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泽伟
摘要 少数民族新闻事业是党的新闻事业和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级党报发展之路愈走愈窄,尤其是少数民族县级党报已经到了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关口。本文阐述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县级民族报所面临的困惑,提出相应看法和建议,希望引起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 新媒体;经济欠发达地区;县级报;转型困惑与方向
中图分类号 G216 文献标识码 A
2003年,根据国家《关于进一步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的通知》精神,全国县级报进行了前有未有的治理整顿,由286家减少至48家,仅保留解放前由我党创办的报纸6家,少数民族自治县(旗)报4家,规模和影响较大的县级报38家。这其中,有37家县市报社不再由当地县市区党委主管,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他们主要通过资源整合、有偿兼并、委托管理等形式,加盟到省级党报集团或地市级党报,向市场求生存。其余县市报仍属当地党委机关报。辽宁省仅存的《蒙古贞日报》和《喀左县报》因属民族自治县并采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得以保留。实践证明,县市报在当地的舆论宣传方面发挥着上级党报和其他报纸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县级民族报的存在与繁荣发展对传承民族文化和推动本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数字化转型:睡得实,起得迟
经济实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市场化程度不高、经营管理体制滞后、新闻意识不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县级民族报发展的总体状况。
治理整顿后的县市报,经过12年的发展变化,处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县市报,如:浙江《萧山日报》、江苏《江阴日报》、广东《宝安日报》、山东《滕州日报》等,充分利用和依托大城市、沿江沿海优势上,在报业经营管理还是办报质量水平,都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有的县市报已步入了跨行业、跨媒体经营的发展快车道。而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级报,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县级党报,未能与时俱进,基本停留在“前数字化”办报阶段。“数字化革命”对于他们来说,基本是睡得实,醒得晚,起得迟。
处于辽宁省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贞日报》和朝阳市喀拉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喀左县报》,同属县级少数民族报。目前,两家报纸开张均是四开四版,《喀左县报》为周三刊(汉文三版、蒙文一版),黑白印刷。《蒙古贞日报》周五刊,每周三单独出版一期蒙文版,2012年蒙汉文报实现单彩。两家县报的数字化进程基本处于“一穷二白”阶段,官方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都尚未应用和开通。只有《蒙古贞日报》推出了数字报和新闻网站。只是简单地将报纸版面搬到网上显示的形式上的“转场”非实质的“转型”,报网融合、报网互动没有真正实现,更无盈利模式。
二、转型面临的困惑:“三乏三无”
(一)经济贫乏,无余钱剩米,是欠发达地区县级民族报生存现状的真实写照
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县级报社的财政体制还是以政府供给制为主导,或差额或定额的财政拨款是报纸生存的主要经济来源,增长乏力的发行收入和微薄有限的广告收入是报纸的主要经营收入。这些收入与报纸的发行和印刷成本基本对冲。例如:《蒙古贞日报》和《喀左县报》都无印刷企业,报纸印刷委托给市场,印刷成本很高。经营收入有限,而逐年增加的职3131资和“三险一金”,又拉高刚性支出的增长点。《蒙古贞日报》现有职工40人,年广告收入不足50万,财政年定额补贴100万元,刚性支出357万元,年资金缺口150万元左右。《蒙古贞日报》新闻网站因空间租用费用支付问题已被迫中止“更新”。《喀左县报》同属吃定额财政饭,其年广告收入10万左右。两家报社都没有属于自己产权的办公经营用房。自身难保的财政状况,搞多元经营,走转型之路,无从谈起,只有在力保正常出版的前提下坐井观天。
(二)人才匮乏,无全媒之才,是欠发达地区县级民族报转型发展的瓶颈
县级报新闻队伍受地域局限,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人才资源相对匮乏。截至目前,蒙古贞日报社无一人具有新闻系列副高级职称,无一人是中文或新闻专业科班出身。全日制本科毕业仅有2人。具有新闻系列中级职称有6人,且平均年龄54.8岁,在岗的仅有2人。无新闻职称人员占二分之一。特别是蒙古文新闻专业人才奇缺,导致编采力量严重不足,影响着蒙文版报纸的质量。2009年,《蒙古贞日报》招聘两名内蒙古大学新闻专业毕业生从事蒙文编采工作,因待遇偏低,两人相继离开,另谋高就。《喀左县报》16人中,有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5人,也无一人具有新闻系列副高级职称,只有一人是新闻本科出身。人才奇缺、严重断层制约着县级民族报业的转型发展,更谈不上有媒体经营型、全能型人才。
(三)发展乏力,无路径可选,是欠发达地区县级民族报转型发展的最大焦虑
发行和广告收入是报纸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事业单位改制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县级报已步入“无业报难办”的危局。产业化怎么实现?路径如何选取是县级报的集体焦虑。总之,受人力资源、资本实力、技术手段等生产要素制约,县级报业,尤其是县报民族报业产业化进程及发展前景十分渺茫,值得关注。
三、困惑产生的原因:三个“不给力”
(一)客观上讲,外部环境不给力,限制了县级民族报做大做强
财政补贴不足,广告、发行收入不多,经济来源单一,势必造成县级报投资“无米”、驱动无力,发展动力不足,更无法主动适应和运用新媒体,只能抱残守缺,潜心办报。
辽宁省阜蒙县属少数民族自治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弱县,人口74万,2014年财政收入12亿,民族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当地能做广告的企业寥寥无几,经济环境的弱势造成了广告环境的劣势。再者,相当一部分群众受文化水平限制,阅读报刊习惯没有养成,加上受上一级媒体的挤压,县级报的生存空间更加狭窄。
(二)主观上看,思想观念不给力,束缚了县级民族报做大
县级报纸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是行政管理与事业单位管理并存。而主管部门对待报社管理,事业化成份过多,企业化成份不足,放手管理不彻底。如人事的安排过多受制于行政的力量。对报业的商品属性认识不充分,市场经营观念和文化产业意识尚未形成,放开经营不坚决。最终导致发展活力不够,效益不佳。报社本身办报思路不宽,改革创新步子不大,怕负责任,不敢担当,存在墨守成规、老守田园的思想观念,满足于“办好一张报足矣”的现状。
(三)从内部环境看,办报能力不给力,制约了县级民族报做强
在“宣传即新闻”的办报观念主导下,会议报道、领导活动报道、工作性报道还没有走出程式化、概念化报道模式,特别是县域报接近性和民族特色的优势没有很好地把握和发挥。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很难体现,造成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弱,报纸的可读性和贴近性不强,难以吸引读者的眼球和广告商的广告投放注意力。特别是经济方面的弱势,造成了人才的极度匮乏。另一方面,旧的、僵化的用人机制没有破除,造成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远远不适应发展转型需要。
四、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投入,注入动力
国家出台的《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加大政府投入,特别是要加大民族文字出版专项资金的投入。
各级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民族党报的发展,将发展少数民族新闻事业作为提升民族教育水平,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加大扶持力度,加大财政投入,给予特殊扶持政策,把县级报真正做为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对待,推动加快新媒体融合步伐。县级报要借力中央出台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抢抓机遇,积极做为。
(二)借助外力,凝聚合力
各级报业协会和新闻工作者协会,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调中央、省市级报业优质资源,对欠发达地区县级报,特别是县级民族报给予必要的项目、智力扶持。县级报本身应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县级报的丰富办报经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鼓励有实力、有条件的省、市级报业集团,以兼并、托管等形式,吸纳并整合县级报优质资源,做强做大省、市级报业集团,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如:浙报集团兼并9家县市报;江苏省4家县市报相继加盟新华日报报业集团。
(三)大胆创新,激发活力
在坚持党报属性的前提下,把握弯道超车机遇,改革破除束缚县级报创新经营的管理体制、机制和观念,加快体制改革的步伐,构筑适应市场的运营机制,建立适应新媒体业务的内容、技术、经营和人才的管理体系和机制。不为地域经济发展所拘泥,突破地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限,破除懈怠思想,增强进取意识,树立报业经营与发展的意识,引入多元经营、实践多元经营,真正做到产业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多元化经营。
(四)小报大办,发力“新媒”
根据县域地缘性和接近性不可复制的优势,尊重新闻规律,树立全新办报理念,突出地方特点,彰显民族特色,增加县报的权威性、可读性和贴近性,打造成少数民族党委满意、群众喜爱、市场认可的县级主流媒体,占领舆论发布至高点。运用新技术,对本土新闻资源、地域民族文化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利用,打造“纸、网、移、微、博、视”综合性新型主流媒体群。
(五)树立“大人才观”,助力转型
构建强有力的人才战略和灵活高效的用人机制,既能留住人,又能吸引人,还能发展人。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打造既熟悉新闻传播规律又熟悉互联网和新媒体发展规律的全媒体人才队伍,为转型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