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
【摘 要】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民族文化传承的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本文分析了布努瑶文化的特点,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文化融合;瑶族文化保护
瑶族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主要居住在我国南方的广西、广东、湖南、云南、贵州、江西等省(区)的130多个县市内。长期以来,由于受刀耕火种、游耕生产的生活方式的影响,瑶族人民一直过着迁徙不定的生活。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形成了支系繁多、居住分散的特点,使瑶族成为一个支系众多的民族,也由此导致了不同地域文化和支系文化的形成。在我国,瑶族按语言划分可分为三大支系,即盘瑶、布努瑶、茶山瑶。本文所涉及的布努瑶主要聚居在红水河流域。巴马瑶族自治县是布努瑶聚居的三个自治县(都安、巴马、大化)之一。特别是巴马县东山乡,有8个行政村;其中卡桥、江团、弄山、长峒这四个村番瑶是布努瑶的一支比较集中的番瑶,番瑶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26%。由于番瑶几乎全员聚居,所以受汉化程度与其他民族,乃至其他瑶族分支相比,更为缓慢一些,因此还保留有比较完整的民族民间传统风俗文化,如铜鼓、山歌、服饰、节日等。
一、布努瑶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
(一)各民族交流加深
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布努瑶漫长的迁移中,他们的活动常常超出本民族居住的范围。
民族间的各种交往,使各民族逐渐融合。布努瑶生活的地区.周边壮族和汉族人口最多。史书记载,布努瑶与壮、汉族的交流最早约在先秦时期。受到大民族的排挤,布努瑶在20世纪40年代几乎都住在大石山区,形成“南岭无山不有瑶”的局面。周边的壮、汉两个民族是布努瑶接触最多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出现了一些民族间的通婚,形成了民族间血缘上的融合。20世纪50年代以来,这种民族间的融合也越来越深入。
(二)语言的融合
语言是各个民族间文化传播与融合的媒介,语言交流是任何交流的基础。布努瑶与壮、汉族在语言的交流与融合大体表现出夹壮和夹汉两个特点。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一是布努瑶居住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在壮、汉族的聚居地,民族间的交流活动,都受壮、汉族的影响。另一方面,历史上布努瑶是受压迫最严重的少数民族,在壮、汉、瑶的交往中总是被动方。布努瑶不得不主动学习和使用壮、汉族语言。到了21世纪初,布努瑶语言的壮化和汉化现象更明显。多数布努瑶人会讲瑶、壮两种语言,只讲瑶话的只是边远山区的个别老人。
(三)传统工艺的融合
布努瑶的经济活动方式主要受壮、汉族影响。布努瑶原始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玉米,种植方式是刀耕火种。但到了清末民初,他们已有固定的垌场地、台地、山坡地和石缝地,种植的种子,耕作的方式,耕作的农具与附近的壮、汉族无异。砂纸是都安、大化、马山三县的土特产,历史上瑶族不会造砂纸,到了民国时期,与壮族杂居的布努瑶开始向壮族学习制纸的方法,自己生产砂纸增加经济收入。可以说,布努瑶区手工业的起步与发展,是与壮、汉民族融合的结果。
(四)文化习俗的融合
“祝著”,瑶语,即五月二十九之意。在布努瑶的神话史诗中,布努瑶的始祖密洛陀交代其后世子孙于每年的五月二十九日给她补粮,五月二十九即祝著节成为瑶族同胞专门纪念其始祖母密洛陀的节日。布努瑶与壮、汉民族共同的节日是春节、元宵、三月三、清明等,但不比壮、汉族隆重。与壮、汉族一样,布努瑶春节都燃放鞭炮、打铜鼓、打陀螺、跳扁担舞、踢毽子。布努瑶以酒会客,以酒会友。酒歌和笑酒是布努瑶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它是布努瑶兄弟在喜庆酒席上举行的一种说唱娱乐形式。除赛铜鼓、对唱山歌、射弩之外,布努瑶祝著节还有赛陀蝶、斗鸟等活动。活动进行到傍晚结束后,聚会宴饮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瑶族同胞们走门串户欢聚一堂,畅饮高歌,热闹非凡,整个寨子都沉浸在欢歌笑语当中。
二、文化多样性的传承与保护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也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形式发生了改变。
第一,全球化加快各民族的社会转型。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第二,重新整合民族文化。全球化在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同时,也使各民族丰富的文化迅速渗透到人们的思想观念之中。第三,中外文化相互渗透的同时,出现传统与现代相互融合的趋势。
共性存在于个性中。保存好自身民族文化的特色才有利于全球各民族文化的共同发展。在全球化日益明显的今天,如果不采取措施保护各民族的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将很难长期存在。
(一)遵守国际公约,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立法加以保护
2003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二届会议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立法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使文化多样性得以保存。优秀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略文化的发展,如果国家不通过立法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种文化形式,如戏剧、舞蹈、工艺品和体育活动,它们是很难维持存在的。
布努瑶密洛陀文化的发源地以及名胜古迹,部分已被各县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都安县箐盛乡灭瑶关和匹夫关,大化县境内的中共右江地委革命干部学校等,但是却鲜有把民俗文化列为保护对象并加以保护。布努瑶创世史诗《密洛陀古歌》和《迁徙歌》,都是以口头的形式流传于世的,但是会唱的而且愿意学的布努瑶人已经少之又少。所以,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可以组织地方群众,成立自己的民间保护组织,负责具体管理维护等工作,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民族文化。
(二)整合资源,开发保护
开发保护民族文化。首先应完善民族出版事业,记录并传播本民族文化是最基本的保护形式,使民族文化精髓得以留存,为民族发展提供参照。另一方面就是开发旅游业,使传统文化恢复活力。目前,布努瑶密洛陀文化旅游资源開发利用程度不高,主体形象不鲜明。以红水河流域的都安县、大化县为例,可以构建“都安——大化——南宁”一小时经济圈,共同开发都安旅游资源。
(三)传统与现代化相结合,创新思路
在继承原有文化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才能赋予文化生命力,让传统恢复活力,并使之生生不息。把非物质性文化转变成一条产业链,运用传统手工艺制作技艺,开发民族品牌产业,无疑是一个创举。
(四)加强宣传和教育力度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新工作,要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培养全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培养民间文化传承人的文化自信,形成民族文化的传承自觉,就必须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各种长期的宣传工作。
民族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和财富。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更需要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建构和强化自己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对布努瑶人来说,他们的精神家园就是自身古老而灿烂的民族文化,这对无论是分布在红水河流域,还是60万散居在广西各地,全国甚至全球的布努瑶族同胞来说,意义都是十分重大的。
参考文献:
[1]关德兵.论网络新闻报道对受众知情权的影响[J].现代视听,2009(8).
[2]彭菊华,张志军.论新时期新闻传播的转型及其价值取向[J].现代传播,2009(3).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26-127.
[4]李希光.媒体商业化与新闻幻象化[EB/OL].人民网传媒视线,2004(9),http://www.people.com.cn/GB/14677/21966/35811/2789109.html.
[5]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