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 岗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知识建构之理论借鉴(二)
◎倪岗
(上接《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知识建构之理论借鉴(一)》,见本刊2015年第11期。)
四、叶黎明
叶黎明,上海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博士,师从上海师大陶本一教授,现任教于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叶黎明教授有较为丰富的一线教师的经历,对一线教师所迷惑的写作教学着重研究,发表系列关于写作教学的论文,并出版《写作教学内容新论》一书。
她在对中学写作教学反思时提出:“伪主体、伪生活、伪科学,是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的三大病根。”直言道:
伪主体的表现之一:命题中的“无我”现象——“我不愿写”“我写的不是我”。
伪主体的表现之二:对“主体性”的不解、误解,致使教学方法失当。
伪主体的表现之三:重视作文尖子生的培养,忽视一般学生。
“伪科学”的表现之一:“量”的模糊。
“伪科学”的表现之二:作文评价不标准。
(《伪主体伪生活伪科学——对中学作文教学的反思》)
在写作教学内容方面,她指出:
我们认为,写作课堂上“教学”的缺席,主要是文体选择的结果。选择三大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作为我国中小学写作教学的课程内容,是特定课程取向下选择的结果。
“三大文体”的写作训练,导致写作教学“两头落空”——学生在12年的写作训练后,既不能应付生活、工作中的实用写作,也不能应付文学创作。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会让我们写所谓“记叙文”或“议论文”,我们所接触的真实文体,是“调查报告”“论文”“总结”“简历”等。所以,写作课上训练学生写记叙文、议论文或说明文,最大的问题是与实践脱节,而与实践脱节,又严重地束缚了教学的开展。
作为课程和教学内容的三大文体,在课堂上,就变成了散文写作。尤其在中学,叙事说理散文成为教学的绝对文体。
(《散文:写作教学的问题纽结》)
在此基础上,她分析了“传统写作教学的影响”“语文教材选文的影响”“写作测评的影响”“教学方式与条件的影响”四点原因,指出根据散文无特征、自然、内容大于形式的体式特征,使得课堂教学的展开困难重重——散文基本上不需要教,重要的教不了,教的不一定有效。
在写作课我们应该教什么?叶黎明提出:
训练学生当堂完成散文写作,在整个写作教学内容中所占的比率是需要认真斟酌的。那些需要到课堂之外去探究发现的写作,比如调查报告、研究性论文;那些在真实世界需要宽松、安静、自由氛围的文学写作,比如诗歌;还有一些需要合作讨论的写作,比如学科写作等,我姑且把它们称之为“非散文写作”,也许,写作课堂应该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它们。好散文不是教出来的,是“活”出来的“自然”。写作教学的种种努力,应该致力于满足学生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表达需要,而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当是教学过程与学生写作过程同步,在学生写的过程中,教师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写作策略与技能。(着重号为原文所加)
(《散文:写作教学的问题纽结》)
叶黎明认为,百年语文写作教材经历了三次改革浪潮,写作教材的“教学化”“学材化”应该成为当前第三次写作教材改革的中心。
写作教材努力的方向应该是教材知识的教学化,以追求知识教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相结合为目的。一方面,我们应该在写作知识的开发上继续努力,吸纳写作学及相关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开发科学规范的写作教材知识;另一方面,应该重视教材知识“可教”“可学”的教学效果,在知识呈现上进行多样化的探索。当系统、完整的写作知识不再简单、直接地呈现于教材之中,新的、合宜的写作知识呈现方式有哪些?
参照国内外写作教材编写趋势,以及《语文课程标准》的知识教学观,目前我国写作教材中知识的呈现,必须打破“知识短文”的单一模式,改变陈述性知识泛滥而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贫乏的格局。要实现写作教材的教学化,关键在写作练习的设计。
(《论写作知识呈现方式的变革》)
此外,她还介绍了国外母语教材在写作练习中呈现知识的一些巧思。
写作知识以扼要概括的形式出现在练习中;写作知识以问题的“变式”出现在练习中;写作知识以直观形象的插图呈现在练习中。
(《论写作知识呈现方式的变革》)
五、荣维东
荣维东,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现为西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
他具有较为广泛的国际视野,介绍了不少国外的写作教学经验。如美国人StephenD.Krashen的《写作研究的理论和应用》一书,依据最新的科学实验结果,提出了一些非常有趣的作文研究成果和结论。
1.阅读和写作:乐读、多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2.写作能力与写作频度:多写对提高写作能力作用有限。
3.阅渎与写作训练:阅读比写作训练更有效。
4.写作指导:写作可以教,但效果有限。
(《国外作文教学实验结果综述》)
在此基础上,他还介绍美国最有效的写作策略,国外这种科学有效教写作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美国“国家写作工程”(NWP)委员会利用量化统计的方法,研究分析了近几十年来大量的写作实验,于2007年发布了《提高学生写作的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提供了11种最有效的写作策略,并指出“写作策略教学”“摘要写作”“合作写作”“明确的写作目标和要求”等,对于提高写作能力效果明显;“文字处理软件”“句子写作”“预写”“探究活动”等效果一般;而“范文模仿和跨内容领域学习的写作”,效果稍低。该报告还指出,有些写作策略如“语法教学”,效果值为负。这说明在写作中进行语法教学,对学生的能力不但无效,反而有害。
(《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荣维东概括了写作课程的三种范式:“结果—文本”取向的写作课程,“过程—作者”取向的写作课程,“交流—读者”取向的写作课程,并分别提出了教学操作步骤和建议。
写作教学也大致经历了:传统的“结果—文本”取向的写作教学;20世纪60年代以来“过程—作者”取向的写作教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倡导的基于具体语境的“交流—读者”取向的写作教学。我们将它们称为写作课程和教学的三种范式。
……
上述三种写作范式之间,思考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如果说“结果(文本)中心”范式关注的是写的结果,即“好文章是什么样的”,那么“过程写作”范式关注的则是“文章是如何写出来的”,即写的方法、步骤、策略。而“交际写作”范式则重点关注“为何写”“为谁写”“写了有什么用”等更深层次的问题。由“写作即文章”,到“写作即过程”,再到“写作即交流”,这是写作教学理论发展的一次次飞跃。
(《谈写作课程的三大范式》)
当然,他也在最新的研究中指出“交际语境写作是我国写作教学理论的发展方向”。
所谓“交际语境写作”,是指为达成特定交际目的,针对某个话题,面向明确或潜在的读者进行的意义建构和交流活动。这种写作一定要针对特定的读者、环境,为实现特定的言语目的,基于生活、工作、学习、心灵的需要才行。
“交际语境写作”对解决写作教学中存在着的“不愿写、没得写、不会写”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
总之,基于交际语境的写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真实多样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流技能。这种写作教学要尽可能还原或营造真实、具体的语境,倡导在“真实世界中写作”“在实践学习中写作”“在具体的应用中写作”。它无疑是培养真实写作能力、语言交际能力的唯一正确途径。“交际语境写作”所需要、所培养的是当代全球化、信息化、联通化时代工作、生活、学习所必需的传播交流技能。
基于此,我们说,“交际语境写作”,是解决我国写作教学问题的科学理论,是我国写作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方向。
(《交际语境写作:我国写作教学的发展方面》)
以上,就是当代作文教学知识的理论构建。我们如果在此基础上加以实际运用,作文教学定会成为坦途。
(广东深圳市安宝区教科培中心;518101)
名家论道
要熟读背诵名著名篇
◇张鸿苓
张鸿苓先生是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她谆谆告诫广大中学生,要下功夫熟读和背诵一些古今中外的名篇。这对于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提高准确、规范、熟练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许多文学家、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都能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句信手拈来,在自己的演讲中或文章里引用,恰到好处,增色不少。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读哪一篇无关紧要。名篇不光是例子,而且是文化的积淀,是经过历史检验的佳作。熟读背诵一定数量的名著、名篇,也是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初中、高中语文教学大纲都附有“古诗文背诵篇目”和“课外阅读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