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艳红+翟景运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提炼、创新和升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和认同教育,应当以中国传世经典和传统文化的研读作为阶梯和重要内容。高校应高度重视经典阅读的价值和意义,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悟和践行。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大学生;经典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8-0039-0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要求的价值观,同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存在着命脉承传关系,鲜明体现了我国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优秀因子。当代高校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经过历史淘汰、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且具有恒久意义的文化经典,创造力强、内涵深邃、高度浓缩,因此流传千古。当代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和认同教育,应当以传世经典和传统文化的研读作为阶梯和重要内容。
一、经典阅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意义
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或者历史选择出来的最具学术价值和精神厚度的作品。经典是文化的精粹,不仅能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涵养德性、学会做人。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须形成自觉意识,中国传世经典的研读在这个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1.传世文化经典是传统美德和价值观的主要载体。阅读经典,就是与圣哲先贤进行心灵对话,它可以让我们把握人生道理、领悟人生真谛、体会人生价值,让我们锤炼操守、增进智慧、增强本领。中华民族的高超智慧、高洁品格和坚贞操守,被一代代圣贤提炼为名言警句,往往就汇拢在传世文化经典之中,比如《周易》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尚书》中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满招损,谦受益”,“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德日新也,万邦惟怀;志自满也,九族乃离”;《礼记》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至诚无息”,“见利不亏其意,见死不更其守”,“举大事必慎其终始”;《论语》中的“君子喻于义”,“言必信,行必果”,“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和而不同”;《孟子》中的“与人为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等,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人的学习追求应当是无止境的,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书读完。”只能通过读好书、读经典,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阅读经典,不仅是弘扬文化传统、提升国民素质的有效举措,而且是营造文明氛围、铸就文化根基的重要途径。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凝练和升华。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提炼、创新和升华。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历史是不能割断的,现代是传统的延续和超越。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概念,与传世典籍中所阐述的和谐观如《礼记·中庸》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观念一脉相承,更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环境所赋予的新意,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再如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同样是对传统价值观的凝练和升华。“仁”是儒学的核心观念,它的基本内涵是“爱人”,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在诸如孝悌、谨信、仁爱、忠恕、博施济众、体谅人而不强加于人、关心弱者、珍爱生命等方方面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即包含着儒家仁爱之心的积极内容,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论语》所载孔子对“诚信”精神的阐述如“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等等,是当代中国“诚信”范畴的渊源,传统价值观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得到了丰富和提升。
3.传世经典思想资源的现代转化,是帮助大学生丰富和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的重要途径。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使当代大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更要具备较高的社会主义觉悟和文化修养,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将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经典专书的研读纳入高院教育教学之中,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积极主动地将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的知识框架、价值体系和道德信念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有根本,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以及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才能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才能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才能形成践行的自觉意识。
二、目前高校经典阅读的局限
当前大学生道德素质的薄弱和价值观的模糊,未尝与经典教育的缺失无关。就文化经典教育而言,高校在育人理念、对经典价值的认识、师资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都有不小的改进和提高的空间。
1.重技能而轻素质,重视具体知识的传授而轻视价值观的塑造。在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倾向于就业导向的教育培养模式,功利主义色彩颇为浓厚。现在的大学教育偏重技能培训而轻视道德素质的培养,教育的目标偏重“成功”而轻视“成人”,大学课堂几乎成为了知识的灌输、技能的培训,道德和文化素质的养成气氛相当淡薄,传统文化缺失问题相当突出。除了课程设置的缺陷,当下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大多消耗在获取各种资格证书或筹备各类考试,用于文化经典阅读的时间少之又少,不少大学生对经典阅读相当漠视。而传统文化缺失所带来的问题很多,比如心理素质差、拜金主义、缺乏爱心和责任感等。让传统文化经典课程进入课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这些问题得到缓解。应当构建新的通识课课程体系,使必修课程融入更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通过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并成为学生终身受用的人生准则。
2.高校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缺乏系统化、制度化的价值观教育机制。高校自身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较为模糊,缺乏明确的指导也是导致传统文化教育边缘化的重要原因。不少高校和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多限于文艺表演、书法、绘画、武术、乐器表演等,课堂上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强调也往往表现为总体特征的介绍。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精神只能有大致的、概括的、笼统的了解。不少高校将传统文化教育放置于诸多学科的最边缘,甚至不将其纳入到正常教育教学之中;不少高校虽然强调传统文化的一些表现形式,但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进而形成制度化的教学机制。
3.传统文化课程概论泛论多而经典专书阅读少。本该以经典著作学习为主的文史哲专业,教学计划上充斥着的大多是各种形式的通史、概论、研究课程,以经典研读为宗旨的课程则相当少。虽然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对于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更应该开设经典专书研读课程,它有前者不能取代的价值和优势:它可以让学生直接面对古人的思想和话语,和古人实现面对面的思想交流与碰撞,而不是由中间人辗转贩卖,这显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就传统文化发表隔靴搔痒式的空泛之论。概论式的讲述,姑且不论它对古人的思想见解所做出的概括提炼是否正确、精准,高头讲章式的课程内容明显会让学生对千百年前的人物事迹及其思想言论感到缺乏真切感与亲切感。与其嚼饭而喂食,不如让受教者亲自去尝试,这种身临其境、如见其人的阅读体验,不仅能够增加大学生对古代文化的亲和力,还能增强阅读乐趣,激发阅读和深入研讨的兴趣。
4.大学生的信息摄入缺乏价值观的引导。在当前移动互联背景下,各种信息从四面八方汹涌而来,信息的多、杂、繁成为一种灾难。伴随着信息爆炸的是信息的泥沙俱下,海量信息鱼龙混杂,受众往往面对庞杂的信息茫然无措。现在青少年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令人迷失、诱人堕落的信息陷阱比比皆是,人文经典的阅读时机却越来越少,这很容易导致青少年价值观念的模糊和混乱,很容易将其人生引入错误方向。信息的泛滥和缺乏正确引导,导致不少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存在偏差,一部分大学生存有“传统文化无用论”或“传统文化落后论”的观念。在碎片化阅读越来越强势的时代,经典阅读不仅不能减弱,反而要不断得到加强;尤其是在大学阶段,高校应该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帮助大学生通过经典中那些民族的基因、文明的种子、爱的力量,树立健康正确的价值观。
三、促进大学生经典研读的途径
重塑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世界,高校的作用首当其冲。高校应高度重视经典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借助各种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渠道,将文化经典的意义解读、理论分析和贯彻践行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态中感受、领悟经典内涵,自然而然地接受文化经典的熏陶和洗礼。
1.总结和探索正确有效的经典阅读方法,促进对核心价值观的体悟。经典研读,首要的要求是正确。要把对经典内在精神的准确阐释和把握,建立在对经典文字的正确解释之上。既能知道经典中具有恒久意义的真理,也能明辨其中不适应时代需要的糟粕,才能真正做到批判继承。其次,对一部经典的阅读要完整。断章取义式的阅读模式,无法从整体上全面深入地把握文化元典的思想内容与核心精神,还容易造成曲解和误读。比如老子所主张的“无为”,就常常被人误解为“什么都不做”或历史倒退论,从而完全看不到其中的积极意义和恒久价值。对于一部文化经典,只有通读通观才有可能全面把握其精神内涵和价值观,才有利于养成正确的道德是非观念。再次,经典阅读还要专精。鉴于学习能力的差别,中小学生自然可以阅读记诵个别著名诗词、古文或经典语句等短小篇章,但大学生还是应该有选择、有重点地全面深入地阅读甚至记诵一两部经典。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能生巧,烂熟于胸,才能体悟和运用。最后,经典阅读重在持久。读书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研读经典更是如此,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必须坚持不懈、水滴石穿。要把读书当成工作、生活的一种习惯和追求,坚持学与思、知与行的统一,在读书学习特别是经典阅读中反复品味、常学常新,使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入脑入心,融汇在我们的血液里,体现在我们的言行中。
2.提高教师经典素养,树立师生共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意识。提高经典修养、理解践行核心价值观,并不仅仅是大学生的事,教师作为施教者,在经典学习和道德践履上必须率先垂范。阅读经典,与过去的教育家对话,是教师成长的基本条件,也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教师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育智慧的源头,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重视经典阅读,并不仅仅意味着就要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一门必修课,这个可能显示教育管理上足够重视,但从学生角度看未必效果好。要从老师做起,提高各科老师的经典文化修养,提高传承中华文化的自觉性和渗透能力,由此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3.推动经典的现代转化,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核心价值观。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传播技术的广泛运用,在文化领域掀起了新科技革命的旋风,促使新兴文化形态的崛起和传统文化形态的更新。媒体革命不仅仅是传播方式的变革,同时也带来了文化本体的革命,创造了崭新的现代文化。文化经典一旦与信息数字化、现代通讯技术等高科技结合起来,即能迅猛扩展以往的表现空间和表现能力,创造出人们前所未见,甚至想所未想的视觉奇观和虚拟现实,从而将文化生产带入一种新境界。应当发挥高校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借助传统艺术形式和当代网络传媒,把对经典的阐释、解读与传统的造型、语言、表演以及综合艺术形式结合起来,让经典文化以更加活跃的方式取得感动人、鼓舞人、引导人的良好效果,激发起大学生崇德向善、追求正义的内心动力。
4.推动经典普及,在社会服务中践行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言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在教育、传播方面的进一步发展。高深的学术与通俗的方式并不存在矛盾,一个善于传道者要既能让专业学术贴近生活,又可以使学生们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有所得。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高校应鼓励既有志于弘扬传统文化,又甘于奉献的青年学子参与各种形式的传统经典的推广普及活动。在校师生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社会服务活动,通过走向中小学校、厂企社区,探索传统文化传播方式更新。在社会服务和实践中深刻体验、领会经典中所承载的价值理念和道德精神,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与源泉,因为任何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都离不开人民大众,离不开社会大环境。传统文化教育植根于人民大众,才不会丧失其最为深厚的生存土壤,才有可能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挥出最充沛的能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3]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4]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2-26(1).
[5]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DB/OL].新华网,2014-05-05.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5/05/c_11105280
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