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丽芳
摘 要:我国著名学者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意思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它是人类发展的基础,既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也有利于培养人们的思维品质,这给初中数学教师带来的启示是:要将学生的生活融入数学教学中,使学生树立在生活中用数学的意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化;生活场景;实践活动;课后作业
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向学生灌输各种数学理论和运算技巧,忽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学生只是为了“学”而学,无法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所以,鉴于此种状况,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应当将学生生活有效融入数学教学中,实现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从而真正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
那么,我们该如何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呢?笔者经过多年教学研究与实践,认为此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一、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初中数学教材中,很多数学知识点都与人类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周围的很多现象都可以用数学理论去解释,但是,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忽略这一点,只负责数学理论和运算技巧的灌输,导致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了厌倦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内容与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越接近,他们接受的程度就越高。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这部分内容时,上课开始后,我就对学生说:“每逢节假日你们在逛街时都遇见过各商店纷纷降价销售商品的情景吧,那么他们降价的目的是什么?降了价他们还赚钱吗?如果一家商店给出两种打折方式,哪一种划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打折销售的问题,它可以帮助你们解决很多实际的问题。”这样,我通过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使学生体验到了生活中数学的应用与价值,感受到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二、开展生活化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
学生学习数学的归宿点,是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所以,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明白,我们的教学任务并不是让学生掌握表面的数学理论知识和运算技巧,而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到生活中去感受、去应用、去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在我们向学生教授各种数学理论知识点后,应当适当开展一些生活化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去验证、去应用,使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并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
比如,在学习了九年级上册“测量旗杆的高度”这节内容之后,我就将全班学生分成4人一组,让他们走出教室,到学校操场中运用所学知识去测量旗杆的高度;在学习了“黄金分割”这节内容之后,我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生活中黄金分割的图形,让学生去亲自感受黄金分割的美学价值和实用价值;在学习了九年级下册“测量物体的高度”之后,我组织学生去测量学校内一棵高不可攀的树的高度,并要求他们运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知识去设计测量方案。这样,我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的直接经验,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布置生活化的数学课后作业,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当前的课后作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基本上是对数学知识进行巩固和记忆的基础练习,学生做作业没有一点新鲜感,总是提不起做的兴趣。所以,我们在布置作业时,应加强理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设计生活化的数学作业,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从而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比如,在学习了七年级下册“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这节内容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项课后作业:结合教材中优美的剪纸图案,自己设计一款剪纸,而且要有一定的意义,课堂上,将自己的剪纸作品向大家进行展示,并阐述剪纸的含义。通过布置这项作业,既使学生感受到了轴对称的美与和谐,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也使学生对中国剪纸艺术产生了热爱之情,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能够改变学生对数学枯燥乏味的印象,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变得喜欢学数学、热爱学数学,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将二者融合在一起,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有用武之地,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宋龙宝.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04).
[2]吴加忠.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实践分析[J].考试周刊,2013(12).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