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探析

2015-11-18 21:49李磊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5年11期
关键词:执政能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共产党

李磊

[摘 要]中国共产党作为当代中国的执政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导性力量。在中国社会迅速发展和深刻转型的今天,我们党必须在社会利益整合、社会共识凝聚、社会治理方式改进等方面着力,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可靠的保证。

[关键词]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

[中图分类号] D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5)11-0025-0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我们党直面改革攻坚克难期、实施国家治理战略的重大选择;也是进一步转变执政理念、创新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要成果。中国共产党作为当代中国的执政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当前国家治理实践中最为重要的治理主体之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任务,由中国共产党提出,也需要通过党领导各方面力量加以贯彻和落实。因此,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程度息息相关。

“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一个完整的理念和明确的目标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来的,但对国家治理道路的探索却是伴随着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迁而形成的聚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意味着国家治理需要经历一个从“未现代化”或者“前现代化”到“现代化”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念和目标,不仅是时代创新的具体体现,而且是接力奋斗的重要延续。

(一)国家治理的初步探索。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连年不断的战争使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动乱不安之中,严重影响了国家治理的顺利推进。辛亥革命后,各种社会群体和无数仁人志士纷纷探索治国救民的道路,君主立宪制、议会制、总统制等都以失败告终。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和南京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马克思主义不仅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而且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国家治理理念,探索治理中国道路的步伐由此加快。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中,对于建立什么样的国家治理体系以及国家治理的未来走向等问题进行了认真、深入的思考,并逐步形成了“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1]的国家治理总目标。在民主革命时期,国人对国家治理道路的探索虽然还处在一个初步、低层次的阶段,但这一探索实践已经有了中国共产党这一新的坚强领导力量和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指导思想,它预示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二)国家治理的曲折发展。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以人民代表大会、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核心的国家治理制度,这为构建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奠定了根本的制度基础。20世纪中期以后,党中央在“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基础之上,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国家治理总目标,社会各方面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对于缺乏治理社会主义国家经验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在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实际的国家治理道路上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和障碍。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一直到70年代后期,中国共产党一直在探索怎样治理国家的问题,但当我们党误判了国际国内形势,在指导思想上产生偏差和错误的时候,就很容易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发生严重的失误。不仅使党探索国家治理道路的历程背离了现代化的正确方向,而且使既有的国家治理体系也无法正常发挥作用,整个国家治理陷入了全局性的混乱之中。怎样治理国家以及如何提高党治国理政能力等,还有待于党认识的进一步提升和实践的不断突破。

(三)国家治理的顺利推进。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部署。随后我国国内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分配和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启动,人民的民主意识逐步提高、政治参与愿望日益迫切,新兴的经济和社会组织等如雨后春笋般的大量出现,这些都在国家治理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恰恰此时,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开始产生。例如,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公平正义缺失、群体性事件多发易发、政府与市场关系不清、腐败现象滋长、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下降等,都对国家治理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深化改革、推进开放的过程中,围绕国家治理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思想和观点,作了大量努力和尝试,包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等。城市治理、乡村治理、环境治理、社会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等概念不断地出现在党中央的文件和党中央领导人的报告中。这些成功探索和有益尝试,不仅标志着新型国家治理道路的基本成型,而且也成为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理念得以形成的背景和基础。

(四)国家治理现代化理念和目标的提出。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所谓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使国家治理体系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国家治理者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制度治理国家,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国家的效能。”[2]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从探索怎样治理中国到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念和目标,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治理规律有了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把握,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理论上更加成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现代社会的系统性、复杂性、开放性以及多元化的态势,使社会领域呈现出迅速发展和风险增多并存的状态。这不仅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巨大挑战,更直接影响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

一是社会利益分化给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带来挑战。我国正处在全面而深刻的社会转型转轨时期,社会正逐步由同质化社会向异质化社会过渡,社会阶层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不同社会阶层会提出不同内容的利益诉求。社会利益分化恰恰是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在当代中国阶层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现实下,不同群体的诉求和利益得不到有效整合,社会将呈现离散状态,冲突将普遍发生。”[3]能否兼顾各阶层的利益诉求、解决各阶层间的利益冲突,势必影响到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也直接关乎能否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与实现党的历史任务,客观上要求党必须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广泛整合社会利益。

二是社会共识缺失给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带来挑战。社会共识是社会成员团结协作、社会交往顺利实现、社会生活有序协调的价值基础。随着改革开放,各种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利益主体纷纷出现。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反映到思想文化领域,就是人们的价值观念多样化。在众说纷纭的价值评价与价值选择中,人们很容易产生价值观念的混乱甚至颠倒。社会共识缺失使民众对当前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弱化,难以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使社会良性运转缺乏精神支撑;社会共识缺失使国家治理多方力量失去思想基础,不利于形成社会凝聚力,使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缺乏正能量和重要保障,客观上要求党必须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有效凝聚社会共识。

三是传统社会管理方式的持续惯性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带来挑战。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党惯于采用单位制和政治动员的方式来进行社会管理活动,通过详细的计划方式,全面调控社会生活,配置社会资源,实现社会发展目标。这种方式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社会发展所要求的稳定和高效。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其弊端也开始逐步显现,它造成了社会主体的畸形发育,使社会丧失了自我管理能力。当前,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提出要从传统管理视角下的“善管”逐步转向现代治理视角下的“善治”,但是在社会管理层面的“计划”色彩仍然浓厚。遇到社会问题时只善于“堵”而不善于“疏”,无法从根源上去解决社会问题;仍然习惯采取指令式、运动式等行政手段进行社会管理,忽视了社会力量的发挥和运用,造成管理有余而治理不足,客观上要求党必须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中国共产党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中坚力量,必须广泛整合社会利益、有效凝聚社会共识、不断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从而适应多元化、复杂化的社会需求,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一)整合社会利益,寻求社会合作的“最大公约数”,加强党的社会整合能力。一方面,要推动当前爱国统一战线的不断完善,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社会利益整合功能,协调不同社会阶层、集团和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拓展政治资源新空间,开辟各社会阶层之间合作的新领域,寻求不同社会阶层之间进行社会合作的“最大公约数”。另一方面,要运用好协商民主机制来实现社会利益的整合,加强立法协商、行政协商、司法协商、参政协商、议政协商、社会协商等,拓展民主协商的内容,丰富民主协商的形式,构建科学高效、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使协商民主得到广泛、多层、制度化的发展。我们党只有加强社会整合能力,正确认识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利益关系,消除和缓解危及社会和谐的各种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促进不同社会阶层利益格局的合理化,形成最佳利益格局,才能实现各利益群体之间关系的和谐。

(二)凝聚社会共识,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引领功能,加强党的思想统领能力。只有在思想上获得统一,才能真正保证和实现社会公共秩序的稳定。一方面,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共同精神追求,外化人们的一致自觉行动,始终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聚社会共识的根本基础。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意识形态的教育,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进而增强其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用人民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表达深奥的道理,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掌握群众。在尊重差异中增进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达成社会共识;在多元中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在多变中把握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我们党只有加强思想统领能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才能为我国当今的社会管理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实现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加强党推动社会科学发展能力。一方面,党要积极推进合作治理,坚持系统化的合作共治,强化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适时地把党和政府承担的部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转移给社会各方面力量,鼓励和支持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治理,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4]另一方面,要全面推进依法治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必须牢固确立宪法至上的意识,切实尊重法律的权威,没有法律依据的事情一定不能办,不符合法定程序的决策坚决不做;自觉养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社会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习惯;正确处理好权与法、情与法的关系,在任何情况下任何人都不能以权越法,更不能以情扰法,坚持依法用权、秉公用权、不谋私利、不徇私情,确保一切执法行为都符合法律的规定;把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稳定这个第一责任和依法办事这个第一要求有机统一起来,不能因为“维稳”而逾越法律的底线,不能因为个别正义而牺牲规则之治的普遍正义。我们党只有加强推动社会科学发展的能力,加快推进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高效化的社会治理体制的形成,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才能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江必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光明日报,2013-11-15(1).

[3]杨爱杰.社会转型期利益分化与执政党利益整合的路径选择[J].理论月刊,2011(3).

[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作者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责任编辑:周奕韵

猜你喜欢
执政能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企业党组织应从五个方面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试析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建设
社会转型期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的思考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路径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与现实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