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梅
摘 要:现代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明确要求,教学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的过程,其实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这种互动是双向的、动态的信息交流。师生互动深化了课程改革,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还没有达到要求:师生之间的交流比较片面;师生沟通的过程中主导者单一化;师生互动的内容浅显化;师生互动的范围狭窄化;师生互动的表现形式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对策是:确立有利于互动的课堂观;营造有利于互动的课堂氛围;制定有利于互动的班级规模;构建有利于互动的课堂空间布局。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师生互动 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9(b)-0251-02
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和学生构成的一种交流互动的活动。现代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明确要求,教学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的过程,其实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这种互动是双向的、动态的信息交流。师生互动作为深化新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理念,它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体现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监控和学生的自律;教学的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该研究主要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对策作一分析。
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1.1 师生互动的对象相对片面
在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成绩好的学生受到教师的关注比较多,互动也比较频繁,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则普遍受到教师的冷落,甚至没有互动的机会。
1.2 师生互动的主导者单一化
受中国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在课堂上,教师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中教的主体。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都是由教师設计、实施和决定的。因此,师生互动的主体基本上还是教师,师生互动主要是由教师为主导进行的,教师在组织教学中通过提问、分组讨论等形式来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而学生则在课堂中比较消极与被动。
1.3 师生互动的内容相对浅显
师生互动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大部分都是表面的东西,很少有深层次的挖掘。因此,也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导致师生互动流于形式,没有效果。
1.4 师生互动的范围相对狭窄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参与互动的人数也较少。教师也会担心因为互动而导致教学失控,从而无法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2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对策
2.1 确立有利于互动的课堂观
教学观念的滞后,尤其是教学实践层面的观念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师生互动的有效开展。因此,教师要确立有利于互动的课堂观。
《去年的树》是一篇文浅意深的童话故事,带着些许伤感色彩,赞美了真挚的友情。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要理解这篇课文并不困难,课文的语言简单质朴,没有华丽晦涩的词藻;但在是在简单质朴的语言背后却包含了深刻的道理,要读懂也有点困难。在教学中,教师要以鸟儿与树桩、大门和女孩的三组对话为抓手,如何引导四年级学生通过师生对话、师生与文本,体悟这鸟儿和大树之间深厚真挚的友谊呢?
师:这篇课文把小鸟和大树当作人来写,人是通过对话交流的,所以是对话。来,我们找找共几组对话。
生:共4组。鸟儿与树的对话,鸟儿与树根的对话,鸟儿与大门的对话,鸟儿与女孩的对话。
师:我们先看第一组。同学们,冬天快到了,大树的好朋友小鸟要到遥远的南方过冬,一对好朋友依依惜别,大树对小鸟说——
生齐读:再见了,小鸟!明年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师:鸟儿说——
生齐读:好啊。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朗读声音十分响亮、高昂,但没有读到位)。
师:鸟儿就飞走了。依依惜别,这话应该怎么说?大家自个儿练练。(生练读,再指名读)
师:同学们,你有自己的好朋友吗? (学生纷纷举手表示有)
师:回忆一下你跟朋友分别时的情景吧!(学生陷入了沉思中,有的眼中已经泪光闪烁)你要走了,你的心情怎样?
生:难过。
师:为什么?
生:要失去朋友,离开朋友了,舍不得。
师:现在他就是你最好的朋友——大树,你就是他最好的朋友——小鸟,(分别指着两位学生)你们即将分别了,你们该怎么读?(生读,这次深情得多了)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不能以讲解分析来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进行理解、体验、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阅读的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2.2 采用有利于互动的教学模式
知识传授式的教学模式是比较传统的授课模式。尽管这些模式有其自身的优点,例如,在较短的课堂内能够相学生传授大量的系统知识,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但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一切教学都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因此,有效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主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地进行互动,如:小组教学、分组讨论、启发式教学、合作教学等。这样,学生有更多的交流机会,就会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模式都有其优缺点,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灵活地采用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如:在《介绍少儿节目》的教学中,笔者采用了多种有利于互动的教学模式。该节课的第二个环节是互动交流、谈论话题,笔者主要设计了以下内容。
(1)说内容,谈体会。学生按先介绍节目的名称,再介绍节目的主要内容,最后谈谈自己看后或听后的收获和体会的顺序,向全体同学介绍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少儿节目。
(2)考优点,赞节目。学生4人一小组,由组长负责组织组内成员采用漫谈的方式,人人说上三言两语,考考节目优点,互相倾听发言,教师参与小组交流。
(3)议不足,提建议。教师当主持人,与各小组主持人对话,了解学生对少儿节目的看法。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小主持人没说到的,本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组的同学也可以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笔者通过创设交际情境,采用了多种教学模式,实现了双向互动,让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养成文明交际的习惯。
2.3 营造有利于互动的课堂气氛
2.3.1 恰当地定位教师角色
为了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要转换其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创造师生互动的良好条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例如:在教《陶罐与铁罐》时,笔者始终以学生为主体。
师:上一节课,咱们认识了两位新朋友(出示插图)——
生:陶罐和铁罐。
师:谁记住了跟它们有关的词语呢?
生:骄傲。
生:感到羞耻。
生:争辩。
生:恼怒。
生:奚落。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词语;学生齐读词语。)
师:读完词语,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第一组词语都跟铁罐有关,第二组词语跟陶罐有关。 师:你真善于观察!下面看看谁说得更好!请大家看着插图,用上这里的一两个词或者更多的词介绍陶罐和铁罐这两位新朋友。
生:铁罐很傲慢,陶罐很谦虚。
师:短短的一句话,就用了两个词,不简单。
生: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师:这是多美的陶罐呀!它不但外表美,而且心灵更美。
生:铁罐看不起陶罐,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变得很有价值,铁罐却无踪无影。
师:“无影无踪”,看来你读懂了课文的内容。
生:骄傲的铁罐一次又一次地奚落陶罐,先是傲慢,接着是轻蔑,再是恼怒,到最后的怒火冲天,脾气一次比一次大,态度一次比一次坏。
(学生说得一个比一个精彩。)
2.3.2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是存在于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需要师生共同参与。要使之有效地进行,就要建立起师生双方的信任感,师生之间应做到相互埋解,人际关系和谐;要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旧思想,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例如:《春笋》是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春笋在美好的春天到来之际,破土而出,旺盛生长的情景,热情地赞美春笋不怕困难、顽强向上的生命力。课文语言生动、活泼、简洁、明快,节奏感强,情趣盎然。但课文中一些词语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所以师生对话帮助学生理解非常重要。
教学片断:
师:看看春笋图,说一说春笋是什么样子的?从书上找出来读一读。
师:小春笋冒出来了。
(出示实物)看,老师把小春笋带来了,看一看,摸一摸,它是什么颜色的?
生:它的外衣是浅褐色的。
师:谁来帮它脱下外衣?(学生体验剥笋)
师:为什么难脱?
生:它的衣服穿得特别紧。
师:是呀,这衣服穿得可真紧,怪不得书上说它是——“裹”在身上。(板书:“裹”)用衣服把果子包裹起来,这就是“裹”。与我们的衣服比一比,我们的衣服是裹在身上的吗?
生:不是,我们的衣服是穿在身上的。
生:春笋的衣服包得很紧,是紧紧地裹在身上的。
看来,平等和谐的氛围,机智幽默的点拨,能够拨开学生心头的迷雾,摆脱重重顾虑,大胆体验自身与文本碰撞的感受。
2.3.3 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师生之间只有建立起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才会有教与学之间的密切配合,才能为师生互动创造条件。在课堂上,教师要与学生保持双向交往,同时也允许学生之间的交往。当前最佳的交往模式是多方位的,即从教师到学生、从学生到教师、从学生到学生等。
例如:在《菩萨兵》这一课时,有一位教师是这样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的。
提问:“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这句话的意思?
问题一提出,课堂是有些冷场,他只好沉住气,在此启发学生。他问学生:“红军播下的种子”指什么?(红军种下的庄稼)仅仅是指红军种下的庄稼吗?有没有其他意思?喻指什么?(红军为老百姓所做的事。)
也就是红军一心为民的形象。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不仅仅要让红军种下的庄稼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消除藏胞的误会,使藏族人民与红军一家亲。
又问:感悟课文文中翻译说的话,“唉,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那些藏胞一见到我们就跑,真糊涂哇”這句话中“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的意思?
问题一提出,学生再次沉默。但这回他毫不气馁,对于如何使问题预设得以生成充满信心,甚至可以说是饶有兴趣。
他先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里用“乌云”比喻什么?(比喻反动军队对藏胞做下的坏事。)
那么就不难理解“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就是说:藏胞被反动军队糟蹋怕了,一见到红军就以为是反动军队又到了,因此,躲起来,说明了藏胞对红军的不了解。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发挥主动,给学生一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思考,问题顺利解决。
2.3.4 指导学生自由地“说辩 ”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针对学生在议论时的非常规的见解,我们要让学生展开不同意见的说辩,让学生在议论中产生思想的碰撞。对于那些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只要是学生在思考中得出的就应该及时给予正面评定和表扬,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例如:《狐假虎威》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学完了课文,对于狐狸的这种表现,你有怎样的看法?学生思维活跃,争相发言。
生:我认为狐狸很狡猾,我不喜欢它。
生:看到这么狡猾的狐狸,真让人害怕,稍不注意,就会被它骗了,让人防不胜防。
生:狡猾的狐狸太可恶了,让我见着它非好好地教训它一顿不可!
正当我倾听于学生对狐狸的批评之言时,一位学生忍不住叫着,她也想说说。
生:老师,如果我是狐狸,我也会这么做的。(大家都感到很疑惑。)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狐狸被老虎抓住了,再不想办法,小命可就没了,它为了生存这时想出这个方法还是情有可原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众说纷纭。
生:它确实是逼不得已才这么做的,可以理解。
生:这就叫以自己的长处来攻击老虎的短处,也是一种智慧。
生:就狐狸面对老虎的那份沉着和冷静,也是让我相当佩服的。
师灵机一动:那么我们能不能联系生治实际来谈谈你对狐狸或老虎的理解呢?
学生思考片刻,跃跃欲试。
生:我们不能交狐狸这样的朋友,否则会吃大亏的:
生:也不要像老虎那样不动脑筋,遇到问题要好好想一想,不能上当受骗。我的奶奶前几天就是因为轻信骗子的话,以为骗子是自己儿子的朋友,让骗子骗走了身上所有的钱。
生:我觉得我们也要像狐狸一样遇到困难不要怕,也不要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有一次,我刚走到家门口,发现家里有一个陌生人,开始我还以为是我爸爸的朋友,可我仔细一看,他正在到处翻东西。我赶紧轻轻地跑出去打了“110”,小偷终于被抓了起来,最后我还被警察叔叔表扬了呢!
师:同学们说得棒极了!只要大家用心去观察、去思考,就会发现每样东西都有它好与不好的地方,不能只取部分,以偏概全。要从实际出发,联系生活,才能真正地学好语文,掌握本领,做生活的强者。
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要想促进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的和有奖赏的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积极创设各种环境和条件,允许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和活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畅谈自己的想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想象,同时对学生创新性人格塑造也起到了推动作用。让学生从语文中去寻找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生活,这是实施语文教学的一个良好的出发点。
参考文献
[1] 陈其兵.如何进行语文课堂的有效沟通[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12(6):60-61.
[2] 夏爱萍.构建和谐的作文教学模式[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13(2):77-79.
[3] 曹慧巧.营造自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打造真正高效的语文课堂[J].考试:教研版,2013(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