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剑鸣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体系中,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情境教学法是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一种新的方式,本文作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对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期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情境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94-01
情境教学模式是在课堂上应用模拟的或者是虚拟的场景,通过某些道具或者借助多媒体,来让学生进入一种假定的状态,从而引出学习内容的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能够拉进学生和所学内容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地让学生与所学内容产生共鸣。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教学模式可以较好地发挥作用,高中语文阅读材料都是精选的优秀的中外文学作品或选段,利用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将阅读中的人、事、物具象化,从而获得更深刻的理解。
一、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流程
1.情境导入,引起兴趣
情境导入是阅读情景教学的第一步,针对不同的文章可以用不同的情境导入的方式,通过情境的导入,学生先接触的是课本外的知识,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产生心理期待。常用的情境导入的方法有几种:背景导入、人物导入、文本导入、悬疑打导入以及音视频导入。
背景导入是最为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很多文章的写作都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相应的事件背景,教师可以通过拓展阅读前的背景材料,可以提前消除學生与文章之间的陌生感。比如在讲梁思成的《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问题的讨论》时,可以先介绍这篇文章的时代和事件背景,上世纪50年代,北京作为首都的行政规划围绕北京的旧城墙展开讨论,以苏联专家为代表的拆除派,提出的方案是超出城墙,而以梁思成和陈古祥为代表的保墙派,是希望尽最大限度保留原城墙。500年前的明城墙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结果还是被拆除了,历史的错误决定给人们带来了沉痛,现在当人们想去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时,明城墙只剩了短短的一段,还是梁思成先生拼命死守下来的一段。这篇文章就是梁思成先生为此事在抱病期间写下的为拯救明城墙的详细论述。通过这一背景导入,学生不仅对文章的学习有了兴趣,还对文章产生了强烈的感情色彩。
而另外,这篇文章也可以从人物进行导入,比如从梁思成是谁开始。教师可以先选择学生们比较熟悉的徐志摩入手,徐志摩最喜欢的女子是林徽因,而林徽因嫁给了梁思成,从这三个人的爱恨纠葛引入,可以让学生对梁思成这个人物更感兴趣。
2.创设情境,感知全篇
对于全篇的感知,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诵读时间,当然,最好是让学生先对文章进行过课前预习,这样可以节省课上的时间,让学生把通读文章和概括文章大意相结合,还可以通过讨论情境的方式,让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取长补短。
3.探究文本,深入了解
新课改要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依照教材的编写特点来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文章内涵。对于文本的探究应主要集中于文中的重点段落语句上,如在海伦·凯勒的《假如我有三天光明》中,针对文章的语句内容,教师应指导学生对于作者对光明的期冀有更深入的理解,让学生从作者在这三天中想要做的事情一一进行分析,从而分析作者内心的渴望。
4.迁移对比,情境升华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引导学生从文章中获得一定的升华性理解。对于文章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最终情感和认知进行总结,并迁移到自己身上,从文章中获得自我提升。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多种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语言情境、音乐情境、多媒体情境、故事情境以及转换角色的情境等来进行,在此以转换角色的情境为例,来探讨阅读情境的创设。
转换角色的情境实际上是活跃语文课堂的有效方式,文学作品有很多种形式,像曹禺的《雷雨》本身就是话剧的形式,并且《雷雨》经过话剧、电影等多个版本演绎,堪称经典。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来将雷雨中的选段进行排演,让学生深入体会人物形象和故事。其中,教师需要安排学生分为相应的导演组、演员组、剧务组和观众组,进行分工合作,导演组需要指导演员进行表演,而剧务组需要负责道具和布景,观众组虽然不参与创作,但需要做出评价并写观后感,不同的学生会选择不同的组别。这种方式既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阅读作品的深入理解中来,又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和能力。
三、小结
通过实践,情境教学在提高高中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的能力有积极作用,而学生也更易于接受这种教学方式,情境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朱海彤.融情于境——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3(28).
[2]赵思靓.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08).
[3]丁锁青.情境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语数外学习(高中语文教学).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