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育环节,切实提升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质量

2015-11-18 21:49薛海霞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5年11期
关键词: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质量优化

薛海霞

[摘 要]传统型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体系,对当代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明显减弱。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在充分尊重当代大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全面优化感性、理性、实践三位一体的教育培养体系,通过对大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递进式教育培养,切实提升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质量,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成为党组织的亲近者、追随者、信仰者。

[关键词]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优化;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 D2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5)11-0050-03

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是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必要前提,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成长成才的现实诉求,更是落实高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育人使命的重要环节。要做好这一工作,应充分把握教育对象的特点与诉求。90后大学生出生在改革开放年代,成长于社会转型和各种价值观念相互激荡时期,具有开放程度高,信息量大,思想变化快,个体意识强的群体特征。他们在观察问题、处理问题时,更多地采用具体利益的标准,而不是抽象的政治标准;更多地采用批判的标准,而不是建设的标准;更多地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标准,而不是“中国特色”的标准。[1]这也意味着,做好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比以往有了更大的难度。面对这一现状,我们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既需要有面上的广种,更要有示范群体的精耕,以精耕的质量与成效以点带面提升整体工作水平。

入党积极分子作为大学生群体中最早与党组织近距离接触的群体,其言行是广大学子了解高校党组织的最生动最直接渠道,我们应充分利用其首因效应,切实培养一支高素质、有影响力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让他们在学生群体中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发挥其对大学生群体独特的思想引领作用,为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整体水平提供支撑。要实现这一目标,既需要想方设法做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基数,也要开阔思路提升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质量,力争构建部分党员和一大批入党积极分子带动广大学子成长成才的大学生党建工作格局。

当前大学生对理想信念教育的态度,整体上是理性的、积极的,对其成效也比较认可。但部分大学生,包括部分入党积极分子的言行表现,却折射出了目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不足,具体表现为“大学生政治理想信念有所弱化、思想认知水平有所软化、行为实践内涵有所虚化”。[2]部分学生表现出对主流政治“疏而不亲”的距离感。他们认为“相比政治,我更关心与我切身利益有关的事情。政治问题离我的生活太远了。而且我们的想法也不会对政治产生太大影响”。还有个别大学生则因对主流思想和党组织抱有成见,刻意选择疏离主流政治。与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相比,他们更在意触手可及的“小确幸”。

入党积极分子是大学生群体中对主流政治最亲近的人群,对主流政治和社会热点比较关注。但他们在日常公共生活空间或网络舆论空间也时常成为沉默的大多数,对与政治立场相关的话题保持“观而不语”的态度。究其原因,大部分入党积极分子由于认知水平有限,无法驾驭相关话题,不敢言说;也有极个别入党积极分子因为抱着功利主义的入党动机,并不追求过程的学习与思辨,索性选择不去言说。

行为实践是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的最终落脚点。部分学生存在“知行分离”的现象,或“知而不行”,或“行而不知”,并未实现主观认知与客观实践的统一。

综观90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大环境与90后大学生的青年群体特征,必须打造更符合90后大学生特点和期待的感性、理性、实践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切实激发大学生对理想的情感共鸣,对真理的思想共振,并引导其在实践中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共赢。

(一)从感性的角度激发大学生对理想的情感共鸣,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成为党的亲近者与追随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感动,才会内化为行动。通过动之以情的方法打开大学生的心扉,他们才更容易在情感共鸣中萌生向党组织靠拢的内生动力。当前,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环节中,大部分高校都会安排一定的理想情感教育内容,但笔者认为还可以进一步加大比重,因为对理想的感性体验,既是认识理想的起点,更是点燃理想的火种。

让先进典型讲故事,以榜样力量激励人是激发理想情感的常用方法。先进典型的故事鲜活生动又富有教育内涵,相较于相对艰深、成体系的理论学习,故事无疑更容易抓住人心,调动人的情感,让大学生在强烈的情感共鸣中,萌生出“我也想成为他那样的共产党员”的情感追求。这样自然而然的情感激发和德性提升,是依托故事为要素的故事型德育模式的鲜明优势。“故事的具体性是在价值普遍性之中蕴含的具体性,这种具体性通过其中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以故事的独特感染力、吸引力为外在形式,把具有普遍生命意义的社会道德价值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对象自身愿意接受的个体德性价值。这种具体性使故事型德育模式具备了润物无声的隐形化特征,使德育操作方式的时效性、实效性、吸引力、人文性自然融于一体。”[3]

第一,邀请优秀党员结合自身经历讲好党员故事。事实证明,不少本身有故事又善于讲故事的优秀党员的报告会很受大学生喜爱,也激发了他们见贤思齐的意愿,坚定了其加入党组织的信念。笔者曾经回访过一批三年前上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大学生,问及他们对当年培训班的课程印象,很多内容他们都忘了,但那些主讲人所讲的故事带给他们的情感冲击还牢记在心。当然,这个环节要取得良好效果,绝不是随便找个优秀党员来讲就行的,需要主讲人有故事,会讲故事,最好其事迹还是大学生可学可为的典范,这样就更容易促成大学生从情感到行为的转化。

第二,前往主题性爱国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到主题性的爱国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往往能收获很好的教育效果。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党史是宏大的,但党史中的人物也是具体的。当我们在现场教学中把这些人物的故事讲深、讲透、讲生动,学生就会超越时空的隔阂,在身临其境中体味到优秀共产党员永恒的感召力。在主题性爱国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最忌来去匆匆的走马观花,这样不仅学生收获甚少,反倒还降低了党组织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与印象。

第三,组织优秀影视艺术作品观摩。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包含着巨大的情感力量,观摩优秀艺术作品也是开展故事型德育的有效便利途径。除了组织观摩适合所有群体的各种优秀影视戏剧作品,如《焦裕禄》、《建党大业》、《百团大战》等,还可以安排一些贴近大学生生活的优秀作品,这样往往更能引起大学生的共鸣。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4],以榜样示范为代表的以情动人的故事讲述,正是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教育实践。

(二)从理性的角度激发大学生对真理的思想共振,提升入党积极分子的认知深度和思辨能力。如果说情感的共鸣是推动大学生乐于走近党组织的感性力量,那么,思想的共振就应成为推动大学生走进党组织的理性力量。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身处自由的学术氛围之中,又正值价值观未定型之际,其叛逆的青春气质与追求独立思考的学术品性,构成了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区别于其他类型入党积极分子的显著特点。这就意味面向当代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理想信念教育,不能主要依靠于传统的单向度的理论灌输为主模式,而是需要在充分尊重大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优化教育环节,创新教育模式,合理借鉴学术研究的态度与思路,在自由平等的交流氛围中,引导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学深学精,领略蕴含其中的智慧光芒,引导大学生切问近思,提升其思辨力,不断增强其价值判断力,为其真学真信真用提供了理性支撑。

第一,聚焦小文本,讲透大智慧。综观上海市若干所高校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理论学习的要求,学习内容大而全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俗话说:“宁挖一口井,不挖十个坑。”与其让学业已经比较繁重的大学生蜻蜓点水般的浏览大而全的理论体系,不如聚焦关键文本,由老师带领学生共同精读深读,突出重点,讲清观点。以学习党章为例,教育者既需带领学生一字一句精读文本以把握文本要义,也须将党章放置在古今中外的历史坐标体系中去解读它的角色与地位,真正让积极分子学深学透,不仅能知其然,而且还能知其所以然。而在此基础上再辅以适度泛读,让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系列理论和党史有更多了解,就更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第二,鼓励小讨论,培养思辨力。如果说聚焦文本的学习重在传道授业,那么聚焦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展开小组讨论,就重在释疑解惑。事实上,入党积极分子中,的确有一批人在思想深层有些难以自我排解的迷茫、无法自我解释的困惑。小组讨论议题就可选择这样的难点、紧扣社会的热点,展开深层讨论,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充分言其困惑,述其观点,而在各抒己见、多元争锋的讨论中,最有益于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最有助于养成理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这样经过思辨而被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认可的结论,将真正化为积极分子自身的理论素养,也有助于其更加坚定自己的政治选择。当然,如果小组讨论完全由学生自主谋划,也会有流于形式的危险。笔者认为,要切实提高这个环节的育人效果,可为小组配备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可由院系党委委员或经验丰富的辅导员担任;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安排合适的助教,比如哲学专业、历史学专业、政治学专业的青年老师、博士生、硕士生,让他们从学科专业的角度与小组成员一起研讨切磋。有老师和助教的在场,小组讨论就能既有深度,也把得住方向。

(三)从实践的角度达成入党积极分子与党组织的共赢,提升入党积极分子实践的质量及其对党组织的归属感。行为实践是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的最终落脚点。提升实践环节的品质,有益于确保入党积极分子的知行合一。

第一,入党积极分子要用实践传递党组织的温暖正能量。综观上海市高校对于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要求,一般都有对实践的要求,以通过入党积极分子的实践,对身边人群的服务,传播党组织的温暖正能量,体现示范群体的先锋模范作用。目前,不少高校对这一环节并无系统性指导,主要由入党积极分子作为个体自行落实,容易导致服务实践形式比较单一,服务活动含金量不高,甚至有的入党积极分子认为这只是一个形式主义的环节。笔者认为,这一环节,应由党组织整体统筹谋划,将实践环节做扎实,让服务项目见水平。譬如复旦大学就通过成立校级党员和积极分子志愿服务联盟,整合全校党建志愿服务资源,为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亮明身份、发挥作用搭建平台,激励学生党员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服务身边同学。由外文学院、数学学院等院系的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英语达人志愿服务小组、数学大神志愿服务小组,就是成绩优异党员和积极分子组成的,他们利用课余时间为全校学生提供英语和数学的一对一学习辅导,既受到了身边同学的热烈欢迎和好评,也进一步提升了其专业学习的能力与动力,实现了知与行、政治成长与专业成才的和谐统一,提升了大学生服务水平和含金量,也向广大学子传递了党组织的温暖正能量。

第二,党组织要用行动传递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关爱。入党积极分子用实践向广大学子传递党组织的温暖正能量的同时,党组织也应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关爱,以情暖人,进一步增强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展现党组织的亲和力。近年,随着大学生海外交流学习机会的增多,个别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在海外交流学习中曾发生信教现象。背后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党组织没有在第一时间予以关爱是直接因素之一。有学生表示,在海外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有时候不是党组织而是教会组织第一时间给他们送来的温暖与关爱,帮他们解决了诸多难题,于是教会取代党组织成了他们的情感归属港湾。这一情况的出现,更加说明党组织要主动关爱入党积极分子,用贴心的行动,让入党积极分子在这里找到归属感。

参考文献:

[1]田建国.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政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6-09-15.

[2]刘德强.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制度路径[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3(2).

[3]李西顺.故事型德育模式建构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2(11).

[4]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作者系复旦大学中文系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卞吉赋

猜你喜欢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质量优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慕课理念下研究生培养过程控制体系构建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大学生寝室片区化管理研究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现状及培养策略
关于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