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继永
对于教师来说,除了认真及时地完成新课标教学任务以外,还要做好考试前的复习工作。通过复习可以使学习过的知识进一步得到加深和再学习,达到巩固教学的目的。教师的复习策略不同,效果也就不同。根据这个情况,我就以本人所任的物理学科如何做好复习工作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注重课堂及前后
复习的目的是为了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实现综合提高,而复习时我们要把课堂作为复习的重要“阵地”。课前教师应要求学生以课本为主,认真细致地对课本知识进行回顾,并通过回顾找出自己以前或目前仍存在的疑点。课堂上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以及考试说明,并根据学生平时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地对知识进行整理,然后展开复习。同时教师还要时刻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教师对知识的总结、梳理以及处理问题时的思路和方法,随时进行强调。课后应要求学生把课堂上复习过的内容,通过适合自己的认知形式进行“消化吸收”,使其变成自己的东西。
二、督促理解记忆知识
不要以为只有文科才需要记忆,其实物理中的许多概念、规律、公式、单位、实验、原理都是物理学科的重点,需要学生理解并记忆。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只有学生理解了这些最基本的知识,才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熟练的运用、解决实际问题,否则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学习效果就不尽如人意了。由于初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塑造时期,在学习中缺乏自觉性,学生对学习过的知识很多时候都不会自觉进行记忆;另外,平时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很少有时间去记忆,即使记忆了也不太牢固。那么这一环节就要在复习时进行阶段性的强化并需要教师的重视。所以,进入复习阶段以后教师就应当及时督促学生对概念、规律、公式、单位、实验、原理等进行记忆,为深入复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加工整理重难点知识
学生如果对所学过的知识有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那么在复习时效率就更高。这样在进入复习阶段教师要从各章节、各知识点入手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分析,重新加工、整理知识,构建一个知识网络,对重点知识可以以提纲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这样可以使学生弄清楚各章节知识的来龙去脉和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在学生脑海中就初步构建了一个知识网络,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整理后的知识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把一些基本点、重点、难点、知识间的联系要点、易错点根据个人的情况进行进一步加工整理,使这个知识网络更清晰、更符合自己。这样在后面的进一步复习中,只要让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回顾,那么本学期的精华便可尽收眼底,不必对着厚厚的书本而不知从何处下手。
四、精选复习资料
复习时不仅要以课本为主,在课本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复习参考资料,对提高复习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选复习资料时,不要太多,一般通过比较精选两本为益。其中一本以解题思路为主,用来增加学生的知识量、开阔学生的视野;另一本则以试题为主,用来对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反馈及自我检测。在时间的安排上,首先还是要确保课本知识的巩固以及作业的完成。不能盲目地以看参考书和复习资料为重点,大搞题海战术,从而冲淡了对课本知识的复习,毕竟考试题目大多数是以课本为主。
总之,在复习阶段要想获得更好的成效,教师就要有更合理、更科学的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