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蓉,陈鸣,曾流芝,茅敏
(成都中西医结合医院,成都 610000)
麻痹性斜视临床表现以斜视、复视为主,是神经核、神经或眼外肌的器质性病变,导致单条或多条眼外肌完全或部分麻痹,引起眼球运动受限,向麻痹肌作用相反的方向偏位。发生在1岁以后的麻痹性斜视称为后天性麻痹性斜视[1]。本病为眼科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本科室采用西药配合靳三针为主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较,现总结如下。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70例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均来自我院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间眼科门诊和病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3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神经损伤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目偏视诊断标准[2]。①眼部偏斜,患眼向麻痹肌作用的相反方向偏斜;②眼球运动障碍,患眼向麻痹肌作用方向活动受限;③第2斜视角大于第1斜视角;④复视,双眼视一为二(复视象检查确定麻痹肌);⑤头晕目眩,或有恶心呕吐;⑥1岁以后发生。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也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分为风邪袭络型、风痰入络型、肝风内动型、外伤瘀滞型[2]。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 18~60岁;③病程小于1年者;④签署知情同意书,配合试验。
①先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②接受手术治疗或有手术适应证患者;③甲状腺功能亢进、重症肌无力、颅内肿瘤等所致麻痹性斜视患者;④非针刺适应证,如患有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糖尿病,以及其他脏器严重疾病者;⑤孕妇及哺乳期患者;⑥依从性较差,未能完成本研究观察者、自行结合其他疗法者。
采用西药治疗。口服强的松(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每次30 mg,每日1次(每10天后逐渐减量为20 mg,10 mg,5 mg);口服弥可保[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每次0.5 mg,每日3次;口服维生素B1(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每次10 mg,每日3次;肌注维生素B12(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每次250 μg,隔日1次。持续8星期。
在上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接受针刺治疗。
主穴取患侧靳三针中眼三针。眼Ⅰ位于睛明穴上2分,向眼底进针1.2~1.5寸;眼Ⅱ位于眶下缘中点,将眼球向上推,向眼底进针 1.2~1.5寸;眼Ⅲ位于眶上缘中点,将眼球向下推,向眼底进针1.2~1.5寸[3]。风邪袭络型配双侧风池,风痰入络型配双侧丰隆,肝风内动型配双侧太冲,外伤瘀滞型配双侧膈俞。采用华佗牌一次性不锈钢针灸针(0.25 mm×40 mm毫针)治疗。常规消毒后进针,眼三针严格按照上述方法施治。其余穴位得气后,行提插捻转手法,行平补平泻后,留针 30 min,每隔10 min行针1次。每星期治疗2次。4星期末治愈者停止治疗,其余患者完成8星期共16次针刺治疗。
分别于治疗4星期末、8星期末统计疗效,进行比较。
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包括其具体症状表现、程度、缓解的方式,是否中断治疗等。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目偏视疗效标准[2]。
治愈:眼位正,眼球运动自如,复视消失。
好转:患眼偏斜度减轻,复视象距离缩小,眼球运动受限部分恢复。
未愈:眼位仍偏斜,程度无好转,症状未减轻。
所有数据由专人整理,用 SPSS13.0 for Window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方差分析,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校正卡方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等非参数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过程中,有 3例患者因为罹患其他疾病入院治疗,中断本试验;有2例怀孕后退出;1例有急事回老家中断治疗;有1例首次针刺治疗后晕针退出试验。最后,共有63例患者纳入统计。治疗进行到第4星期末时,针刺组总有效率为75.0%,西药组为5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进行到第8星期末时,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0.6%,西药组为7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针刺组起效较为迅速,并且疗效较单纯西药组为好。详见表2、表3。
表2 治疗第4星期末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表3 治疗第8星期末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3.4.2 不良反应
西药组患者治疗过程未有明显不良反应记录。针刺组有2例首次治疗时出现晕针,其中1例退出试验,另外1例完成后续治疗,未诉特殊不适;4例出现眼眶周围瘀血,经先冷敷、后热敷后消散,眼部瘀血时停止了1次针刺治疗,后仍完成试验,未有特殊不适。
后天性麻痹性斜视属中医学“风牵偏视”“目偏视”“视歧”“视一为二”等相关病证,病因多为内虚风扰。上、下眼睑及眼肌在五轮中属肉轮,而胞睑和眼肌在脏属脾。脾主肌肉,主眼球和眼睑正常开合。若正气不足,外感风邪,气血失和,眼睑、眼肌则麻木不仁,运动受限。近期有报道采用针刺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疗效肯定[4-10]。如王立红等[11]采用单纯针刺治疗42例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总有效率为 85.7%;王建胜[12]治疗麻痹性斜视69例,总有效率为98.6%;郑敏科等[13]比较了针刺与西药的疗效,结果显示针刺疗效高于西药治疗;赵斌等[14]采用针刺与中药结合的方法,与单纯西药比较,其疗效优于西药。但是没有关于靳三针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相关报道。
靳三针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靳瑞教授,被誉为岭南针灸新学派。靳三针是靳瑞在几十年针灸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汲取历代针灸名家的临床经验精华,总结现代国内外临床针灸研究成果,创立的一种科学、实用、有效的针灸疗法[3]。靳三针中“眼三针”,临床用于治疗视神经萎缩[15]、视网膜炎、色盲、近视、远视、斜视、弱视、视黄斑变性、早期青光眼、白内障等。
我们运用靳三针中眼三针为主与西药结合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并与单纯西医治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针刺组起效迅速,疗效好于单纯西药,凸显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优势。靳三针中眼三针,定位均位于眼眶内侧,能够疏通局部经络,调理气血,祛除风邪,使局部经脉气血充盛,风邪得除。根据不同的中医证型,配伍相关穴位,使得治疗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赋予个性化。观察过程中有患者出现针刺后眼部瘀血,虽然均迅速好转,但是眼三针穴位针刺时需要小心谨慎,针刺操作者应更加专注和仔细。
综上,本试验首次观察针刺靳三针中眼三针为主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起效迅速,疗效肯定,除针刺局部偶有瘀血外,无明显其他不良反应。
[1]李凤鸣.眼科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883.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4-115.
[3]张东淑,王升旭,黄泳.靳三针速记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110.
[4]夏芒果.针药并用治疗麻痹性斜视 21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6):396.
[5]窦惠芳,叶增桂.局部透穴为主治疗麻痹性斜视 58例[J].针刺研究,2004,29(3):226.
[6]王海燕,葛巍,洪亮.中医辨证结合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56例[J].中医眼耳鼻喉杂志,2014,4(2):74-76.
[7]谭翊,刘清国,陈陆泉.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2):342-343.
[8]李伟,张如彤,李晓薇.针刺治疗糖尿病麻痹性斜视25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33(5):47.
[9]张芬萍,杨继若,白晶梅.针灸治疗麻痹性斜视疗效观察[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2,20(3):133-135.
[10]吴越.针刺疗法治疗麻痹性斜视30例临床疗效观察[J].大众健康:理论版,2012,(7):37-38.
[11]王立红,郭兰芹.毫针针刺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 42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4,36(7):1048-1049.
[12]王建胜.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 69例[J].陕西中医,2012,33(2):217-218.
[13]郑敏科,黄一涛,饶晓玲.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46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5):103-105.
[14]赵斌,翁文庆.针刺及中药联合治疗糖尿病性麻痹性斜视36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3,48(3):206-207.
[15]张宏,靳瑞,张家维,等.眼三针为主治疗视神经萎缩 74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02,34(7):42-43.