重的方式在农历正月的民俗活动中出现,但地秧歌是当地人最普遍的娱乐方式,公园广场、田间地头平常也随时可以看到扭秧歌的人。昌黎地秧歌的演示环境自由,仍然以室外、街巷、空场为主。

井陉拉花起源于明清,以庙会、街头广场花会等民俗活动为社会文化载体流传数百年。但田野调查结果显示,近两年井陉拉花表现出在政府部门指导下的常态化。教育局在中小学推行“拉花课间操”。正月里,会由政府部门组织全县各单位举办“拉花大赛”。与昌黎地秧歌相比,拉花的演示环境的随意性减小。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工作的兴起使地方政府及各种商业活动参与到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中来,这使得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示方式与演示环境发生了变化:各种舞台化表演及各种室内比赛与教学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民间舞演示环境带动舞蹈本体的变化

舞蹈本体即舞蹈的形式与内容。演示环境的变化会改变民间舞的传统形式,形式与内容不可分,改变传统形式的做法,会导致传统内容丢失。

3.1 传统的民间舞演示环境与舞蹈本体的关系

传统民间舞演示环境自由,以室外、街巷、空场为主,我国北方汉民族舞蹈传统形式有走街串巷和广场表演两种。传统的民间舞是民间艺术与人民大众日常生活的谐调融合体,是民众随心随性的情感表达方式,其舞蹈形式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表演空间自由、时间长、容量大、生活情趣浓厚。民间舞蹈形式中积淀着历史文化的内容,传统的舞蹈表现形式是舞蹈存在地人民休闲娱乐生活的一个缩影,集中反映着舞蹈所在地域人民的娱乐和生活状态。从形式上看,传统民间舞以走街串巷和广场表演两种方式呈现,其构图流动性强。传统民间舞蹈构图多以线性跑场为主,舞蹈队形容纳人数多,花样多、极富于变化。传统民俗活动中的民间舞表演时间至少在一小时以上。传统民间舞表演的内容、形式容量都很大,能够较充分、系统地展现舞蹈动作套路与特色、技巧。舞蹈表演中经常插入情节内容,或即兴发挥的内容,以滿足人们尽情表达的需要。传统民间舞有乐队现场伴奏,乐队和舞蹈形成互动,乐队与舞蹈互动产生的即兴内容是传统民间舞一大特色。

田野调查中正式的昌黎地秧歌表演在昌黎县城主要街道进行。主要延用传统的呈现形式:“拉街秧歌”和“场子秧歌”,加了一个舞蹈台形式的开场,在内容上除无固定情节的“平秧歌”,还有带有故事情节的“小出子”[3]。从构图上延用了传统民间舞十余种跑场图[4]。昌黎地秧歌五十多人的秧歌队用一个半小时不间断地表演,中间穿插双人斗舞环节。昌黎地秧歌表演自由度很大、即兴性强。有时会改变队形把观者卷入舞队中邀观众互动参与。昌黎地秧歌拥有较高素质的秧歌音乐创作演奏人,长期参与地秧歌的表演伴奏[5],乐队会根据表演内容需要变化节奏与旋律、与舞蹈者进行良好沟通共同完成舞蹈表演。

3.2 民间舞演示环境舞台化,导致舞蹈形式与内容的改变

时代在发展,传统民间舞随着社会文化环境变化融入了较多时尚元素,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舞蹈舞台化发展侧向很明显。舞台民间舞相对于传统民间舞,在形式与内容上都有缩水现象,并在缩减的同时融入了其它舞蹈文化元素。

舞台相对于街、巷、广场来说是一个较小、独立而且稳定的空间。舞台表演的人数相对减少。传统舞蹈构图中的大型、复杂、流动性强的场图在演出时被稳定性强、适宜舞台展示的三角、方形等几何图形取代。民间舞在舞台上表演时,演员与观众相对独立、界限清晰,因而舞台化的民间舞不便于观者自由参与。没有自由参与性的舞台民间舞,只能以视觉较果吸引观者的注意。这时需要把传统民间舞的可视性动作元素提炼出来,再以适宜舞台的构图形式进行精心、反复地组织编排,形成极强的形式感来营造视觉效果,然后赋予一个凝炼、突出的主题展示在观众面前。舞台化的民间舞人数少了、形式变了、时间短了、自由即兴性没了,因而舞台上的民间舞无法对原本属于传统民间舞的动作套路、技术特色等做系统完整地展现,更无余地象传统民间舞那样表达多样、琐碎的生活内容。高度程式化的舞台民间舞,舞者表情传达的信息高度一致,会让观者感到一定程度的审美疲劳。

舞台化民间舞多数是使用录制音乐,破坏了传统民间舞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内在沟通,使得在演出过程中音乐与舞蹈相互启发形成的即兴创作内容逐渐消失。传统民间舞蹈使用通俗音乐或歌曲伴奏等同于放弃了民间舞蹈的一部分传统文化内涵,选择与流行文化相融合。

田野调查中的井陉拉花舍去了“踩街”的传统形式,直接在广场以舞台表演的形式演出。井陉拉花的舞蹈构图多用的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拉花表演由许多单独的四到六分钟的节目组成。井陉拉花的每个动作和队形都经过细致安排、程式化,没有即兴发挥的空间。井陉拉花的伴奏音乐是根据原有拉花曲牌的十几首民间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录制的,有的则在这基础上运用了电脑制作音乐的方法。

4 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价值在变化中的保持

4.1 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价值的评价标准

依据文化生态学理论,将民间舞的生存状态划分为原生态和次生态。原生态的民间舞以民俗活动为文化载体,由民众创造和传承,直接朴素地反映人民生活。次生态的民间舞由原生态民间舞演变而来,被职业或半职业舞蹈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用于教学或舞台表演[6]。但在实际考察中研究者很难将一种民间舞按原生态与次生态标准完全划分开。每个舞种的存在方式都会依据它周围的社会文化环境变化而表现出多样性,并依据社会需要变化其传播和表现方式。实际考察中两种舞蹈都是原生与次生状态并存的。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强调文化的历史根源性。评价民间舞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应看它是否依然以其生存地域本土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历史人文精神为文化载体,是否代表当地人传统的审美精神。

4.2 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价值的评价结果

通过田野调查和对比看出,昌黎地秧歌无论是表现形式内容,还是社会文化载体都较为传统。呈现乡土化特点。经过长期地方文化的沉淀,昌黎地秧歌形成完整的舞蹈动作体系,巧妙多样的舞蹈表现形式、独具特色舞蹈文化内涵。它传承传统秧歌的精髓,原汁原味地反映了当地人的精神风貌,有北方汉族传统民间舞应具有的较高的文化价值。

井陉拉花舞蹈动作极具特点,但由于与舞台化舞蹈表演元素的较大程度的融合,淡化了其作为传统民间舞蹈的自娱性、自由性等乡土特点,也淡化了其作为传统民间舞蹈的审美特点。其传统舞蹈的地域性审美差异正在被弱化。单纯的传统民间舞的审美标准不能完全适用于拉花,对其文化价值的评价呈现出复合性标准,无法一言以蔽之。

4.3 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价值在变化中的保持

对比之下,昌黎地秧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显得较为突出。但更应认识到昌黎地秧歌在表现形式上并非一味遵循旧的规范。昌黎地秧歌已从昌黎走向世界,公众关注环境下的昌黎地秧歌发生着改变。考察中我们发现早期录制的资料中,男性反串角色很普遍。舞蹈内容的呈现节奏较为缓慢,舞蹈者动作幅度偏小,而舞蹈表演细腻。实际考察中看到的昌黎地秧歌,女性参与者增多,内容衔接紧凑,节奏变化更为丰富、动作幅度变化大、对比强烈,较过去舞蹈表现形式更具张力,并且增加规范化的舞台表演形式。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日渐加快,文化娱乐项目极大丰富,这种变化使舞蹈有良好的视觉效果,能在众多的自娱活动中吸引人参与,并且在演出时还能带动气氛。这种变化是适应社会文化发展的应被肯定的变化。

5 生态文化视角下的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变化规律

变化是常态,而暂时的停滞连接着变化的两个方向:创新或消亡。这生态文化视角下的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变化规律。

5.1 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化的常态

尽管人们大多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形态的观点出发,对其在现代社会发展环境下的改变持否定态度,但更应认识到变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必然。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中可以明确[7]:环境条件的变化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不断地再创造”。其特点是活态流变,变化贯穿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过程中。不管这种变化被认为是否消极,非物质文化遗产依然会变化下去,这符合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

环境变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化的前提条件。任何一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即使不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头衔给予保护,也不会一直停滞不变,它迟早会随着环境的变化或创新或消亡。

5.2 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审美标准大众化改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立过程也是一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被发现、被认识、被传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地域性、封闭性强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过渡为公众环境下的文化资源。公众环境的介入导致其原有人文环境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直接受社会人文环境变化影响,而人的变化又反过来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发生改变。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舞蹈是以传达为目的文化表现形式。为实现有效传达,舞蹈主体根据受众的不同接授标准而调整传达方式。公众环境的介入,会使被公众认可的舞蹈审美标准成为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变化方向,这时主流文化的审美规范成为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成传达目的时的参考标准,舞蹈的特征由相对封闭的区域性走向开放的大众性。

5.3 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化状态优劣的衡量标准

保持舞蹈区域性特点,因为舞蹈文化的区域性与大众性的对比造成的差异性,会消除审美对象特征的高度一致性给观者带来的审美疲劳,会给大众带来新鲜感和快感,有时更易于被大众接授。所以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状态的优与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在被大众化的同时保持差异性发展。

保留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乡土根基,只有在照顾大众审美标准的同时保持其作为带着泥土味的民间自娱舞蹈的实用性、即兴性、参与性、自由性的特点,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公众环境下的地域差异性。

6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会经历从民间到公众再到民间的循环过程。

从生态文化的角度出发,不同地域与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是平等的,舞台化并非是对传统民间舞蹈文化价值的提升。各种表现形式的民间舞有其形成的必然原因,要尊重传统文化的发展规律。公众环境下的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因环境改变而发生着变化,从而偏离自身的文化根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越模糊,造成它社会学价值、审美价值的流失。实现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文化价值的需要会让人们有动力追溯它原来的形态,使其返回民间。

[1]王丹.简论生态文化教育及其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0(6):19

[2]资华筠,王宁.舞蹈生态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7,44

[3]马维彬.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7:88

[4]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227-229

[5]彭卫国.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图志[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12:34

[6]户晓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能给中国带来什么新东西——兼谈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的理念[J]. 文化遗产,2014(1):1-8,157

[7]Lees E.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a Modernizing Bhutan:The Question of Remaining Viable and Dynamic[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roperty,2011,18(2):179 -200

猜你喜欢
拉花民间舞秧歌
地域特色舞蹈在高校课程中推广的思考
民族民间舞的艺术特点与情感表现探究
论民间舞课堂教学的继承与发展——以“东北秧歌典型人物精品课”为例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同气连枝 和而不同——音乐维度下胶州秧歌与北方秧歌的对比关系研究
新时代井陉拉花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富平村里唱秧歌
昌黎地秧歌
井陉拉花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传承
古往今来新疆锡伯族民间舞的典型变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