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交角度分析明朝的朝贡制度

2015-11-28 14:34朱乐怡
雪莲 2015年17期
关键词:朝贡郑和西洋

朱乐怡

【摘  要】郑和下西洋使朝贡制度在明朝发展到十分完善的地步,但与西方航海为原始积累的目标相比,郑和下西洋仅是为了封建政府特定的外交方针政策服务的。郑和下西洋的历史经历为现代外交事业提供宝贵的借鉴,我们应该充分吸收其经验和教训。

【关键词】外交;朝贡制度

1405-1433年,郑和曾经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这一海上探险的空前壮举开启了近代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使得中国的传统航海事业在此达到了鼎盛的顶峰,改变了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面貌,塑造了中国海洋文化的新形态,同时也给明朝及其之后朝代的外交带了巨大的影响。

一、朝贡制度的起源与永乐时期的盛况

朝贡制度是古代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创造出的一套中外关系体系,费正清称为“华夷体系”或“中国传统的世界秩序”。它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封建宗法观念在对外关系上的表现,起源于先秦的分封制,秦汉以后进一步发展,到隋唐时已经初具规模,宋元时期,由于中国经由海路同其他国家交往密切,使得朝贡制度更加完善。

后来,朝贡制度逐渐被中国封建统治者从用来处理内部诸侯的关系扩大到处理同周边及海外国家的关系上。朝贡这个词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周边国家向中国进贡,二是中国给来进贡的国家相应的封赏(包括物品和名誉称号)。明朝初年推行积极的对外政策,极力恢复并加强同周边邻国的朝贡关系,明太祖即位之初,便:

命使出疆,周于四维,历邦国,足履其境者三十六,声闻于耳者三十一。风殊俗异,大国十有八,小国百四十九。

实际上这还只是大概的数字,明太祖大力发展同海外各国的朝贡关系,遣使持诏往谕,试图将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国家纳入朝贡体系。明初来华朝贡的国家,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所来区域的广泛性上来看,都很可观。在明洪武时期的29年中,约来使183次,平均每年来使6次;在永乐时期的21年中,约来使318次,平均每年来使15次;在洪熙时期的1年中,约来使10次;在宣德时期的9年中,约来使79次,平均每年9次。可见,在明初,尤以永乐年间来使最多,这就是郑和下西洋的作用所在。朝贡外交在永乐时期达到巅峰,这期间来华朝贡的国家不仅数量大大超过前代,而且这些国家所在的区域也大大突破了前代来华国家的范围,其中甚至包括许多印度洋沿岸的国家。下面我将通过对明朝时期朝贡制度的特点的具体分析来揭开其取得空前绝后的外交成就的奥秘,并通过对其经验教训分析来尝试解释一下其由盛转衰的历史原因。

二、明代朝贡制度在外交方面的具体特点

(一)以经济为基础,以政治外交为目的

在郑和下西洋的有利形势之下,朝贡成为明朝政府对海外诸国推行“羁縻”外交的有力工具。首先在国力方面,中国的强大和繁荣稳定是推行朝贡制度的基础和前提。郑和下西洋时期,中国人口众多、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军事强大、文化发达,中国成了整个东亚地区维持秩序稳定的基石和重要保证,在这种情况之下,建立并发展同中国中央王朝稳定的制度化联系,就自然成为周边各国尤其是小国追求的外交目标,加上中国推行“厚往薄来”的朝贡政策,积极招徕朝贡。通过朝贡,中国扩大了自己的政治影响,而各朝贡国则获得了经济上的好处,双方各有所得,这正是朝贡制度在明初发展到高峰的原因所在。

(二)厚往薄来,目的在于君临万邦而非实际经济效益

明政府不看重来华朝贡者所携带的贡品,他们希望的是向广大来华国家展现我们的物产丰盈,借以达到万国宾服的政治目的和君临万邦的心理满足感。“厚往薄来”虽然是历朝对外推行官方朝贡贸易的原则,但是在明初朝贡贸易被确定为唯一的贸易形式的情况之下,显然是通过经济利益来笼络各国。这点在明初表现更加明显。

因为各国同中国保持朝贡关系,不仅可以得到经济上的好处,而且能够获得政治上的好处,特别是一些小国还可以得到中国的庇护。因之,中国就可以有效利用朝贡这一杠杆来适时调整和各国的关系远近。郑和下西洋时,正是明朝国力强盛的时候,也是海外各国争相来朝的时候。所以,明政府完全可以利用这一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当然,也有些国家利用中国的这一点来获取经济上的好处的。

(三)文化与外交相辅相成

朝貢被当成向海外各国推广中华传统礼仪的载体在明初表现尤为明显,起到文化传播宣扬的作用,是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文化的传播也有利于外交的进一步展开。朝贡制度是一种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封建礼制在外交政策中的一种表现和延伸,也就是明政府希望通过中国朝廷的赐封和外夷的进贡这个过程,让朝贡各国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从心理上达到使蛮夷归化,尊从中国为天朝上国的目的,并用儒家的纲常伦理来评价和约束外夷的言行。当时中国的文化发展水平要比周边各国的文化发展水平要高,要先进。因此在中国人的眼里,那些海外诸国的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还处在很低的水平上,都需要中国文化去改造当地的社会。

明太祖认为:“礼者,国之防范,人道之纪纲,朝廷所当先务,不可一日无也。”所以明初派出的使节,都负有“敷宣教化,导以礼义”职责。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所至颁中华正朔,宣敷文教,俾天子生灵,旁达于无外”。通过向四邻各国颁发历法,使诸国接受中国的礼俗。由于明政府的有意推进,加之许多国家有学习中国文化的愿望和需要,因此朝贡成为中华向海外输出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1433年以后,明朝再也没有派出官方船队出海航行,其根本原因是“重农抑商”的思想。明朝抑商政策最突出表现在对外贸易的“海禁”,这一政策既严厉又持久,直至明朝灭亡,扼杀了地理大发现的经济动因。与西方航海为原始积累的目的相比,郑和下西洋是为封建政府特定的外交方针政策服务的,当远方的各国纷纷随着郑和的船队来朝贡奉,明朝“际天极地,罔不臣妾”的对外终极目标和根基已稳的对内目标实现以后,永乐皇帝再也不能为郑和航海提出更远大的目标,随着改朝换代,皇权易手,郑和之后再无郑和,中国人引以为豪的航海事业至此让位于西欧,连带着朝贡外交也偃旗息鼓,黯然落幕。

三、朝贡制度的现代启示

在我看来,郑和外交的成功经验有四点:一是强盛的国力和稳定的国内状况,二是以经济为基础带动外交,以政治为目的发展外交,三是和平友好平等尊重的外交态度,四是借外交传播文化,又通过文化促进外交。其历史教训有三点:一是外交目的存在历史局限性,更多是为了宣扬国威,四方臣服,而非进行充分开放平等的海上经济贸易,与各国建立长期平等互惠的外交关系;二是厚往薄来,对本国实际的经济效益没有足够的重视,下海活动难以长期维系;三是海洋安全意识薄弱,海防建设不够强大(从倭寇扰边事件可以看出)。

反观现代新中国的外交历程:在国内政治经济状况基本稳定后,新中国于1971年重返联合国,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这些与其他国家政治经济上的联系的积极构建都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再聚焦现在我国的海洋外交状况:新中国正在努力增强海上力量,维护海洋权益、领海主权和海上交通安全;同时努力发展海洋外交,以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为基础,既拉动本国经济效益增长,又发展与周边各国的睦邻友好关系,争取为沿途各国人民带来蓬勃的文化交流、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这些高瞻远瞩的作为是我国领导人充分吸取郑和下西洋时期倭寇扰边的历史教训和以海上贸易活动带动外交的成功经验的体现。

具体举例来说,“一带一路”的建设就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成功典范(虽还未完成,但其辉煌成果指日可待)。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以中国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为基础,可以逐步形成连接东欧、西亚和东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为相关国家经济发展和人员往来提供便利。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可以巩固和发展我国同东南亚的经贸关系,同时可以逐步辐射到南亚和非洲等地区,扩大中国的影响力。随着经济合作活动的展开,中国的文化也在合作国家间广泛传播,而文化的传播与融合又为外交带来了便利条件。

然而,面对新中国的蓬勃发展和强势崛起,西方遏制中国发展的图谋并没有停歇,军事方面的C型包围圈计划,文化方面的西化分化与文化渗透等等威胁确实使得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受到掣肘,对中国的外交事业也有不利影响。

面对新时期的种种机遇与挑战,我們应该秉承着郑和“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目的”的历史外交经验,发扬郑和勇敢无畏的探险精神;同时结合时代需要,增强国民的海权意识,加强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牢牢抓住“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统筹发展新世纪的北方丝绸之路与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经济带,把中国和世界的文化、经济、政治连成一体,实现地球村的概念。这就是新中国的外交宏大视角与雄伟目标,也是继600年前明永乐皇帝提倡国际视野后的另一高峰。让我们拭目以待,相信新时代的“郑和”们将在不久的将来开创中国外交事业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坤城传(明史,卷332)[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陶文钊编选,林海,符致兴等译.费正清集(中国的世界秩序第一编)[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76.

[3]郑一钧.论郑和下西洋[M].海洋出版社,1985:356.

猜你喜欢
朝贡郑和西洋
辽属女真与北宋的朝贡隶属关系
清宫里的西洋钟表师
紫禁城内的西洋科学家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郑和异闻录
郑和异闻录
郑和异闻录
对郑和下西洋的再认识
二元并存,多层参差:探寻两宋时空交错朝贡运行之力作
——黄纯艳《宋代朝贡体系研究》评价
西洋船模王——童鑑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