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音乐教学中的听力训练

2015-11-28 01:01刘世频
甘肃教育 2015年21期
关键词:听力训练歌唱教学音乐教学

刘世频

【关键词】 音乐教学;听力训练;方法;歌唱教学;

欣赏教学;活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1—0117—01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依赖于听觉。音乐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音乐的感受与听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应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活动中,小学音乐听力的训练更是重中之重。下面笔者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歌唱教学中的听力训练

小学音乐课中的歌唱教学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内容。聆听是歌唱教学的主要途径,因此听力训练的作用就更为关键。

首先,是新歌学唱前的聆听,教师的范唱或范奏,或听音响、视频等,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歌曲的情感体验。

其次,教师可根据歌词的韵母,选用开口或闭口的元音“啦”或“噜”来模唱旋律,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养成良好的听觉习惯。

再次,教师可通过歌唱乐谱培养学生的音乐听力,因为乐谱中的唱名更容易发声,只要能划分节奏、节拍,听力训练就变得有趣了。

有难度的乐句可以采用分乐句、乐段单独来练习,形成有梯度的训练就更有效果。在多声部的合唱训练中,教师可以先采用轮唱、跟唱,将自己的声部与其他声部对位,并用清唱的方式进行听力训练,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就提高了,能听清和分辨自己声部和他人的声部,逐步地解决学生容易造成串唱和比音量的问题,引导学生互相聆听,感受多声部之间声部平衡、和谐之美,对合唱教学大有帮助。

二、欣赏教学中的听力训练

1.主题模唱。一首乐曲人们有可能很难记住它的曲名,但是只要主题一出现,大家就会很快想起这首乐曲,这就是主题模唱起了作用。音乐家在创作的时候,主题是创作的动机、创作的灵魂,因此,教师要抓住主题来模唱就能提高学生的听觉能力。

2.音色分辨。在欣赏音乐作品中,分辨各种音色就能了解乐器或人声的特点、表现力及它在音乐中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来听辨能模仿的形象,如二胡模仿马的叫声,大管模仿乌龟的爬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3.曲式结构分析。在欣赏比较复杂的音乐作品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理解音乐的曲式结构和作品风格,以便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特色,通过分段欣赏、整体对比来帮助学生学会听记各个部分的音乐要素,如旋律、音色、节奏节拍、速度、力度、调式调性等。从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等来听辩作品,从简单的单三部曲式开始,以免学生产生厌学无趣的情绪,让学生从音乐片段中用语言、色彩、图画来描述自己的感受。

三、活动教学中的听力训练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活动课是必不可少的。低年段有唱游、游戏、模仿等,中高年段有舞蹈、表演、打击乐伴奏等练习来提高音乐素养。因此,教师可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协调配合,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让学生表现音乐、创作音乐。

1.节奏节拍的模仿。在小学低年段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加入模仿来体现音乐素养。如用各种音符、休止符模仿人的走路、跑步;用队列、队形练习二拍子等。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这些特点,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达到听力训练的目的,巩固识读乐谱的能力。

2.打击乐器伴奏。教师要利用打击乐为歌曲、乐曲伴奏来练习学生的听记能力,如让学生听记个别节奏型、秧歌(咚,咚,七嚓七)、手鼓(十六分切分)、马奔跑(前八后十六)等。在听记练习时可以分小组进行,配合要相互协调,由易到难,切忌急躁,才能形成课堂高效良性循环。

3.舞蹈动作身势。在音乐课堂中加入舞蹈动作身势使学生之间更好合作统一行动,达到培养学生集体协调能力的特点,要求学生看、听、动结合起来,这符合中、高年段的学生的特点。教师在听力练习时,要分步骤循序渐进,如在重音练习(跺脚、拍手)、队列练习(二拍子踏步)、小组对位(骑马舞、蒙古舞、新疆舞、摆手舞)中要求分组、分步地听记节奏特点,统一动作身型,协调有序地完成练习,提高学生表现音乐的综合能力,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音乐课堂的听力训练是一项基本却又重要的任务,需要教师长期、有计划地进行才能让高效课堂变得实用,才能让学生高效聆听,感悟音乐魅力!编辑:王金梅

猜你喜欢
听力训练歌唱教学音乐教学
聆听,让生命如花
掌握语音知识提高学生听力训练效果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
试论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初中英语语法教学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新时期歌唱教学三部曲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