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倩
摘 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职人才已经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方向。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推进,高职院校要站在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高度,加强产教融合制度创新,以推动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该文在简要概述产教融合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产教融合制度构建的意义,最后指出了产教融合制度的建设路径,以期为现代职业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9(b)-0175-02
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产教融合,具有非常深刻的教育背景和经济背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及产业结构的升级,产教融合已经成为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和必然选择。2014年最新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规定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加强校企战略合作,培养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优秀技术技能人才。计划到2020年,要构建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全面对接、支教和普教互通,充分彰显终身教育理念,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产教融合对推动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促进现代职业教育升级转型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此,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产教融合制度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产教融合
所谓的产教融合,就是产教一体、校企合作,实现高职教育与企业生产的无缝对接,构建集教育教學、业务培养、岗位训练、经营理念、素质养成、科技研发等为一体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种全面对接的教育模式,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职业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了高职院校与现代企业的双赢,不仅有利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且还能推动现代企业的技术转型和产业升级,助推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2 产教融合的基本要求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产教融合,主要存在五大基本要求,并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对接”中。
第一,教育教学与企业生产的对接。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要结合产业发展实际,进行及时调整与优化,重点培养现代企业发展所急需的优秀技术技能人才。
第二,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对接。构建理实一体化教育模式,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的桎梏,根据企业生产实践的逻辑流程,及时调整课程序列,实现理论与实践、素养与技能、文化与技术的深入融合。
第三,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构建以产业技术为核心内驱力的课改体制,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根据职业资格标准进行教学结构的调整与教学内容的优化。
第四,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对接。职业院校要采取“双证制”,将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考试相挂钩,将职业资格标准纳入专业教学体系,让学生在成功获取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即将到来的就业添加砝码。
第五,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提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包容度,让劳动者可以在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自由灵活地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充分满足学习者终身学习以完善自我的个性化需求。
3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产教融合制度建设重要性
长期以来,低成本的廉价劳动力始终是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一大“杀手锏”,通过“世界制造工厂”拉动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国内大部分企业都面临着人力资本提高、创新压力等突出问题。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现代企业就必须提高创新能力,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推动产业升级和体制转型。,而技术技能人才作为企业生产和发展的根本,他们的能力强弱、素质高低决定着企业创新力和竞争力高低,是现代企业能否顺利实现升级转型的关键点。而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需要现代企业的实践指导,而且需要职业院校的素质教育,包括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落实人才培养计划、构建人才培养评估体制、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等,以顺利实现培养符合现代企业生产和发展要求的优秀人才的目标。所以,产教融合将成为推动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助推区域经济崛起的重要保障。
首先,产教融合是培养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复合型人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关键点,而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定位就是面向企业生产、运营、管理和社会服务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及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经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加大,且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产教融合,可以极大地提高中职生或高职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现代企业实际需求对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高效性。
其次,产教融合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求。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现代职业教育基本的社会职责,也是职业院校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改革的深入开展,区域经济发展步入了转型关键期,如何充分发挥自身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角色作用,是现代职业院校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时代课题。只有立足于区域产业发展现状,深化产教融合,才能在充分发挥助推区域经济建设职能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
最后,产教融合是扶贫富民战略实施的需要。通过现代职业教育与培训解决底层民众的贫困问题,缓解贫富差距带来的社会矛盾,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共识。在种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我国贫困人口的规模还非常庞大,现代职业教育肩负着提高就业率、改善民生、扶贫富民的时代使命。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产教融合制度支撑下,职业院校和现代企业联合举办扶贫办,广泛面向贫困地区的劳动者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贫困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进而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全面贯彻落实扶贫富民战略,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4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产教融合机制的建设路径
目前,确定职业教育的基本定位,明确职业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思路等问题,可以从产教融合机制角度加以深化,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
4.1 加强政府主导的协调机制建设
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深化过程中,政府要扮演好主导者角色,通过相关的政策扶持来鼓励校企双方的深度合作与融合。精心制定产教融合相关政策,明确校企双方各自的职责与义务。各级地方政府要积极网罗企业人力资源转接、企业复合型人才代表和职业院校代表,成立专门的产教融合监管小组,统筹地方职业院校和企业,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优势,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出台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及时解决产教融合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确保产教融合方向的正确性。地方政府要构建产教融合信息服务与共享平台,提高校企双方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为产教深度融合的实现提供全面的公共服务保障。
4.2 加强产教融合法律法规体制建设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推动产教融合的深化,培养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2014年2月26日,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也明确提出,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注重并加强职业教育体制建设与改革,进一步推动与产业升级转型及社会公共服务相符、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在不断加强产教融合政策扶持力度的同时,必须通过出台刚性的法律法规,构建约束性机制,进一步明确校企双方的职责与业务,确保产教融合的高效开展与落实。
4.3 加强现代职业院校制度建设
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和校企主体承担的框架下,加强以校企合作为核心的现代职业院校制度建设,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自主权,成立基于企业职业导向的理事会。采取职业经理人制度,促进校长的职业化发展。此外,职业院校领导者要强化品牌意识、竞争意识、管理意识和文化意识,推进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在校学生与企业员工的全面对接,校企联合建设科研基地和实训基地,企业技能型人才代表到职业院校兼职任教,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企业参与到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中,以教学实践活动为切入点,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4.4 加强“产学研用政”校企协同机制建设
“产学研用政”,其中的“产”就是产业协会和企业,“学”就是职业院校与师生,“研”就是科研机构和团队,“用”就是产品用户和教育用户,“政”就是地方政府。通过一年举行两次的例会,由“政府号召-学校推动-企业联动”向“企业号召-政府引导-学校联动”转变,充分发挥政府、学校和企业各自的角色作用,对产教融合进行统筹规划与部署,确定校企合作类型,协调彼此的分工合作,对校企投入、教学调整、就业计划、监督评估等进行详细规划。现代企业要立足长远,站在战略高度审视产教融合。行政部门要精心制定与产业发展实际相符的人才培养计划。企事业单位要制定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建立现代社会人才需求预测系统,及就业状况的大数据分析、发布平台。
4.5 加强质量评估机制建设
产业协会作为校企合作的第三方,要站在客观立场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质量加以全面评估,确保评价的公平公正、规范合理和客观权威,以行业企业标准为根本依据,从工艺创新、产品创新及体制创新等维度,对产品生产过程、技术研发过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员工在岗培训、教师车间实践、人才培养计划是否符合行业产业标准等加以客观审核评估,以企业平评判标准为依据,对实习生的实习表现进行考核,并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对策,以及职业院校对提高企业生产水平的建议,最后产业协会以第三方的身份,分别对校企双方服务社会的能力进行评估,通过不断反馈和改进,推动产教深度融合。
4.6 加强教育行政部门激励奖惩机制建设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出台相关规范,加大对产教融合的监管,在定期督导检查的同时,构建完善的激励奖惩机制。建立地方教育部门设立政府部长将,对那些产教融合取得显著成效的现代企业、职业院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等相关利益主体,在推动产教深入融合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物质或精神奖励,而对那些妨碍产教深入融合,甚至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现代企业、职业院校、科研机构或行业组织予以相应的惩处。
5 结语
总而言之,产教融合是新常态下深化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我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社会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经路径。产教深入融合对推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因此,产教融合相关利益主体,尤其是职业院校和现代企业,必须坚持产教融合之路,不断探索现代学徒制,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全面对接,积极营造校企合作、互动、共赢的良好局面,推动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构建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现代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和震.建立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 推动产教融合制度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152-156.
[2] 杨善江.产教融合:产业深度转型下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J].教育与职业,2014(33):10-12.
[3] 罗汝珍.市场经济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1):10-13.
[4] 杨运鑫,罗频频,陈鹏.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机制创新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4):41-45.
[5] 薛中海,汪俊枝,饶培俊.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探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45-148,152.
[6] 罗海林.强化产教融合机制建设 破解职业教育发展难题[J].中国培,2015(6):39.
[7] 丁红玲,王晶.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的路径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5):25-27.
[8] 王秀荣,刘照军.适合聊城经济发展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机制创新—— 产教融合工作站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5(1):43-45.
[9] 曲立斌.一种办学模式的转变与创新—— 以吉林天使职业教育集团为例曲立斌[J].职业技术,2015(5):42-43.
[10] 李奕.基于“现代职业人”理念的高职梦实现路径研究—— 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5(5):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