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玲凤
【摘 要】初中数学一直是让教师和学生感到头疼的学科,尤其是学生在几何数学的学习上,由于几何数学的特殊性,内容很难被理解,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学习几何数学的技巧,为了解决这种问题,传统教学方式采用“题海战术”,以此希望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但这反而给学生带来了巨大压力,永远做不完的练习题使学生逐渐产生了厌烦、恐惧等消极情绪。习题变式教学法的出现,将数学教学带入了全新的时代,它能教会学生学习几何数学的“窍门”,进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针对初中几何教学中习题变式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初中几何;教学;习题变式;应用
几何数学教学一直是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者对新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索、研究,习题变式教学模式逐渐出现在数学课堂上,习题变式教学模式的出现,对初中几何数学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促进了初中几何数学教学有效的、顺利的开展,而且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
一、习题变式教学模式的概述
1.数学中“习题变式”的含义
数学中的“习题变式”是指针对数学教材中的例题、数学课堂上的练习题依照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解题方法、不同的角度等方面对这些数学题进行变通,使学生通过对“变式”后数学题的解决,找到其与“变式”前数学题存在的联系,并找出合理的解题思路及有效的解题方案[2]。
2.“习题变式”在数学题中的体现方面
“习题变式”在数学题中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讲题方法的变化、假设条件的变化、考查关联知识点的变化、总结各变化题型的规律等。
二、“习题变式”在初中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习题变式”在初中几何教学中的应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几何图形基本概念中的应用,另一种是与几何图形有关的例题或练习题中的应用。笔者针对两种情况进行探讨分析,并举例说明其具体的应用方法。
1.几何图形基本概念中的应用
学生熟悉几何数学知识的基本概念是习题变式教学模式应用的基础,为了使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更好的理解和认识图形变式的内涵,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帮学生在几何概念的学习中打好基础,保证学生能够在以后的习题中能通过比较各种变式图形的异同点,抽象出概念的本质属性,这样才能使初中几何教学中“习题变式”的应用水平有效的提高,教师可以在讲解某一几何图形概念时对几何图形进行变式,例如,教师在讲解三角形高的概念这一课程知识时,必须考虑到三角形高的各种变式,不能局限于一种三角形图形,教师要以教材中的三角形作为对象,进而画出多种情况下的三角形,使学生能够在受到教师干扰下还能准确的找出三角形高,教师可以先画出锐角三角形,在画出钝角三角形,学生在正确的画出三角形高的同时,也丰富了与几何图形相关经验。
2.“习题变式”在例题、练习题中的应用
数学教学始终要以例题和习题的练习为基础条件,学生们在练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解题能力,进而提高数学水平。例如在有关等腰梯形解角的例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例题进行习题变式,将等腰梯形转换成直角梯形,或者直接把梯形转换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以此来达到一题多变的目的,使学生能在几何图形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也能拥有正确的解题思路,并利用自己所了解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点,继续完成解角例题。
三、推行习题变式教学模式的意义
推行习题变式教学模式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可以帮助学生从“题海战术”的压力中解脱出来,消除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消极情绪,不再使数学课堂显得枯燥乏味,让学生能在不断探索、不断思考的情况下灵活变通的进行数学解题,这能很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進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思考能力以及发散思维方式,使他们深刻体会到学习数学所带来的乐趣。例如,教师可以在几何数学教学中,让图形变式单独出现,将教材中的某个例题的几何图形做一些位置和形状的变式处理,在不影响几何图形本质的情况下利用图形的间隔、缺损、交错等对学生进行干扰,学生解决例题之后发现两则例题的共同之处,进而有效的提升学生们对这类例题的理解程度,提高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总之,“习题变式”是一种值得推行的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时,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也有着积极促进作用,使学生们能够在一种积极的心态下学习,并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思考能力等综合能力。
四、结束语
由此可见,“习题变式”在初中几何教学中的应用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以一定的逻辑关联为前提下,将单一的“解题”丰富起来,变成有数学依据的“创题”,这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进而活跃了课堂气氛。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加合理灵活的将习题变式教学方法应用在初中几何教学中,从而保证学生能有良好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程建云.初中几何教学中习题变式的应用探析[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4,6(3):82.
[2]万琦.初中几何教学中习题变式的应用探析[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5):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