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内涵与实现路径

2015-11-18 21:49殷勤胡德平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5年11期
关键词:服务型党组织高校党建特点

殷勤 胡德平

[摘 要]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深化建设内涵、明确建设目标、改进方式方法是加强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必由之路。本文以高校基层党组织为研究对象,立足高校特点和基层实际,从为谁服务、靠谁服务、服务什么、怎么服务四个维度阐述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内涵,通过转变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创新服务举措、体现服务成效等方法和路径,实现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目标。

[关键词]高校党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内涵;特点;路径

[中图分类号] D26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5)11-0047-03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新思想、新舆论的发源地,同时承担着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与广大师生群众密切联系和接触的最前沿、最基层的组织,其服务意识的强弱、服务质量的高低和服务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党在广大师生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因此,对高校来说,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虽然各领域基层党组织的职责任务不一样,面临的情况各有差异,但加强“服务”是党组织建设的共性要求,向服务转型是当前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紧迫任务。针对高校领域和基层层面的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在服务对象、依靠力量、服务要求、服务内容和方式方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内涵,现从为谁服务、靠谁服务、服务什么、怎么服务四个方面进行深入解析。

(一)“为谁服务”:明确高校基层党组织“为了谁”的根本问题。“为谁服务”是一个立场问题、原则问题和价值观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将其看成是“总开关”。毛泽东曾强调,“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1]具体到高校基层党组织,“为谁服务”就是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这个问题绝不是一句“为师生服务”就能简单概括的。高校基层党组织不能将“服务”作狭义化理解,“服务”应该是上下左右、东西南北的全方位服务。从组织的角度来说,服务不仅仅包括为自己组织范围内的下级党组织做好“支持性服务”,还要为同级行政组织做好“领导性服务”,与平级党组织做好“沟通性服务”,为上级党组织做好“建议性服务”,是一种全方位的服务。从人的角度来说,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服务不仅要服务好党员,还要服务好群众,不仅要服务好教师,还要服务好学生,做到服务对象全覆盖。

(二)“靠谁服务”:明确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依靠谁”的力量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才是真正的英雄。党组织如果不能动员起党员和群众的力量,就无法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因为力量来源于人民,离开群众,党的创造性活动就无法开展,目标就无法实现。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一定要避免这样的错误认识,即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一个党委、一个党总支、一个党支部的事,是党员的事情,甚至认为是党组织负责人的事情。如果产生了这样的认识,服务型党组织就无法建立,必然导致服务的动力不足。建设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必须以党组织为核心纽带,通过党员凝聚群众力量,实现工作重心下移,加快工作方式转型,构建起“自服务”和“他服务”相结合的服务网络,从而实现服务群众的根本宗旨。

(三)“服务什么”:明确高校基层党组织服务内容的问题。高校基层党组织与广大党员和师生群众的接触最频繁、联系最紧密、服务最直接,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必须立足基层实际,把握基层特点,根据基层的需求,切实解决广大党员和师生最关心的利益问题、最关注的实际问题,为他们提供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见成效的服务,而不是提出一些宏观要求和进行空泛的指导。应树立“大服务”理念,在具体工作中体现和贯穿服务,如为基层行政工作把握方向,提供政治依据和政策依据;围绕中心,把握大局,按照“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明确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哪些事情要大胆创新地去做;做好对上级精神要求、当前形势政策、面临实际情况、师生思想特点的基本研判;为师生排忧解难,解决民生问题,把党组织的关心和温暖传递给师生;通过思想动员、政治教育等途径,做好思想工作,为高校中心工作的开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持续动力。

(四)“怎么服务”:明确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服务的方式方法。坚持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方法,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服务群众最好的工作方法,也是最受群众欢迎的工作方法。[2]要做到想广大师生群众之所想,急广大师生群众之所急,将学校党委的工作决策与广大师生的基本诉求统一起来,将党组织的工作落实到基层,落实到每一位教职员工和学生身上。在工作中改进领导方式,摒弃命令式、独权式的工作方法,用平和、民主的态度倾听师生群众呼声,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加强双向互动,畅通沟通机制,从强调“三个服从”(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向注重“三个服务”(上级服务下级,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转变。建立起和谐有序的工作服务体系,加强党员的群众意识,带领党员真正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把服务群众作为自觉追求,切实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服务的“堡垒”。只有这样,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才能有成效,才能为学校发展和广大师生搭建起成长和发展的平台,为师生的科研和学习创造良好、和谐的条件,从而推动学校教学科研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按照党章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指在企业、农村、机关、学校、街道社区等基层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设立的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具体到高校,基层党组织是指二级学院、职能部门、附属单位中设立的分党委、党总支和党支部。高校以知识分子为主体、多种利益并存的现状,以及90后大学生多元化的思想特点,决定了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内容和要求具有鲜明的特点,与农村、城市社区、企业、两新组织等领域的党组织相比,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

(一)从根本任务来看,人才培养是高校教育的永恒主题,这是高校的中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是教育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园地,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的重要思想阵地。高校党的建设要紧紧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3]这为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确定了价值方位和基本方向。

(二)从基本功能来看,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这是高校的中心工作。这就要求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坚持走以提升质量为核心,深化内涵发展之路,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走以协同创新为动力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之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贡献;充分发挥人才、知识、科研优势,积极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文化传承和创新职能。高校的“四大功能”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所要围绕的“中心”和服务的“大局”。[4]

(三)从办学主体来看,高校的办学主体是教师,是知识分子,是社会高智力人群的聚集地。高校的这一特征决定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必然要采取与工人、农民、私营业主、个体商户和无业失业等群体不同的服务理念和工作方式方法。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最大限度地把知识分子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激励他们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聪明才智。在建设过程中,既要体现政治和教育功能,也要加强和重视服务功能。针对高校的特点,要让师生切实感受到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具体体现为:成长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为此,基层党组织服务好师生,就要在学习上重视,在工作上支持,在生活上关心,积极帮助师生解决实际问题,搭建师生施展才华的舞台,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

新形势下,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应创新工作思路,坚持问题导向,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有力抓手,通过转变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服务举措、体现服务成效等路径方法来实现建设目标。

(一)转变服务理念,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对所有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党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树立“以师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由“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不断拓展服务内容,把服务延伸到学校各个角落、各个群体,让广大党员和师生群众切实感受到、体会到和享受到党组织的关心、服务和温暖。

(二)改进服务方式,从“服务输出导向”向“服务需求导向”转变。“党的基层组织功能最根本的定位,就是要把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体落实到群众之中。”[5]高校党组织对党的宗旨落实得好不好,取决于是否科学把握和遵循了党组织在高校基层单位开展服务的内在规律,有没有构建开展服务的制度化规范和程序。要改变过去那种“以我为主”的服务方式,从“服务输出导向”向“服务需求导向”转变。要深入基层,贴近师生,了解他们的需求,以解决师生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贯穿于服务的全过程。畅通信息反馈渠道,根据师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意愿,及时改进和调整服务内容,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服务工作水平和成效。

(三)提高服务质量,从“机械式服务”向“引领性服务”转变。充分发挥高校拥有的“学习资源”与“创新资源”的优势,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基础、以创新型党组织为动力,从被动的“机械式服务”向主动的“引领性服务”转变,在实践中加强研究和探索,成为思想理论的引领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在服务中提高党组织对于基层发展的引领能力和基层党务工作科学化水平,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质量和服务内涵。

(四)创新服务举措,从“粗放式服务”向“个性化服务”转变。当前高校呈现党员队伍结构多元化、党员需求个性化、思想观念复杂化、党员流动多向化的特点。在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要尊重党员合理的、个性化需求,在服务党员、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整合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渠道,尽可能提供个性化的、温馨的“菜单式服务”,避免单一的、粗放式的“标准套餐”式服务,实现服务内容和方式的多样化。

(五)体现服务成效,从“经验主义”向“规范化服务”转变。高校党组织对党的宗旨落实得好不好,取决于是否科学把握和遵循了在基层单位开展服务的内在规律,有没有构建开展服务的制度化规范和程序,是否取得了党员欢迎、师生受益、群众认可的实际成效。这就要求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解决师生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加强学习和研究,注重经验积累,善于总结和提炼,勇于创新和超越,在把握工作规律的基础上,向系统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实现从“经验主义”向“规范化服务”转变,从而形成服务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7.

[2]周多刚,徐中.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内涵、现状与对策[J].党政论坛,2013(3):28-30.

[3]教育部思政司.第20次全国高校党建会情况概述[EB/OL].http://www.moe.gov.cn/s78/A12/s8352/moe_1445/201301/t20130114_146744.html,2013-01-14/2015-10-10.

[4]詹萌.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工作机制[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4(4):55-57.

[5]彭穗宁.以建设服务型政党提升党建水平[N].学习时报,2013-05-20(5).

本文系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阳光计划”(13YG25)资助的基金项目成果。

作者殷勤系上海体育学院研工部部长、副教授,胡德平系上海体育学院党办副主任、副教授

责任编辑:刘 捷

猜你喜欢
服务型党组织高校党建特点
新媒体成为高校党建“新武器”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运用QQ群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析
城市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市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院系机关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浅谈如何加强国企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