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计成
[摘 要]教师要从低年级教学开始渗透模型思想,并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内容具有针对性;二是方法具有渗透性;三是形式具有多样性。唯有如此,才能把低年级数学建模的教学落到实处。
[关键词]低年级 课堂教学 数学建模 针对性 渗透性 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2-046
所谓数学建模,就是把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加以提炼,抽象为数学模型,求出模型的解,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并用该数学模型所提供的解来解答现实问题。如果从小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模型思想来解决问题,会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那么,在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中,渗透模型思想的教学需要注意些什么呢?笔者以为,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内容要具有针对性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持久,且活泼好动,如果课上教学的内容较多,就会使学生感到繁多复杂,反而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低年级数学建模教学中,教学内容一定要具有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强化学生记忆、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案例:“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片断
师:把10支铅笔分给5个小朋友,要求每个小朋友分的同样多,可以怎样分?怎样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生1:10÷5=2(支)。
师:同样还是这10支铅笔,如果分给3个同学呢?
生2:每个人分得3支,还多出1支。
师[板书10÷3=3(支)……1(支)]:余下的1支,在除法算式里叫余数。假如把这些铅笔再分给4个同学,5个同学,6个同学呢?请大家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
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能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而且能充分利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从而对有余数除法的了解和认识更加深刻。由此可见,内容具有针对性,可以有效实现深化学生所学知识的目的。
二、方法要具有渗透性
相较于高年级的数学建模,低年级的数学建模主要停留在初步的感知阶段。因此,在数学建模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模型思想自然渗透,帮助学生轻松建构数学模型,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案例:“10以内的加法”教学片断
师(出示情境图,略):谁能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吗?
生1:有5只小羊,又跑来了3只。
师:你们观察的很认真。那么,你们能根据自己的观察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2:草地上本来有5只小羊,又跑来了3只,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羊?
生(齐):8只。
师:大家能不能用自己的学具(如小棒、圆片、三角等)代替小羊,把这个过程摆一摆呢?(生动手操作)
师:那么,你能不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自己想要表达的结果呢?
生3:5+3=8。
师: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问题,大家想一想,5+3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
上述教学中,所谓的方法具有渗透性,就是指教师不仅让学生学会5加3等于多少,而且使学生通过5+3这个算式能够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更主要的是渗透初步的数学建模思想,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举一反三的能力。
三、形式要具有多样性
笔者认为,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数学语言应该是多样化的,可以是文字、图片,也可以是符号、字母等,因而数学建模的形式也应该呈现多样性。
案例:“平均分”教学片断
师:把6个桃子分成2堆,可以怎样分?大家用6个圆片代表6个桃子,先自己分分看,然后把自己分的情况和同桌交流一下。
生1:一堆分1个,另一堆分5个。
生2:一堆分3个,另一堆也分3个。
生3:一堆分2个,另一堆分4个。
师:还有其他的分法吗?假如第一堆分5个,那么第二堆剩下几个?
生:1个。
师:我们把这个组合叫做5和1组合。那么,你能把6所有分的组合都用这样的形式说一说吗?
……
上述教学,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建立“5和1”组成这个数学模型,使学生明白桃子的分法是多样化的,不同的组合表示分桃子的意义不同。这样教学,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不再局限于一种思考模式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选择那些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和表达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长知识和提升能力,感悟数学模型思想。
(责编 蓝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